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初战告捷(第1/1页)我由谁审判

    (七)

    白竹和杨薇一合计,决心拿下新花小区开发房的销售任务。她们十分清楚,这事如果做成,在华强公司立足便有了坚强的基础。

    据了解,这四幢房子曾有不少买主,他们陆陆续续到公司了解情况,拿了销售宣传资料,有的还到现场看过房子。他们大多是个人,也有的是外商,有的是企业。但最后都泥牛入海,杳无音信,结果一幢也未卖出。白竹和杨薇找来了所有的登记资料,对客户进行了分析。她们认为,如果卖给个人,费时费神,且效果不明显,不如卖给外商和企业。这些资料上登记的外商和企业至少说明他们有购房的意向,何不按图索骥,主动出击?她们对这些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发现最有价值的线索有两个:一个是南韩商人金先生想购买一幢,一个是某银行想购买两幢。

    白竹拿起电话拨打金先生的号码,一连几次电话里传出盲音,号码怎么也拨不通。此时已近傍晚时分,窗外正下着大雨,她拿起雨伞,一把拉住杨薇,决定登门拜访。

    她们按照资料上登记的地址,一家一家找着,她们的衣服差不多湿透了,可老天爷没有一点停下的意思。经一电话亭老大娘的指点,好不容易找到了金先生的写字楼,她俩一阵兴奋,急忙跑了过去。可门口的值班老人说,三天前金先生已从这儿搬走了,这栋楼已抵给了银行。两人这下彻底傻了。

    雨已渐渐小了下来,她俩在雨中漫无目的地走着,谁也没说话,她们的一腔希望犹如一盆滚烫的碳火被雨水熄灭了。原来只看到房地产行业热门火暴,热热闹闹,可真的涉足进来完全不是那回事。

    天全部黑下来了,街面上的路灯昏昏暗暗地亮着。

    不知不觉,她们来到新花小区。面对四幢空无一人的房子,不禁唉声叹气,黯然伤神。她们十分清楚,如果这四幢房子卖不出去将意味着什么,同时还对不起方总和吴总。她们无可奈何地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爬上去走下来,走下来再爬上去。当她们来到第三幢房子第三单元时,发现楼道里好象有两个人。她俩以为是小偷坏人什么的,吃惊不小。再走近借着远处的灯光一看,原来是盲流,一男一女两位老人。

    白竹上前问道:“这么晚了,你们在这做什么?”

    “我们是在这……过夜的。没有打扰你们吧?”老人说话有点生硬。

    白竹忙说:“没关系。可是你们在楼道里睡觉不安全呀。”

    老人拿出手电筒对着地上的简易床铺照了照,说:“我们已经在此睡了两个晚上,习惯了。”

    白竹和杨薇商量了一下,说:“老人家,外面蚊虫多,还可能有蛇,太不安全,还是暂时住到屋里吧。”

    她俩回到办公室,拿了钥匙,又来到新花小区,打开了一楼房子的门,帮助两位老人搬进了屋子,两位老人千恩万谢,感谢不尽。

    第二天,晴空万里,天气转眼燥热起来,白竹和杨薇继续查看资料。虽然开着空调,可她们的汗水还是印湿了登记簿。下午时分,一位农民模样的人,头戴草帽,身穿老头汗衫,满头大汗伸头在门口望了望,然后似乎小心地走进来。

    白竹热情地招呼他坐下,老农民谦让地说:“不,你们这有空调,我只是进来避避暑,呆会儿就走。我一身是汗,别弄脏了你们的沙发。”

    杨薇还端来了一杯温开水,递给他说:“坐坐没关系,凉会儿。”老农民用吃惊的眼光看着她,试探地问:“你们这儿有房子卖吗?”杨薇略带讥讽的口吻笑着说:“有啊,你老不是来买房子的吧。”

    老农民一拍大腿,说:“这就对了,我就是来买房子的。我弟弟在浙江开了工厂,他想在合肥再开一个,需要四十套住宅房,他委托我替他打听打听,这不,我就来了。我看你们人好,服务又热情,我敢肯定,你们的房子质量好,售后服务好,这房子我买定了。”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万元定金递给杨薇。

    白竹她们忙着开票签协议。这时,又一对老夫妻走进来,笑眯眯地略带生硬的语音说:“两位还认识我们吗?昨晚是你们帮我们住进了房子里。”白竹和杨薇楞了一会马上想起来了,她们扶着老夫妻坐下,以为他们是来感激的,哪知老人一本正经地说:“我是南韩来合肥做生意的,生意很好,可上个月被人骗了,血本无归,连办公楼也被银行抵押过去了。我们一时没有办法,只得流落街头。好在我的大老板很支持我,鼓励我东山再起,又给了我很多的货款。我原就打算买你们的房子,昨晚看到你们的热情服务,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我一定要买你们房子。现在就签购房协议吧。”

    白竹和杨薇昨天还是云里雾里,一筹莫展,今天一下子来了两位大客户,不禁心花怒放,信心倍增。她俩送走了老农民和老夫妻,一时乐得合不笼嘴。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现在她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某银行了。

    给读者的话: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她们用计谋撂倒银行,一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