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应该(第1/2页)新纪元1912
南与北。
似乎对于中国而言,从清末武昌军兴那天起,这南与北就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就一直吸引着国人的注意力。
从民国初年开始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际上处于脱节的状态。再到南方“革命都督”对袁世凯中央政府的不信任,又至后来的“民二叛乱”的南北大打出手,可以说,对于中国而言,从进入民国之后,南与北的调和,一直占据着中国政治的主流。
而经过近五年的努力,通过镇压“民二叛乱”的武力展示,又到行政上的强硬,勉强树立中央权威,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间,通过收复关税、签订新约等等一系列的收回国权运动的推动下,以及远征军的派出树立起了真正的“中央之威”之后。
但正如历史上一样,几乎每一次,几乎就在人们看到希望的瞬间,阴云总是会一再的笼罩着这个国家——“刺李案”以及随后总理李乘军舰返回连云港的举动,终于还是把国人的视线投向了那个持续五年的命题。
又一次南与北的问题。
再一次南与北的纠葛。
一时间“南与北”的问题,成了国人关注的中心。国人无不希望和平。太平日子,谁不高兴,盛世岁月,谁不期待。
因此,即便是李致远到了连云港,可当人们看到他在连云港,只是视察实业,而袁世凯呢?在京城亦未动员军队,甚至就连同第三批远征军,亦在李致远身在连云港时,依然按计划派出了,似乎,没有什么能够影响“袁李政府”,似乎,对于李致远来说,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闭上眼睛。看到的是中国的未来,睁开眼睛,依还是中国的未来”。
或许,这就是赤子之心!
不容易质疑的赤子之心!
原本的。在“刺李案”风起,公债市场大跌,国人欲行游说团前往连云、京城游说的人们,无不在最初的热情之后,慢慢的冷静了下来,对于袁世凯,或许有不少人会怀疑他。但是对于李致远,却鲜少有人会怀疑他。
有时候,名声就是如此,对于外界来说,李致远的声誉是无可辩驳的,同样也是完美的,甚至几乎等同于圣人,事实上。这同中国人传统的心理上对于“明君”的依赖和向往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在中国的传统历史上,伴随着旧王朝的覆灭与新王朝的诞生,随之而来的。就是圣人临世的“谣言”,当然,这与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不无关系,而对于中国民众而言,历史总是一再的告诉他们“开国三代为明君”,千百年来,习惯了被他人主宰命运的中国民众,总是喜欢将一切都交付于“明君”、“贤臣”,似乎那样的话,就会迎来太平盛世。
历史就是如此。但是中华民国,这个共和体制对于中国的精英们是陌生的,对于中国的民众同样也是陌生的,对于很多百姓来说,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如何生活在“一个没有皇帝的时代”,没有了“皇帝”。没有了“明君”,那应该如何生活呢?
作为大总统的袁世凯是“明君”吗?
不,在满清遗老的眼中他是“威逼少君的奸臣”,在革命党精英的眼里,他又是“贪婪无比的窃国大盗”,在这种主流宣传之下,老百姓很难把“奸臣”、“大盗”视为“明君”,更何况,他亦非“君”。
在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旧世界里,伴随着一个王朝的诞生与兴起,总是会产生一些建国英雄,而且人们总是之所以想当然的把用神话色彩去点缀他们的功绩,似乎以此来证明“天命所归”四字。
而对于中华民国,这个新生的共和国而言,因为这个国家诞生之前,几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历史,至少是“符合共和精神”的历史人物,尤其是随着一个个风云一时的人物,或主动或被动的成为了“卖国贼”之后,茫然的人们急欲寻找一个新的精神寄托。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子诚这个在民国建元之后,从海外归来的“赤子”,适时的带着他的“奇迹”与“成就”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且不说其名扬海外于先,办陇海于后,单就是于日人兵见胶澳,沉日人舰队主力,再到身居总理之位,对外力争国权,对内修以民权,再加了看似无可挑剔的行事原则,人们自然而然的对他生出了太多的期待。
而伴随着这种期待的是,就是把李子诚个人给理想化,而正是这种理想化,使得“刺李案”后,外界能够在最初的惶恐不安之中,转而又一致相信——小李总理不会“因私废公”,为国纵死千回亦何妨,怀揣如此赤子之心的小李总理,又岂会行亲者痛、仇者快,掀起内战之事?
显然不可能!
