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节 公主的思量(第1/1页)簪缨世家

    转而一想,阿晢若真把她留下,以他的能力,肯定也会设法保证她的安全,更何况她也不是省油的灯,一点自保(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的能力,未必就没有,也就释然。

    又好奇要进什么学校,便问老王妃:“阿昭真的能与姐姐们一样进学?是咱们家的私塾,还是?”

    “京中的女学,分国子监女学和太学女学,国子监女学,能进去的,也大多是皇室宗亲,还有我们这等开国贵勋之家的女儿,另也有些朝中三品以上的大员家的千金。而太学女学,刚大多是三品以下官员家的女郎入学。你想哪个女学,都可以。你若是不愿意,则咱们家亦可以请先生来教。”

    她将来要在这里生活,学校是建立自己人际关系最好的地方,更何况以她的揣度,北平那边将来始终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她虽然懒,对于生死也能看得开,但若能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她也不会放弃到全凭秦晢给她铺路。从来,自助者,天助。

    能上学,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而不是郁于这一方院墙之内,秦昭是真的很喜欢,不过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若是入学,便没那么自由的时间可供支配了,想了想,还是笑道:“那可是好,阿昭见几位姐姐谈吐了得,正为自己荒废了几年,不识几个字而惭愧呢。只是阿昭这才回家,从前在外也没好好学过什么,冒然入学,只怕跟不上,总归亦不急在一进,倒不如先在家中,与两位姐姐讨教,等差不多了,再进学不迟。”

    进学的事情,其实老王妃倒是不急,寻常礼仪,家中就有宫中出来的姑姑指导。她们是世家贵女,需要的也并非寒门女子的所谓才学,进学说白了也不过是个社交手段而已,又不指望她们考个女状元去。让秦昭进学,更多的时候希望她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溶入世家贵女的圈子而已,不过以并肩王府在说城贵族圈中的地位,阿昭进不进学,其实还真是件可有可无的事情。

    因此便点头笑道:“自然是要在家里好生待些日子,好好陪陪祖母的。再则你秦奶奶那边,估计也要接你去住些日子,还有你罗爷爷家,也需得去拜访才是。祖母年岁大了,你伯娘又忙着府中事务,寻常也不便出门,回头就叫阿晨和阿旭领你出去玩些日子。”

    说不便出门是假,以晋阳公主之尊,若无各府大事宴请,她自然不会俯尊出门的。

    和宁在府里用了午膳,便打道回府了,她嫁的是当令皇后的母族长孙氏长房子的嫡次孙,长孙氏一族原就是皇后母族,晋阳公主的外家,因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病位居丞相,还有长孙皇后的原因,在朝中权势滔天,于文臣之中,无人能出其右,和宁嫁的虽非长孙丞相府的嫡长孙,但因她出身之贵,在丞相府的日子,倒也消遥。

    不过和宁的性情却不同于一般世家贵女的张扬,极是温婉知礼,从不仗着出身显赫而肆意行事,因此用了午膳,陪着老王妃略说了一会儿话,便要打道回府。老王妃打发了她去与晋阳公主辞行,和宁便也去了晋阳公主的院里。

    晋阳公主打发了使女们在廊下守着,屋里无人时,和宁才低声问道:“阿娘,阿晢和阿昭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寻思着,怎么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还有他们此次回来,二叔那边……”

    “连你都觉得有问题了?”晋阳公主笑着打断了女儿的话,“我知道你和阿晢打小便要好,只是,这件事情,内情娘并不知晓,亦不打算问明,你见着阿晢,也别胡乱打听了。”

    和宁诧异道:“这是为何?”

    婶娘可是王肩的媳妇,一品的温国夫人,身死异乡,这其中又有鲁国公府的陈爷爷秦奶奶,还有越国公府的罗爷爷几人夹在中间,岂是不会追究清楚的?怎么可能不问?阿晢回来后所说的一切,明显的言不尽实,到底是自家人,怎么可能不问个水落石出的?

