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编剧的黎明(第五更!)(第1/2页)重生之最强人生
花了整整16天的时间,黄柏鸣才把《猫头鹰与飞象》的剧修改得殷俊满意。
这里面包括了剧情剧和分镜头剧。
剧情剧还算比较容易的,但具体到分镜头剧,黄柏鸣很有些不习惯。
香江人拍戏来,很大程度上是喜欢让演员和导演们自由发挥的,如果约束得太厉害,他们会感觉很别扭。
黄柏鸣还专门的请教过殷俊,为什么要这么做得一板一眼。
殷俊则告诉他,做一个好的剧,分镜头剧是帮助导演和演员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角色与情节发展,并不是束缚他们的东西,他们可以在不违背中心点的基础上,自由的发挥,但却不能偏离主线。
否则电影就会显得非常散乱,让人看了觉得没有意思。
一部电影会不会好看,能不能好看,其实就是靠故事情节的推动。
一旦情节乱七八糟的,都是随性而至的表演,那么这部电影会让很多人看得莫名其妙,然后出门就觉得自己上当了。
这就是1年之后,内地票房市场大涨之后,蜂拥而至的香江电影给大家的感受。
如果他们拿出8-9年代的那些电影,肯定能卖得火爆无比,但偏偏是过了二三十年,却仍旧没有半点长进不,反而是发的没有诚意,就让人感觉不爽了。
生搬硬套、东拼西凑、自以为是、无聊之极……等等,都是已经成熟起来的内地影迷们,给大部分香江电影的评价。
论到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根就没有一个好的故事,完是想当然的做一部电影,当然不会被人买账。
其中的典型,就是殷俊才招入帮忙编剧的黄柏鸣。
有那么几年的时间,他每年都来一部类型差不多的贺岁片,不仅仅是内地的观众看得吐了,香江地人也喊着吃不消。
做事情必须要有诚意,没有诚意的话,自然就会被市场抛弃。
现在殷俊让黄柏鸣写《猫头鹰与飞象》的分镜头剧,就是想要他把整个故事了然于心,这样有了完整的故事体系,任凭导演和演员怎么发挥,也不会超出框架,不会散架。
黄柏鸣听了殷俊的解释,虽然嘴里不,但殷俊知道,他心里是觉得这样太麻烦了的。
只不过,黄柏鸣现在是跟着殷俊在学习,他当然不会违背殷俊的意思。
但黄柏鸣肯定不会知道,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当以后,香江的无数殷俊写作的剧,都让电影大卖的时候,他不由自主的就会学习殷俊,学习这种成功的经验。
写完了《猫头鹰与飞象》,殷俊转而又把《败家仔》的剧概要拿给了黄柏鸣。
黄柏鸣也是能吃苦的人,这都没有休息,就又来一个剧要填充扩展,他都一句怨言都没有,拿着回去就开始了工作。
这边的洪锦宝,早就等得望眼欲穿,看着殷俊把子拿过来,迫不及待的看了一天,1万的现金支票就被他双手递了过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份不算很正规的合同,上面写着殷俊可以享受《猫头鹰与飞象》1%的利润收益。
当然了,这1%的利润收益,仅限于计算洪锦宝能拿到的这部分。
洪锦宝的眼光是非常出色的,虽然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但能力绝对是在同年代的明星之中数得着的。
俗话,浪花淘尽,才是英雄显露色的时候。
洪锦宝在年还能在银幕上面出演角色,接近5年的演艺生涯都在持续,这就是了不起的表现。
因此,他一看到殷俊的剧,就知道非常有特色,非常有搞头。
就像是为他和麦迦量身定做的一样。
都市故事贴近生活。
偷情节让人忍不住探究。
悬疑设定使得人会想要去进一步思索。
惊险打斗又会让人看得酣畅淋漓。
爱情故事还会使人心情舒畅。
弃恶从善又是符合永恒的主旋律。
……
等等环节加在一起,却又不是胡乱的填塞,而是安排得合情合理,精彩纷呈,这就是非常考验一个编剧的功底了。
洪锦宝自付如果是他来做的话,最多在搞笑方面有所作为,在情节安排上面,肯定做得是一般,特别是和殷俊的剧比起来,简直是弱爆了。
连麦迦这样不赞成买高价剧的人,在反反复复的读了几遍剧、分镜头剧之后,都忍不住对洪锦宝,“阿俊如果以后不能出头,简直是老天没眼。”
洪锦宝这边的剧拿到了,以他们香江人的做事风格,肯定是三五天就筹备好剧组,通常一个月就把电影拍完上映的。
有了殷俊的好剧,洪锦宝和麦迦肯定要好好的打磨一番,但最多也不会超过两个月上映。
洪锦宝倒是大张旗鼓的准备拍电影了,吴思源却一直没有得到殷俊的消息,心里有点发慌之余,干脆就请殷俊来参加朋友的聚会,顺便也是想要催促一下。
来殷俊是不喜欢参加什么聚餐聚会的,可吴思源一力的恳求,殷俊也没办法推脱,就按照约定时间,来到了他定好酒席的鸿德酒家。
在37年之前,香江的酒楼大部分都是从粤东迁移过来的,后来随着抗战的进行,许多江浙一带的知名酒楼,为了逃避战乱,也来到了相对安稳的香江。
所以香江的酒楼和宝岛的一样,基上都是百花齐放,许多百年老店在这边都开枝散叶,获得了不错的声誉和财运。
鸿德酒家在粤东算不上出名,不过他们主打的顺德菜肴还是不错的,清淡可口,引来了不少客人的亲睐。
殷俊到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留着卷毛头、浓密胡子的方脸男人,挽着他的胳膊的,是一个大嘴巴的漂亮女孩子,就是有点瘦。
再旁边一位是一个长相普通的眼镜男子,大约是二十来岁的样子。
“来来,俊少,我给你介绍一下。”一旁的吴思源和他们一起站了起来,笑着道:“这二位是徐客和施岚生,你想来也是听过他们的名字吧?这位也是佳视的编剧,叫做舒旗!”
