第218章 羞辱阿扁(第2/3页)重生1991
上级的命令,台北的那些警察不可能会对那些手无寸铁的歌迷动手,才至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更是让台湾因为此事在国际上蒙羞,这一点台湾当局难辞其咎,阿扁领导的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我要郑重的告诫我的歌迷朋友们,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再崇尚武力甚至暴力去解决问题,而是应该用协商的和平方法去处理。像类似的向政府和平请愿的行动,最先应该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陈锋的这番回答自然又是让现场一片哗然,也让岛内泛绿阵营的人们再一次郁闷的要吐血,也让正在电视机前收看long这场新闻发布会的民进党党魁们气恼万分,要知道long的这次记者会,台湾四家无线电视台可都是面向全岛进行播放的,想到long的恐怖影响力,他这句话的分量更是不可计算,很显然的在这次long的新闻发布会之后,他们民进党的民众支持率肯定大幅度的下滑,而且因为这件事本来就是他们民进党理亏在先,越辩只能越解释不清,总之他们现在被陈锋这么一说,就好比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我抗议!我抗议!”台下终于有位泛绿的中年男记者带种的举着手,冲着陈锋大喊起来,“你有什么资格指责我们台湾政府?”
众人立时将原本集中在陈锋身上的目光集中到了这位胆大包天的记者身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把他当做了白痴看待,泛蓝阵营的人更是带着一脸厌恶和幸灾乐祸的表情看着他。
陈锋本想跟他对几句的,但陈可盈却是抢先严肃非常的说道:“long有没有资格指责政府也不是你所来决定的,这位记者,本次记者会不欢迎你,请你出去。”
“我抗议!我抗议……”这位中年大叔抗议归抗议,但很快就被会场的警察架住给请出场外去了。
经过这段小插曲,记者会继续进行。
接下来被点名的是《中国时报》的记者,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他很是干脆的就接着上面的问题问道:”long,请问你对陈水扁近两年的执政水平怎么看?“
《中国时报》是台湾一份综合性中文报纸,常被简称为《中时》。《中国时报》与《联合报》、《自由时报》、《苹果日报》(台湾版)并列为台湾四大报,也是台湾媒体开放后,最重要的人才培育所。《中国时报》现任社长为林圣芬,总经理周盛渊,总编辑王健壮。《财讯杂志》2000年调查不含摄影体育编企,主管人数32名。《中国时报》立场偏向泛蓝,并带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派色彩。报集团旗下有《工商时报》、《时报周刊》、时报出版、《中时电子报》、中天电视、中国电视公司等媒体,而旗下的时报出版公司是台湾第一个股票公开发行的出版公司。除了媒体本业外,《中国时报》一直以日本的《读卖新闻》为学习对象,跨足许多相关领域,如时报文教基金会、时报文化基金会、华英基金会等公益性机构;其举办的时报广告奖,是华文广告圈中历史最悠久的广告奖。时报资讯则经营数据库等业务。《中国时报》经营之职业棒球队时报鹰,则因涉入职棒签赌案,成军七年后解散。而时报旅行社则与日本读卖旅行社合作,主要经营高价位旅游产品。而《中国时报》在1990年代起也开始举办大型艺文展览,如1997年国立历史博物馆的黄金印象展等。…,
《中国时报》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也多次因为新闻报导而与政府关系紧张。《美洲中国时报》因江南案等事件停刊,大篇幅刊载美丽岛事件军法大审,更几乎让具中常委身分的创办人馀纪忠与掌权的蒋经国国民党政府决裂。民主进步党于1986年9月28日成立时,中国时报也是唯一于头版刊载消息的平面媒体。陈水扁执政后,《中国时报》、《中时晚报》被多次提告,并曾被检方搜索。
由此可知,《中国时报》跟陈水扁显然是很不和,因此打铁趁热,借刀杀人想借助陈锋的口来羞辱陈水扁,以使得陈水扁今后的日子更加难过。
陈锋心里当然也明白这位《中国时报》记者的企图,不过,他本来就想借这次记者会好好的羞辱一番陈水扁,两人倒也不谋而合。
“我觉得这个问题,你应该找机会好好的去问台湾的民众。”陈锋说到这轻轻一笑,正当大家以为,他的这个回答已经结束的时候,陈锋却是又继续说道,“不过,从我个人的了解来看,这两年陈水扁的执政实在是有些糟糕,台湾的经济这两年一直没有太多的起色。我想这跟他缺乏足够的经济工作能力有关,同时也跟他缺乏做为一名领导者应有勇气和魄力有关。”
陈锋的这个回答台下的这些记者当然都知道是事实,但还是不由因此而一阵喧喧然,陈锋这么公开指责陈水扁的执政水平糟糕,等同于是打他的脸了,而且因为陈锋这位超级巨星对自己歌迷的恐怖影响力,陈水扁的民意支持率肯定会进一步的大幅下跌。陈锋的这段发言,明天的头版头条就完全可以用《long炮轰总统府》来命名。
连续的几个具有相当轰动性的提问和回答,让现场的记者都是觉得不虚此行。
陈可盈见自己点哪个哪个的问题就会特别突出,心中也是不由一阵苦笑,不过,见陈锋这位老板完全没有怪责她的意思,陈可盈倒是放了心。
这次她也不用挑了,直接就随机选了一个。这回被点到的记者是台湾《民生报》,内容主要是以民生、体育、影剧消息为主,属联合报系旗下。俗称“吃喝玩乐报”。
“long,我想问的是你有没有趁此打算在台湾旅游的计划,若是有的话,我希望你允许我们《民生报》全程跟踪采访你。”果然这位记者的问题离不开吃喝玩乐。
陈锋笑着要摇头道:“很抱歉,这次我没有计划在台湾进行游玩。
这个轻松的提问结束后,接下来来自台湾民间全民电视的记者,问题就比较刁钻了。
“long,此次你的日本歌迷为了你,在日本岛内掀起了一场非常严重的暴力冲突事件
,死伤惨重,与之相比台湾的8.13事件实在是太小儿科了,那么你为何先不去日本,而来台湾呢,是不是你觉得比起日本歌迷来,台湾歌迷更加亲切一点。就像你刚才说的,两岸人民身上流着相同的血,而日本歌迷却是未必。?”