    晋阳公主一笑:“你和阿晢打小要好,自然关心,只是这其中隐情,阿晢言不尽实,显有他言不尽实的道理,需要说时,他自然会说清楚了。咱们王府虽未分家,可到底那是你二叔的事情,就是要问清,也当你祖母出面,没有我们出面的道理。你祖母若是不问,我们也只把阿晢昨日回来时,所说的那一番话放在耳中,也就是了。”

    “可……”

    见和宁执意要再说下去,晋阳公主收了脸上的笑意,正色道:“阿晴,娘知道你与阿晢打小一起长大,你待他甚至胜过亲弟弟,只是有些事情,便是知道真相,又能如何?你当你当初你二婶娘与阿晢阿昭失踪之后,你二叔与慕容氏成婚,你祖母和爹爹不想过问么?只是这其中牵扯太多,问不得!安西都护府的大都府,乃是异姓之王,可他这姓异王,与咱们家却又不同,你二叔分管北平四重镇,原是有牵制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的作用的,只是你二叔却与安西大都护慕容氏结了亲,若是好,则是帮着朝庭彻定了西北边关,若是不好,你二叔出则罢了,还当牵扯到我们王府,你二叔在娶幕容氏时,心中岂无算计?木已成舟,你爹爹和你祖母还能说什么?非旦不能说什么,就是你二婶娘和阿晢他们的事,也没有办法去追究。”

    “你二婶娘阿念的身世,你并非不知……但凡能挽回的,就算你祖母不念旧情,又岂会不顾你陈爷爷罗爷爷们们这几家的情份?当年你二婶娘的舅舅,可是对咱们这几家皆有大恩的,若不然,这几家又岂会视你二婶娘如已出?实在是追究不得。你若真疼阿晢,从前的事情,不必提起,只以后多照顾着阿昭也就是了,我看阿晢对阿昭极是上心。就算你不说,他兄妹二人,到底是咱们王府子孙,亦唤我一声伯娘,我也不会放着他们不管。且阿晢如今可是北庭都护府的三军节度使,你皇外祖父,岂能重视不管?这将来如何,还真不好说呢。不管是阿晢还是你二叔,总归是会动一个人的。要不然,整个西北边关,岂非都是我们秦家的天下了?再则北庭大都护哥舒海能让阿晢做这三军节长使,军功、才能是一方面,只怕未必没有别的原因。我看,咱们府里,要不了一两年,也就热闹了。你爹爹嘴上虽然没说,心里也是有计较的。这些事情,不是你该考虑的。”

    “这么……复杂?”听母亲说了这么多,和宁目瞪口呆,想了解从前的事情,单纯只是因为关心阿晢而已。

    晋阳便叹了口气。

    自己的这个长女,实在是和她不象,也不知道这性子从了谁。好在她家的是母后的母族,自己(  更新速度快 百度搜 第五文学 即可找到本站。)的外祖家,且嫁的又非嫡长孙,她的出身又在这里放着,倒也不怕在婆家受了委屈。

    “好了,时辰也不早了,你也早些回去吧。你也别整天担心这个,关心那个的,这成婚也快三年了,如今还没个子嗣,你和阿越也上心些。你们感情虽好,可没有子嗣终究是……多劝劝阿越,男子上进读书是个好事,只心事也别一味只在书中。早些有个孩子,才是正经。”晋阳虽是大卫国最有权势最百帝宠的公主,可事关儿女幸福,却也如平常母亲一般唠叨起来。

    提到孩子的事,和宁眼神一黯,她何尝不想早些有个孩子?只是孩子的事情,实是天命,又岂是自己上心着急,就能得的?长孙越是她的夫君,两人也算得相敬如宾,可和宁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这些年,长孙越待她也算是极好的,可有时候她总迷惑,他是待她这个人好,还是待她这个长公主和并肩王府的嫡长女好?

    “是,娘的话,阿晴记在心上了。”掩下心中的黯然,和宁柔声道。

    送走和宁,晋阳公主一个人坐在屋中,却是想起心事来。

    她也是至今无子,纵然没有嫡子,也可以让夫君纳妾生个庶子来。可她是谁?岂能容忍自己的驸马纳妾生子?想到儿子,不由又想起自己早夭折的儿子旷儿,若他不是那么早便病去了,如今只怕也和阿晢一般优秀吧?

    心中不由针刺一般的疼。

    秦旷是她在生了和宁四年之后才生的长子,比和阿晢还小了两岁,当初是多么聪明灵秀粉雕玉琢般的孩子?可一个急病,就那样去了。

    婆母老王妃还有驸马虽然嘴上不说,心中未必不觉得遗憾。她不是不知道,可为了个儿子,便要她为夫君纳妾,她若真的做了,她这大卫长公主,以后在京城之中,又还有何脸面可言?

    有时候,她其实挺羡慕五皇妹清河公主的,虽说是嫁的鲁国公府的次子,那驸马也不过是个左卫中郎将,但儿子俱全,其实过的反比自己轻松幸福的多。

    没有儿子,于她而言没什么,可是于王府而言,将来王府的传承,却是个大问题。

    晋阳叹了口气。

    若是阿晢真的够聪明,阿念当年的死,真的和秦怀用娶慕容氏有关,想必阿晢临行前,会来找自己这个如今王府内务的当家人,谈一谈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