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千两彩头(第1/1页)卫雁

    赚足了在场之人的同情目光,卫雁转过头来,直面光禄寺卿,“金大人,您指摘小女子为卖笑之人,请问,小女子笑容是何等模样?小女子脸上可有笑靥?是在左边还是右边?”

    “你……哼!就算你巧舌如簧,说得天花乱坠,公道自在人心,本官就……”

    “你待如何?”赫连郡忍不住截断他的话头,“人家好心免费招待你饮茶,你不道谢便算了,还污蔑人家是欢场女子。老金啊,你们金家人,不地道啊!你这个当叔叔的爱占人便宜也就算了,还教唆侄儿也来蹭茶蹭饭,言语调戏,动手动脚,人家不肯,你们就当场翻脸,诬陷人家,啧啧,天下之大,能比你们姓金的更无耻的人,恐怕是没有了!”

    骂完光禄寺卿,不给他辩驳的机会,赫连郡又对着看热闹的百姓开了口,“本侯是个粗人,不像你们,都是读过圣贤书的,但女人开铺子怎么了?她一没偷二没抢,她光明正大的用自己双手赚钱,难道不比跟男人要银子更有骨气?她凭什么就得受你们这些俗人的诋毁?你们自问,开这么大一家店,靠你们自己,你们行吗?本侯不怕实话告诉你们,轻雪姑娘能做到的事,比那些个庸庸碌碌、道貌岸然的男儿汉不知强多少倍!今儿本侯许下一千两彩头,要跟轻雪姑娘做成第一单买卖!”

    一千两!

    围观的百姓们无不倒抽一口气,到底什么买卖,值一千两银子?这个轻雪姑娘,又有什么本事,能赚到这一千两?

    卫雁也是疑惑不已,赫连郡早已跟她说了此行目的,是查一个女人的底细。如今当众说出要做的交易,不怕对他不利?

    只见赫连郡咧嘴笑道:“本侯虽看不懂书画,但近来与金大人这等读书人接触得多了,也难免要附庸风雅一番。皇上准许本侯在京城立府,如今已看中了一个宅子,里面摆设一应俱全,到时搬迁进去,难免要请诸位大人去热闹一番,只是那宅子里有一处不好……”

    他刻意顿了顿,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笑道,“显眼处,有个书房,里面的书架子是上好的雕花黄梨木,说是古董,宅子的旧主人卖本侯面子,特特将其留下赠与本侯。摆这个书架在里头,这书房就不好另作他用了。到时诸位大人进去一看,啊哟,赫连郡这个大老粗书房里头空空如也,连个像样的典籍画卷都没有,你们说,本侯这个脸往哪搁?”

    一番话,说得百姓都笑了起来,觉得这个新进侯爷十分地真诚、憨厚、接地气,不自觉地就对他更增添了几分好感。

    “前儿本侯听说,前朝有个吴彦本先生,他画的花鸟图简直比真的还真!本侯就想着,若是能求得他的一幅半幅作品,装点门面,那些文绉绉的大人们一瞧,哎哟不得了,这么厉害的画儿摆在这儿,说不定念着品评名画,就忘了本侯大字不识一个的事儿了……”

    百姓又是一阵哄笑。这回的笑声,明显比前面的声音更大了。人人都觉得赫连郡平易近人,亲切无比,对官家的畏惧之心一时全都化为乌有,真正地将这个侯爷当成了自己人般看待。

    “本侯就想请轻雪姑娘为本侯寻一幅吴彦本先生的遗作。”他转回头,笑望着卫雁,“据说,当世最难求的,便是他临终前画的那幅《幽谷春意图》,这一千两,便为定金,本侯先放在姑娘这儿了。待寻回画后,本侯另有重谢。”

    “幽谷春意图?侯爷,你……”光禄寺卿一听这画作名称,就知道赫连郡打的是什么主意,可他却不能说破,他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变得怪异极了。

    百姓们却是纷纷议论起来,有几个书生打扮的人,就趁机大声卖弄,“天啊,吴先生的遗作,本就稀世难求,更别提这幅幽谷春意图了!相传,被某个海外隐士所收藏着,没人知道究竟在哪儿!”

    “小生曾有幸见过吴老先生的真迹,那笔锋,那意境,那布局,那格调,举世无双!就是称之为价值连城也不为过啊!能够收藏老先生画作之人,不是世外高人,就是根本不在乎银钱的清高文士,只怕就是出再多银钱,人家也不肯卖的。”

    “正是!再说,如今谁知道画作在哪些人手上收藏?似乎真迹早已失传了,市面上有的,全是赝品。”

    ……

    听他们这么一说,不明真相的看客们不由担忧起来,那轻雪姑娘看起来小小弱弱的,真有本事寻到这样一幅画来?

    就在这时,赫连郡又说了一句让众人更为惊诧的话来,“三天!三天后此时此地,本侯前来取画!轻雪姑娘,本侯对你有信心!莫要因着那些无赖小人的轻辱而影响心情。本侯相信,即使是平头百姓,是弱质女流,也可做成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话音一落,人群中蓦地爆出一阵如雷的掌声。

    百姓们情绪激动,赫连郡明明是在鼓励轻雪姑娘,却像是鼓舞了在场所有人。那几个自诩“怀才不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人庸俗,我才华满腹,而你却蠢顿如猪不懂赏识”的书生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深感面前这个粗犷侯爷乃是“吾之知己”。

    卫雁头痛不已,赫连郡这是唱的哪出?圣宫再有本事,也无法保证定能在三天之内寻到那幅画。赫连郡如此一说,自己却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而光禄寺卿的脸色,简直精彩到能当幅活生生的春意画来看,一时红一时绿,谁也猜不透他在想些什么。

    清音阁前的闹剧,就在百姓们对赫连郡的无限崇拜之中,落下帷幕。

    怜惜弱小,舌战庸官,没有门第之见,鼓舞失意之人,……关于赫连郡的话本,通过说书先生们的嘴,越传越广,深入人心。

    而光禄寺卿金嵩,莫名地就成了一个贪花好色、仗势欺人的反面角色。

    事发第二天,就有言官上表,指摘金嵩的荒唐……

    这便是后话了。送走了围观的百姓,激退了金嵩叔侄,赫连郡和卫雁走回清音阁中。

    卫雁蹙眉相问:“侯爷,若是三天之内,小女子无法取得画卷,岂不断了小店前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