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班师凯旋(第1/1页)江山争雄
北伐的朝廷大军在并州驻扎,以晋阳城为核心,向四周辐射,陆续收编了降军,彻底将杨凉藩王之乱,给平息了。
杨素将胜利消息写成奏折,派人快马送往大兴城,让新登基为君的杨广,能尽快得知前线胜果,安抚朝堂,将京城人心抚定。
不足十日,杨广在上早朝的时候,脸色大悦,所有文武大臣都能感受到皇帝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北面前线已经传来消息,杨柱国千里迢迢,不辞辛苦,三战三捷,大破叛军,如军已经彻底评定了北方藩王之乱,安抚了人心,大隋江山将继续安定,诸位卿家不必再为此事疑虑,过于担忧了。”
文武大臣们听到之后,多少有些意外,没想到声威浩荡,来势汹汹的杨凉,手里握有三十万大军,粮草充足,兵强马壮,有二十州的地盘,竟然被杨素的十万大军,不足三个月,就彻底平定了。
有些门阀士族的朝廷大员,心中各有算计,有的失望,有的安心,想法不一,但是脸上都表露着欢喜之色,装作为江山社稷的稳固而高兴。
“恭贺陛下,贺喜陛下,平定叛乱,稳固盛世!”
“陛下天命所归,无人能撼动!”
大臣们开始纷纷高呼称赞,一片兴高采烈,真实想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朝廷之处,是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如同一个漩涡,即便表面祥和,风平浪静,暗中也是波涛汹涌,冷箭难防,各怀鬼胎。
杨广眼神微眯,在上方俯视着大臣们,嘴角溢出笑容,杨凉被活捉,叛军被迅速平定,充分显示他福泽深厚,有大气运加身,那就是天子之运。
如果讲究天命,哪怕得到正统的路数不正,也希望凸显出他的与众不同,神权能够烘托出王权的高贵。
自从战国五行学说之后,讲究五德,金木水火土的循环,西汉董仲舒后又讲究天人感应,重视皇权兴衰,上天有征兆,乱力神怪之类,烘托出王权的神秘性。
隋炀帝杨广道:“杨柱国取得如此战绩和功劳,当如何封赏?”
内史侍郎虞世基站出来道:“回陛下,杨柱国战功赫赫,平定叛乱,安抚并州一带的民心,臣以为,当有大封赏,只是柱国出将入相,已经贵为左仆射,当朝宰相,领衔颇多,年纪又过花甲,职务再高也近封顶,不如册封杨柱国的几位嫡系公子,这样皇恩浩荡整个杨氏家族,体现出陛下的宠爱。”
杨广沉思了一下,微微点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如果再册封杨素,几乎没有什么可提高的余地,而且功高震主,他也不希望把杨素继续抬高了,甚至心中对杨素已经开始忌惮了,毕竟自己登基的过程和细节,都有杨素的参与。
只要有杨素在,杨广总觉得有点不自在了,以前是强力助手,现在觉得是一个阴影,看到他,杨广就会想到自己夺权中的种种,阴暗一面、无助一面就会涌出来,他志向远大,欲干出一番大业,成为千古明君,绝不希望有以前的影子困扰他。
隋炀帝杨广道:“好,念杨柱国平定战乱,劳苦功高,特拜太子太师,另册封杨玄感、杨万石、杨仁行,杨玄挺都为仪同三司,并赐给他们织物各一万段、绮罗一千匹,前方的将军们,官加一爵,按功行赏………”
“陛下圣明!”文武百官回应着。
很快,隋炀帝杨广派遣杨素的弟弟修武公杨约,携带亲笔诏书慰劳杨素。
这一桩心事解决了,杨广已经把目标放在迁都洛阳和打压关拢门阀的大事上,准备明年立新的年号后,展开一番大作为。
晋阳城内,杨素见诏后也上表陈述了自己的谢意,让功曹按照军功大小,记录在册,还有申请提拔的职务写好,回京城之后,要交给兵部来审核、批准。
杨素特意把罗成的名字列在最前,对于这个年轻人,他十分看好,觉得日后必有一番作为,能成为大隋的中流砥柱,日后自己万一归去了,杨家虽大,却无一个智勇双全的人接班,家族势力会逐渐衰微,若是提前扶持起一位后起之秀,日后不论在军方还是朝廷,都能对杨家感恩抚照。
半个月后,已经过了中秋,天气转凉,北风开始折杀原野上的枯草。
杨素带领大军班师回朝,罗昭云告别了这里,他心里清楚,如果历史继续按照原来规矩发展,十几年后,这里就是唐王李渊的地盘,揭竿而起,雄霸天下。
罗昭云在这没有看到李渊的家人,因为这个时候,李渊还在长安城当个没有实权的从三品官,家族的人都在京城内,李世民也不过是一个七岁的孩子而已。
大军出发了,罗昭云心中暗想,回去之后,按照军功,我就能正式被册封殿阁将军了,虽然只有四品,但几乎与罗艺相同,而且,他知道杨广不甘寂寞,很快会对大隋进行疯狂的运转,也不知道,自己这次回京之后,会有怎么样的机遇和挑战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