而事实,也未让他们失望,他们看到,搭乘军舰到达连云港的李子诚,并没有去关心“他”的军队,更没有动员没线多达数十万的劳动军团,至于派往各省的内务部队,依然认真的履行着剿匪任务,至于国务院所属机构,依然是依如往日的认真工作着。
对于李子诚,数以千百万的国民,总是怀揣着这样,那样的期待,他们清楚的知道,只要“袁李合作”仍在,那国家,就有富强的一天,至少,这太平日子就不会被打乱。
当他们中的许多人放下心的时候,作为国务总理的李子诚依然呆在连云港,视察着自己的工厂,了解着过去一年公司的各项发展,尤其是技术上的发展,当然,在很多时候,他会有所侧重。
比如,就像现在,在德华大学第一界毕业生即将毕业的时候,不待学校邀请,作为学校的创办者,同样也是大学董事会主席的他,就主动的来到学校,来到这所他寄予了太多希望的学校。
不过,对于外界的期待。作为当事者的李子诚自然有所了解,事实上,这正是他所期待之事,甚至于。对于一些“下属”们的推波助澜,也是持以纵容,毕竟,出于对历史的了解,李子诚清楚的知道,即便是到了21世纪,中国人心中都有着浓浓的“圣君”情结。更何况是现在,“负天下之盛名”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还有利于计划的实施。
不过,相比于“负天下盛名”,只有李子诚自己才知道,真正能够引领国家强大的并不是他,而是一代、两代中国人,尤其是德华大学中的那些青年学生。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四年前,我创办了这所学校,他们问我为什么要创办这所大学。我的回答非常简单,我的公司需要,仅仅只是我的公司需要吗?”
站在德华大学的大礼堂,面对着数千名即将毕业的的德华大学的师生,虽说演讲已经开始了几分钟,但李子诚依还是显得有些紧张,因为他清楚的知道,也许,在这台下,就坐着未来的大师。如果自己的演讲稍有差池的话,那么,也许会误导他们一生。
“不!当然不是!相比于公司,中国更需要这所大学,更需要从这所大学中走出的工程师们、专家们、学者们,去改变这个国家。对于个人而言,固然,**公司需要大量的工程师、专学、学者,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我更希望有朝一天,德华大学会成为一个华丽的梦想。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所希冀德华培养出具有世界水准的工程师,并能成为一针催化剂,用以重塑这个幕色沉沉、喑哑沉沦的国家……”
在雷鸣般的掌声响起的时候,在这一群穿着学士服的青年人中,宋家诚有些激动的看着台上的总理,就在半个小时前,他的教授通知他,待演讲结束之后,总理会抽时间见他,这意味着他的梦想,也许很快就能变成现实了。
“梦想!”
话声稍顿,看着台下的众人,李子诚笑了笑。
“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未来的中国,同样也应该是一个可供任何人实现个人梦想的国家,这正是我所致力的,也是我所努力的,之前,教授联席会议的几位教授询问过,是否能在你们的毕业之际,给你们一些人生的启示,其实……”
笑了笑,李子诚看着这些年岁与他相当的年青人,自己可以给他们启示吗?
“我们年岁相当,在这里,作为一个同龄人,或许,我唯一能够给予你们的建议是,做一个有所担当的人,对个人、对家庭、直至社会、国家,只有如此,我们的国家才会走向强大,亦只有我们这一代人,点燃人生的火焰,这个国家才能获得真正的浴火重生!
好了,同学们,希望你们记住这一天,从这一天开始,你们将会推动着这个国家走向重生,走向辉煌,我期待着与你们同行!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了……祖国!为了祖国而奋斗!”
掌声,雷鸣般的掌声伴着毕业生们的呐喊声响了起来,青年人总是容易被煽动的,这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们,亦是容易动情的,毫无疑问的,李子诚又一次挑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弦,尽管言语并不多,但对于他们而言,却已经足够了,已经足以让他们铭记终生。
“哒、哒……”
这会,“负天下之盛名”的李子诚倒是没有像外人所以为的那样——忙于国事,而是不停的按着手中的“自动铅笔”。
对于自动铅笔,李子诚倒不陌生,要知道,无论是上小学的时候,还是高中,亦或是大学,甚至参加工作之后,自动铅笔都一直伴随着他,而现在看着那细细的铅芯随着手指不断按动,越吐越长时,李子诚的脸上却全是惊讶之色。
这是——中国人发明的自动铅笔!
如果说什么是惊喜的话,恐怕没有比这个更让人惊喜的了,如果不是今天来德华大学的话,恐怕自己还真的会错过这个发明。
准确的来说,是连云港第一件“自主创新”的“工业品”,尽管这并不是一件“重工业产品”,但这已经让李子诚颇为惊喜了,虽说过去的四年,连云港、陇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几乎所有的工业制造品都是依照专利资料库内的现成的图纸、技术开发数据研发的,至多只是实现其“国产化”罢了。
在过去的四年间,**公司所属企业所致力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致力于解决产品的技术加工和生产问题,现在**公司或者说中国。可以依靠着领先世界三十年的技术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将来呢?
作为一个科学技术后发展国家,起初只能向科技先进国家学习和引进。但是科学技术必须经过本土化改造之后,才能成为植根于本国文化之中的实用技术,准确的来说,就是吸收加以改进。最终形成自我良性发展,如此,才能真正领先世界,至少不落后于世界。
而按照李子诚的设想,**公司应该用二十年的时间去吸收二战德国技术,完成德国技术向本土技术的转变,随后用十年的时间,在德国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如此,在三十年后,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将不逊于美国,为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在这个吸收过程中,没有任何人,比李子诚更明白“自主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就如同此时,手中的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一样,或许这只是一只普通的自动铅笔,但在某种意义上,却意味着未来。
看着总理在那里把玩着铅笔,宋家诚此时不可谓之紧张。为了能尽快让自动铅笔投产,他曾向银行申请过贷款,也曾向商人们寻求资助,可最终都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