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擒温达木(第1/1页)吉诺弯刀
(一)
正在大帐中商议的温达木部众将领听到外面的骚动和狂呼,大惊失色,纷纷涌出帐外寻找自己的武器和战马。
一个将领刚刚抓住战马的缰绳就被劈落马下。
另一个将领刚跨上马鞍,就被削掉了半边脑袋。
营地里到处都是鲜血横飞,开了锅般地沸腾起来,惨叫和马嘶响成一片。
温达木在身边五个副将的保护下从大帐里逃窜出来。
他们刚离开大帐,整个大帐就在汉军马队的冲击下轰然倒地,随即被乱马踏平。
温达木冲到帐外第一眼看见的,就是骑在马上全速向他冲刺而来的你。
他本能地伸手去拔刀。
随后的过程对他来说就象一场恶梦一样。
他的手伸向刀柄的方向时,你刺穿了前面一个将领的胸膛。
他的手握住刀柄时,前面遮挡住他的将领后颈上喷出一股热血,直射到他的脸上,模糊了他的视线。
他伸手抹掉脸上的鲜血的时候,左边的将领向后倒飞了出去,沉重地撞在什么东西上。
他把刀拔出一半时,右边将领的头离开身体向前掉落下去。
他把刀整个儿拔出来时,身后的将领咽喉上冒着血泡栽倒在地。
他把刀挥舞到半空中时,看到自己抓住刀柄的那只手,从腕部和身体断开,向空中飞去。
在他还没对这种景象作出正确反应之前,你的枪杆劈面打在他的脸上。
然后他看见无数的星星。
等星星消散的时候,他看见自己的刀和右手掌一起落在面前的草地上,而自己的身体已经被你踏在马蹄之下。
他听见你干脆利索地说了一个字:“绑!”
这时,他才感觉到断肢的剧痛,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吼叫。
(二)
战斗在40分钟内结束。
汉军的此番奇袭大获全胜:将该部敌军中高级将领一锅端,斩杀殆尽,且俘获了温达木本人及其1妻2妾4名子女,还有汗王的2个女儿,其他宗亲贵族40人。
你下令除温达木一家及汗王的两位女儿外,其他俘虏无论男女身份全部就地杀掉。
一时间营地人头翻滚,血流成河,连那一大片的青草都被血腥浸透,失去了本来的颜色。
从此,这个地方的名字,就被勿吉人改成了“赤野”。
(三)
荡平温达木的指挥所后,踏着凝结在草地上的鲜血,你率队从后面直扑围攻望原的敌军。
你率队直奔人数最多的中军而去。
到达弓弩射程之后,你让马队停止前进,令弓箭手将俘获的各队将领的簪缨和绶印穿在硬弓的强弩上,射向敌阵。
然后,你列队在那里,等候敌军的反应。
片刻之后,你看到敌军阵中出现了骚动,而且骚动越来越厉害。
你下令全队打出南汉的旗帜,全面发起冲锋。你们把温达木一家老小和汗王的两位女儿绑在战队最前列的战马上作为人体盾牌,挥舞刀剑,以气吞山河之势从草坡上直冲下去,一路发出惊天动地的喊杀之声。
(四)
望原关城头。
已经血战数日,烟尘满面的杨彪在城墙上望见下面敌军突然攻势放缓,随即队形动乱,立刻手持一面盾牌,登上城垛的射箭位置,冒着城下不时飞来的箭矢,察看城外的情况。察看片刻之间,盾牌上就中了三五枝狼牙箭,战况之烈,由此可见一斑。
他远远望见了敌人的攻城部队后面的南汉旗帜。杨彪顿时心下一惊。难道说南汉王刚刚和勿吉人达成了什么协议,现在要趁火打劫,与温达木合兵一处,共同来抢望原关吗?那就糟糕了。情况将会雪上加霜,南汉军队是就只有这一支,还是后面还有更多的部队正在赶来呢。若是他们狼狈为奸,互相勾串,那杨彪今日就没有活路了,唯有死战到底,血染城头,与望原关共存亡,在这里为北汉王尽忠而已。
正在他心惊之间,却眼看着这支南汉的骑兵如尖刀一样地冲入了敌人的中央战阵,直扑现场的指挥官所在位置而去。
杨彪错愕了!难道这支部队竟然是来帮我解围的?与刘申势不两立、争得你死我活的南汉王怎么可能来救他兄弟的关隘?绝对不可能!这绝不是南汉王廷的意思。必定是这支部队的统领之人,冒着叛国投敌的凌迟大罪,自作主张前来援救望原的。营救最可能的动机,就是此人目光如炬,看到了望原关失守之后,会影响到南汉北线的作战结局,他必定是在没有请示过任何人的情况下,果断决定跨境来援。由此可见,此人胆识过人,必定是南汉前所未有的厉害角色。
杨彪心里念头飞转,想不到北线熟悉的南汉将领中,有谁具有这样的眼光和果敢。头脑里突然灵光一闪。难道,来人就是那位曾经在峒城朝堂,违逆刘言的一贯心意,大胆建言重视骑兵、令南汉第一名将雷士诚都亲自出马挽留过的定国公之子吗?
这些念头像闪电一样从杨彪心中掠过。随即他立刻反应到战事上来。
他觉得不管你此来动机如何,目的如何,你抄了敌军的后路,并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令他们突然军心大为动摇,这都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战场良机。此刻不抓住良机,奋勇歼敌,解困解围更待何时。于是,杨彪果断下令,全军集结,凡还能行动的士兵和城内壮丁,全部开城出击,与你前后夹攻,扩大战果,共同奋勇杀敌,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歼敌于城下。
当你一马当先冲入敌军阵中时,望原关上突然炮声震天,望原关的北门,城门洞开,杨彪不失时机地率领全体守军奋勇杀出,响应你的攻击。
两汉军队和勿吉军队在望原关下展开了空前的恶战,双方军队全方位接触,混合绞杀在一起。
疆场上旌旗翻卷,人喊马嘶,烟尘四起,巨大的交战之声,百里可闻。
望原关的很多居民,到死都记得那天城外的恶战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