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插秧(万更,求首定)(第3/4页)重生八八年

。这又是买摩托车,又是办二十三桌的满月酒,再来这样一个金手镯。真不算什么。”

    “是的,小强这孩子,算是熬出头了。还是个心善的,我们村里每家去的人情那么点,这二十三桌酒席办下来也要不少钱。”

    “这都第五个女儿了。再不办酒,难不成还要怀孕吗?”

    “生女儿怎么了,我看强子家五个女儿就很好,哪个女儿长得不好?又漂亮,读书又好。别看他家清河,现在笨笨的像个白痴,我可是听说了,现在一年级的课本她都能读得通了。”

    “白痴就是个白痴,连拼音都学不会,还能读一年级的课本。我看是怕别人说路清河笨。是路强他们自己放出来的话,挡嫌吧。”

    有些人就算是有吃的,有喝的,还有白拿的东西,依然是堵不住那张嘴。

    可那又怎么样呢?

    路强他们一家子,完全都听不到。

    “清河,要不要跟干爸去县城玩呀?告诉你,干爸负责的金苗老街,快要规划完成了,特别漂亮。你子龙哥哥天天说想你。特别想你上去玩。要不要跟干爸去?”谢长松喝完满月,就哄着路清河说话。

    “不要,干爸你直接把这信给子龙哥哥吧,告诉子龙哥哥放暑假了就回来。嗯嗯。回来帮我家收稻谷。还有,干爸要好好加油,等我到六岁了,就去县城玩。”没错,六岁之前,路强都不让路清河离开他身边。

    “行吧。等一下。干爸给你带了礼物,还有你子龙哥哥的。”谢长松抱来一个小箱子说道:“这个箱子很漂亮吧?我一眼就看中了,是侗族里一位老人家的嫁妆。我花了五十块钱买的,里面装了很多小猴子的邮票,还有你喜欢的小铜钱。要不要点点?”

    看到这些旧物件,路清河就很开心。这里人太多,路清河没敢当着别人的面打开来数。不过,小胖子给她装了一些零食,还有一袋子的小人书连环画,还有一封信。信中依然是说他和老馆长学习的事,还有学校发生的一些趣事,以及一件很惊的事,他告诉路清河,自己瘦了。

    小胖子瘦了,那还叫小胖子么?

    不行,路清河抱着东西放到床上,连忙找出小胖子买的笔,信纸,告诉小胖了一定要多吃饭,千万不要瘦了。警告小胖子,瘦了,以后自己就不跟他玩了。装到信封里,路清河忘记了,之前所有的信,都是她让大姐帮自己代写的。

    ——————-

    “妈,你看那张一梅得意的都不把你放眼里了,真是气死我了。”谢五妹和很多人一样,看到路强当着全村的人送张一梅金手镯的时候,眼红得不得了。

    “就是,妈,你看三弟他们赚钱了也不该这样花呀,办这么多酒席不说,还买那么贵的东西送给张一梅。那张一梅可是生的女儿呀,这么个生不出儿子的女人,还那么宠着,太不像样了。”

    李陈丽这回没有理会谢五妹和李爱玲这挑拨离间的话,只是伸出右手,指了指上面的简单无比的金戒子圈,特别开心的说:“小强,给我买的。真好看!”

    看到李陈丽摆弄着右手上的金戒指圈,直接就闪瞎了谢五妹和李爱玲的双眼。又羡慕又嫉妒,路强和张一梅两人还真是会收买人心。

    第一次被婆婆无视的妯娌,更是不服气。

    “大嫂,你说张一梅他们给妈买金戒指,是不是想要那西云山脚下的那片块呀?”李爱玲看中那块地很久了,靠近西江,也是沙田。那片块种出来的西瓜特别甜,还大个。

    “爱玲,你怎么会想到是那块地?难道是因为他们买了西江边上的那五块河床吗?你肯定多想了,就算他们要了也不会有时候来种。爸和妈应该不会那么偏心把那么一大片地给他们的。”

    谢五妹觉得弟妹想的多余了,婆婆最疼大儿子和二儿子了。就数婆婆给他们两家田和地最多了,她们两个都清楚,路强和张一梅结婚十几年,一直这么穷的原因,一部分就是田少地少,自然得的粮食就少。

    吃的少了,那就得需要钱买,张一梅天天就是打麻将。哪来的收入?