“你好你好!”
殷俊伸手去跟他们都握了握手,大家热情的打了招呼过后,才坐了下来。
来舒旗还有点担心殷俊持才傲物,桀骜不驯,没想到他却是这么一个温和甚至带着点腼腆的年轻人。
舒旗由此心中不觉感叹,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谁会知道,就是这么的一个16岁的少年,居然打遍天下无敌手,弄得香江所有的编剧在他面前都俯首称臣呢?
但是,大家也多少会有些感谢殷俊。
因为在殷俊之前,编剧是不值钱的,电视台里面,编剧的地位非常低,大家都觉得电视剧出彩了是监制的功劳,是主演的功劳,编剧的剧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包括电影也是这样。
结果殷俊横空出世之后,佳视那么一个摇摇欲坠的电视台,硬是被他的两部剧——《包青天》和《武林外传》撑起了一片天,横扫亚洲的电视台,就连在日韩都是受到追捧不已。
人家还不止如此。
在写《包青天》和《武林外传》之前,一部《表错七日情》,让已经没落的昔日影帝再次焕发了光芒,打破香江票房纪录不,亚洲票房也高达6多万,仅次于李晓龙,震惊了所有香江的电影人。
就在这之后,殷俊又给丽的电视台改编了一部《楚留香》,这部来只是在宝岛很有名的,经过了殷俊的打磨和编剧,再经过郑绍秋和赵雅之的演绎,一下子创造了《包青天》和《武林外传》都没有能创造的亚洲播出电视台平均收视率超过8%的疯狂记录!
以至于《楚留香》的原作者古珑,也忍不住酸溜溜的,人们只知道楚香帅是郑绍秋不,还以为《楚留香》是殷俊的作品,真是太让人郁闷了。
不仅仅是收视率可观,殷俊的收入更加可观。
以前拍电视剧电影,只有听拍得好了,票房和收视率高了,电视台给演员和监制发红包的,从来没听给编剧发红包的。
编剧不但是收入很少,作息也是非常不正常,通常任务来了的话,憋着也要完成任务,那就不是什么朝九晚五了,而是通宵达旦的弄。
是人都知道,熬夜不好。
但为了这份工作,哪个编剧敢自己没有熬过夜?——哦,恐怕也只有殷俊没有熬夜写作过了。
付出那么多,收入这么少,编剧们一直都是非常压抑的。
可殷俊不一样,他一个剧就能收入数十万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几部电视剧和电影下来,俨然比任何一个明星都赚得多!
这就给编剧们蓦的带来了光明的力量,让大家都知道,其实编剧是能够出彩的,能够赚大钱的。
他们现在受的苦难,只是因为他们比不上殷俊出色,只要能向殷俊学习,不断的超自己,肯定也是能够成功!
黄柏鸣就是如此的想法,所以一旦有机会接受殷俊的指导,他二话不,辞掉工作就来追随殷俊了。
而且,殷俊带给编剧们的好处,不仅仅是让他们看到前途的光明,还有实质的好处。
比如三大电视台,他们就逐步的提高了对编剧的待遇,平均加薪都在3%以上,就是希望能在自己人之中,找出一个实力接近殷俊的,以便自己也能做出好的剧来。
电影公司也一样。
邵氏那么抠门的公司,如今也是在到处高价求好剧,弄得许多怀才不遇的编辑纷纷投子过去。
舒旗是佳艺电视台里面一个编剧。
他的想象力不错,在佳视摸爬滚打了几年之后,今年就被委以重任,作为《名流情史》的主创人员,编写这部对佳视意义重大的电视剧。
当时佳视想着的是,能不能打个漂亮得翻身仗,就靠《名流情史》挑大梁了。
舒旗和一群伙伴们,也都是摩拳擦掌,纷纷想要挽救自己的电视台于危难之间。
结果没想到的是,一出场就遇到了无线的年度大戏《倚天屠龙记》,被郑绍秋、汪敏荃、赵雅之等巨星们演出的电视剧一阵穷追猛打,收视率简直是溃不成军。
要不是殷俊的《包青天》横空出世,《名流情史》就会作为最后的耻辱柱,钉在了佳视这个短命的电视台的记录上面。
一开始舒旗并不服气,他并不认为《包青天》有多么的出色。
可是眼看着《包青天》把《倚天屠龙记》打得快要腰斩了,而且是在外埠都创造了那么好的收视率与版权收入,舒旗才知道自己和殷俊的差距有多么大——香江人眼瞎了,不会连累到上亿的其它国家的观众也眼瞎了。
然后就是《武林外传》,舒旗对于这样的玩闹章回体电视剧,完的不入眼,觉得殷俊完是胡闹,属于一成功就得意忘形的人。
一开始在佳视的收视率,似乎在印证舒旗的看法。
但他又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一周时间不到,《武林外传》忽然就爆发了起来,一路突飞猛进,一口气在7点档斩杀群雄,拿得一个唯我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