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第2/2页)闺中记

生怕劝不住太子,何况他一意孤行之下,倘若儿臣劝谏不成,反而走漏了消息,深受其害,更加没有人能跟父皇报信,此事便无法可想了。请父皇谅解儿臣之心。”

    赵世便不言语了,只问晏王道:“晏王,你觉着如何?”

    晏王迟疑,继而说道:“此事轮不到儿臣置喙,自然是父皇跟几位辅政大臣们决定。”

    赵世又看静王:“静王呢?”

    静王道:“儿臣跟晏王是一般想法。”

    赵世的目光在两位王爷面上扫来扫去,然后移开,又看向底下大臣,终于点名道:“沈相,你意下如何?”

    沈正引出列,双眉微蹙,道:“圣上,此事不该微臣参与。”

    赵世道:“为何?”

    沈正引道:“圣上莫非忘了,老臣家的一位堂侄女,此刻是静王妃。”

    赵世笑道:“朕并没有就糊涂到那种地步,只不过,古人云‘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只管说就是了。”

    沈正引道:“既然如此,微臣觉着……静王爷堪当大任。”

    此话一出,在场竟有半数以上的大臣们点头称是,又有人出列,盛赞静王,六部尚书之中,除了兵部,刑部并未表态,工部尚书意在恒王外,其他的礼部,户部,吏部均都赞赏静王。

    静王见状,忙跪地道:“求父皇宽恕,儿臣万万不能。”

    恒王在旁,微微冷笑,忽地晏王道:“父皇,儿臣觉着静王的确堪当大任。”

    赵世盯着他看了一眼,却不做声,目光在底下扫来扫去,忽然看向一人,便问道:“白爱卿,你如何不出声?”

    白樘闻言出列:“臣在。”

    赵世道:“你心目之中属意的储君人选,却是何人?”

    刹那间,整个金銮殿上寂然无声,每个人都看着站在中间那道端直的身影,就连地上的晏王,静王两人,也都抬头看向白樘。

    静默之中,只听得白樘道:“臣属意的是……晏王殿下。”

    一片死寂之后,“嗡”地一声……臣子们按捺不住。

    沈相面上是掩不住的震惊之色,连素来内敛温润的静王,也罕见地于眼中流露意外之意。更不必提晏王了。

    只有高高在上的赵世,望着白樘,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

    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