民间全民电视公司,简称“民视”、“ftv”,为继台视、中视及华视之后台湾的第四家无线电视台,也是台湾第一家民营无线电视台。民视与台湾电视公司、中国电视公司、中华电视公司并列为台湾四大商营无线电视台,简称无线四台。1994年1月28日,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开放第四家无线电视频道。其中,蔡同荣所属的“民间传播公司”及张俊宏所属的“全民电通公司”均有意提出申请。两家公司经由协商,于1994年6月26日合并成立“民间全民联合无线电视公司筹备处”,并于同年6月30日正式向新闻局提出申请。在1995年6月16日,台湾第一家民营无线电视台由民视雀屏中选,获得评审委员中过半数支持,取得筹备许可。民视取得筹备许可后,即网罗社会各界人士,于1996年3月27日正式成立董监事会,推举蔡同荣担任董事长、张俊宏担任副董事长。并且招揽专业人士组成经营团队,筹备建台事宜;礼聘当时任华视主任秘书的资深媒体人陈刚信为执行常董,tvbs副总经理李光辉为总经理。…,
民视在筹备的过程中,吸引七千余名发起人,募得新台币十六亿余资金,并于八个月内由近三万股东增资至新台币四十亿元。历经三年的筹备,“台湾第一家民营无线电视台”——民视,就此诞生。
于民视的两位建台元老蔡同荣与张俊宏都是民进党大佬,而且民视开播之后在政治上只支持民进党;民视甚至聘任陈水扁总统就读台湾大学法律学系时的台独意识型态鲜明的老师李鸿禧主持30分钟政论节目《听李鸿禧讲看唛》,只敢“批蓝”,不敢“打绿”;所以民视经常被讥为“民进党党营媒体”。
因此,民视记者问出这么明显挑拨long和日本歌迷、以及台湾歌迷的提问,也就不足稀奇了。
不过,这位民视记者也算是说对了,比起台湾的歌迷来,陈锋自然不怎么待见日本的歌迷,尽管后者为了他这位教主敢杀人放火,为他坐下了这么多的事情。当然,心里想是一回事,嘴上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这次来台湾,是因为台湾发生的8.13事件是在日本暴力冲突事件之前发生的,而且我当时也对台湾的歌迷做出了承诺,等时机许可的话就来台湾看完我这些可爱的歌迷,所以,我就来了。而日本方面,我当然也会找机会去看望我的日本歌迷。他们毋庸置疑是我最忠诚最可值得信赖的粉丝,有了他们的支持,我觉得是世界上最为幸福的事情。”
陈锋的这番回答自然让这位民视记者的企图成空。
但是也许陈可盈选人的目光实在有些糟糕,或者说陈锋的运气很好,紧接着被选中的居然是台湾电视台的记者,他的提问更加的尖锐:“long,你刚才已经承认你的未婚妻已经为你生下来小孩,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条新闻公布后也许会有歌迷因此而绝望自杀?还有就是你在今年暑期时曾对外宣布你现在还没有结婚,请问这是真的吗?”。
台湾电视台创立于1962年4月28日,是台湾地区第一家电视台,简称“台视”、“ttv”。首任董事长为林柏寿,总经理为周天翔,资本额新台币三仟万元。同年10月10日,由蒋介石夫人宋美龄按钮,台湾电视公司正式开播,开启台湾地区电视史。与中国电视公司(ctv)、中华电视公司(cts)并称为台湾的老三台。老三台加上民间全民电视公司与公共电视台,合称为台湾五大无线电视台,简称无线五台。
在精省以前,台视一直都是台湾省政府的省营媒体。现在已经停播多年的《省政信箱》节目,就是台视在省营媒体时期所制播的公共服务节目,它是台湾省政府答复民众来信的管道。在台视开播初期,由于台湾家电制造业者生产电视机的量不足,电视的普及率不高。台视依据政府政策,在台视大楼的地下一楼设立了电视机生产线,生产“台视牌”黑白电视机(当时尚未出现彩色电视机)。在台湾家电制造业者生产电视机的量逐渐充足之后,台视的电视机生产线才被裁撤。台视除了电视节目制作和播送以外,还兼营出版事业(由台视的子公司“台视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在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0号的台视大楼地下楼设有书店“国家书坊台视总店”,售卖台视及政府出版的各种类型书刊。台视文化公司及其前身“电视周刊社”发行的《电视周刊》,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艺人动态及电视节目相关刊物,现已停刊。…,
台视是台湾地区唯一单独设置“体育部”的电视台。“体育部”的职责是负责体育新闻及节目的制播工作。台视体育部出身的体育主播有傅达仁、白诗礼、邓国雄等人。台视总公司与民视台北办事处虽然同样位在台北市松山区八德路三段,但是彼此的关系并不友好。
“大家应该都知道,去年我和我未婚妻去香港一家医院检查的时候,医院方面不小心泄露我未婚妻的就诊治疗,为此我还专门打了一场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