    就路强那样天天去帮别人打零工,搬砖,能赚多少钱?还那么多女儿,这十几年下来。没被饿死,林古村的人都觉得是奇迹了。

    李爱玲心里嗤笑一声,看来大嫂也是个目光短潜的。

    西云山脚的那块地可是宝,她们两个合伙算计那么多年,老头子和婆婆硬是半点没松动过。原因是什么?李爱玲可是记得,当年在那块地里种出第一批西瓜的就是路强。

    “清河,这是你让爸爸给你要来的地,写的是你的名字,你自己收着?”路强把从爸妈那边要来的地,找村长证明过的证明,放到清河眼前。他不知道,清河为何让他去要这么大一片地。

    要来之后,依然任爸妈继续种西瓜,自己不种。那要来做什么?

    路清河很高兴的拿着证明,假装看不懂:“爸爸,这些你和河床的那份购买证明一起收着就好。”

    为了这一大片沙地,路清河自己掏钱买了一个金戒指,让爸爸送给奶奶。讨好奶奶,还提了大包小包的东西送到奶奶家,就连爷爷最喜欢的烟也送了两三条。她知道,这地块会在九八年洪水过后,就再也种不出西瓜。

    而这块地与她买的河床处于正对面的位置,为了她未来宏伟的计划。路清河必须先把地收入到自己手里。前世的时候,大伯娘和二伯娘以及妈妈为了争这块地,不惜伤了三兄弟之间的感情,甚至二伯娘还喝农药自杀威胁。

    最后的结果就是二伯娘自杀成功。地被奶奶卖给了外村人,因为是沙地,挖沙船那把一大片挖掉之后,下古村基本每年逢雨季,那西江上的水就往村里灌。西云山也因为西江河水的冲击,经常发生坍塌。造成不少伤亡。

    “好的,爸爸帮清河收着。以后我们清河一定要娶个好的女婿回来,跟爸爸一起种田,养猪,清河就好好当老师。”路强的心愿很简单,清河能把他以前的心愿完成,然后守在自己身边,守住根。

    “爸,下半年三姐也让她到乡小学来上三年级吧。你看,现在家里猪也不养了,店里又那么忙,村里和店里跑来跑去也浪费时间。现在妈妈又要带妹妹,哪有那么多心思放到三姐身上呀?”

    路清河一开始就想让三姐也到乡小学来上学的,爸爸那会怕三姐不适合。自她被三姐打之后,路清河就想着让三姐一起住店里来,近些,自己也好讨好三姐。对姐姐们,更好些。

    “行,反正马上放假了,猪不养了,菜也种不了。田里的稻谷收割之后,种第二季之后,管理也不用费什么心。”路强想想也是这个理,店里确实越来越忙,他还想把包子店里的东西再丰富些。

    路清河和路强都没有想到,把三姐这么一安排,差点让路清河再也没有机会睁开双眼——

    “妈,你看大姐太偏心了,给她婆婆买金戒指也不给你买。还有,请满月酒,居然都不请我们,你还说大姐最疼阿军,那都是表面上。上次,阿军找大姐借钱,一分也没搂到。妈,大姐这样老想着婆家,可不太好。”

    张玉玲磕着瓜子,坐在一旁对正洗衣服的张兰说道,想了想继续抹黑:“妈,大姐这样对我们一家差别待遇,肯定是真的记恨你们了。以前我们两个那么好的姐妹,自我嫁给阿军后,大姐就没来过我们家。妈,大姐该不会觉得她发达了,我们这们有家人,配不上她了吧。”

    我呸!

    生来生去还是女儿,摆二十三桌满月酒有什么了不起?

    还有路强那木疙瘩,远远看到自己居然绕路走,一定是张一梅在他面前说了自己坏话,没事,等我生了儿子,再慢慢算。

    张兰停下洗衣服的动作,拿出一件内衣看了看,皱眉:“你怎么连内衣也和阿军的衣服放一起?以后自己洗,女人的内衣和男人的衣服放一起洗,男人要倒霉的。你大姐摆满月酒的事,你也别胡想。”

    她说是让张玉玲别胡想。张兰自己也是气不过。

    女儿女婿摆满月酒那么大的事,他们做为娘家人,是一点消息也没有收到。

    现在张兰是真的看出来了,女儿真的是太听路强的话了。赶集找她要点钱,张兰看到那钱柜子里一百的十来张,女儿就给自己几十块钱,随便就给打发了。

    张兰是有些不满意女儿,但是张玉玲这才怀孕。就什么活也不干,连内衣裤都要自己宝贝儿子洗,张兰真是看不过眼。

    “唉哟哟,我有些不舒服,妈,我先去床上躺一会。”张玉玲见张兰对自己开始摆脸色,连忙找借口回了家,看到张宏军和几个人在家里打牌,心里的火就窜了出来:“张宏军,你能不能出去干点正事?天天呆家里赌钱。以后怎么养儿子,怎么养家呀?”

    张宏军看张玉玲脸色有些差,拉着边上看牌的人顶上自己的位置,牵着张玉玲的手就回了房间,把门一关,就搂住张玉玲往床上压:“谁惹我家宝贝生气了,我帮你去收拾她,不气不气,气到了儿子怎么办?”

    说着就上下齐手,解了张玉玲衣服上的扣子。

    三分钟后。张玉玲拿卫生纸擦了擦手,不着痕迹的嫌弃看了那眼卫生纸上白色而稀少的东西。

    真快!

    “还不是你那好大姐,说什么最疼爱你这个弟弟。我看是最讨厌你才是,她现在发达了。那么大个店,就不能请你过去看店吗?你也不问你儿子想想,赶紧想办法找你大姐弄点钱来。”

    张玉玲把衣服一穿,朝着软瘫在床的张宏军瞟了一眼:“她能做生意,我也能做。阿军,你找你大姐把那包子的配方要来。我们去可洪乡去开店怎么样?我听说大姐的包子店比超市赚钱多了。我们没有开店的钱,你就找大哥呀,三弟,小弟借点。反正他们钱多,你要做生意,几个兄弟,多少要帮点是不是?”

    从张一梅他们的两个间店铺开起来,张玉玲就眼红得不行。

    想想当初那会,看到张一梅嫁给路强后,日子越过越差,三天两头生女儿,得不到婆家人的喜欢时,张玉玲可高兴了。哪想到,他们会有好起来的这一天?还来得这么快?

    张玉玲为了隔应张一梅,真是舍得拼,主动勾引清源村出了名的二流子张宏军,还愿意嫁给这么个瘸子。

    说到开店张宏军坐了起来,连裤头上的拉链也没拉:“对噢,开包子店只要那配方拿到手,我们自己也可以开嘛。玲玲,你还真和大嫂想到一块去了,前几天大哥还过来跟我说了这事。”

    张玉玲意外的是那个大嫂毕香凝居然与她不谋而合,真好,跟着让张宏军去叫大哥一家晚上过来吃饭。

    ————————

    七月中旬,学校放假。

    路强带着三个女儿,直接回了村里收割稻谷。天气太热,清河闹着要一起过去帮忙,也不让。

    “爸爸,让我一起回去吧,让三姐或者二姐在家看店。”有了第一次插秧的体验,路清河那颗颗跃跃欲试的心,又跳出来。虽然,上次插秧不是一个很美好的记忆,但是路清河真的是想去体验,收割稻谷的乐趣。

    前世活了二十八年,一次稻谷也没有割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