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只有一条活路(第1/2页)诛明
醒来的徐二丹看到同僚满脸喜色,而他自己全身已经被冷汗湿透,喘着粗气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没事了,鞑子都要回家了,还守什么城,那小子假模假式的装了几天,也是绷不住了,估计也想着晚上回去睡那个小寡妇大闺女”
徐二丹揉了揉眼睛,站起身先奔着垛口处向外看去,太阳落山,天色已经黑了,可徐二丹却能感觉到远处的蒙古营盘比起他日来躁动了不少,似乎是蛰伏许久的凶兽就要苏醒活动,可这也就是感觉。
“那小子还想做个面子工夫,让守着各处城墙的自家家丁和那些愣头青都到城下集合,他有话要和大家讲,还能讲什么,无非是说几句漂亮话,这当老爷的就是舒服,想怎么折腾都行”
这就结束了?徐二丹虽然被冷风吹得清醒不少,可还是有些昏沉,听到同僚的言语也轻松不下来,但还是拎着朴刀向城下走去,城头还有些行李物品,明日再来收拾也来得及,这城内谁还敢偷官差的东西。
就这么撤围了?沿着台阶走下去的时候,徐二丹还不能置信,边走边回头看,直到视线被城墙拦住。
“老徐,今晚刘头那边摆酒,喊着兄弟们去聚聚,也叫你了,安排人回家报个平安,咱直接过去”
“好我先过去听听”
“那我先过去,你别太晚。”
自从朱达入城,灭了吏房经承和杨副班头满门后,县内原有的格局就维持不住了,等秦川中举回返,朱达又练出一批家丁后,谁都知道县内要变天了,怎么让自家别被这变天影响损害,很多人都在琢磨这个。
经承、管年和班头、副班头这一级的则是合纵连横,拉拢抱团,好在日后维持住如今,只是这过程被蒙古大军的过境打断,现在大家都觉得该恢复了,而且要抓紧加快,明眼人都看得明白,这守城十日,秦川和朱达对怀仁县控制大大加强,再不为自己做点什么,怕是什么都做不得了。
守城的中年官差们下城之后各去各的饭局,少不得还要开赌听曲,而在城下空场处,已经有近三百人聚集,还能看到朱达站在一个临时搭起来的台子上,四周还有火把照明,隐约间还能看到几个穿长衫的。
“瞧瞧这样子,是要给大家唱出大戏再解散吗?”
徐二丹觉得无精打采的,也没理会同伴习惯性的冷言冷语,打着哈欠,拎着朴刀向那边走过去。
当靠近人群的时候,看到在外围的年轻人回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又是转头,也不怎么在意,借着已经点起的火把光芒,徐二丹还看到了那几位穿长衫的,居然是秦举人秦老爷和周贵周老爷,这可是县内最顶尖的大老爷了。
按说已经撤围,连城头守城的人手都撤下来了,可在火光映照下的那两位大老爷脸上怎么一点笑模样都没有,非但没有一丝欣喜轻松,反倒是肃然,那脸色可以说是铁青,再看站在当中高处的朱达,也丝毫看不到什么得意,反倒是严肃异常,这和同伴所说的完全不同,尽管不知原因,可徐二丹心还是大跳了几下。
“老爷,人都到齐了!”
“我有话要和大家说!”
朱达一抬手,几百人立刻鸦雀无声,只听到火把燃烧的噼啪爆裂声响,和城内传来的欢声笑语
“兄弟们,你们信我吗?”朱达扬声说道,任谁也没想到起手是这么一句话。
台下的人都是肃然,这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大家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暂时每个人都尽可能的用表情和眼神表态。
没等大家齐声回应,朱达扫视众人,抬高声音说道:“明日鞑子就要攻城了!”
围着木台的数百人先是骚动,然后一片死寂,接下来又有骚动,绝大部分人脸上都是不能置信的神情,即便是距离朱达近的都以为自己听错了,后排的人更是忍不住低声询问,有伶俐的偷瞄站在外围的秦举人和周贵,看到他们的表情后,也能猜个差不离,脸色也跟着铁青起来。
“你们没听错,明日鞑子就要攻城了!”朱达又是强调一句。
好在朱达提前将周围清场,不然这喊出来的“鞑子攻城”就会让全城溃乱,可这第二句喊出后,再无骚动,死寂无声。
朱达又是环视台下,他想看清每个人,老家丁冷漠诧异愤怒,新家丁惊愕愤怒恐慌,年轻差人们则是恐惧茫然慌乱。
“鞑子会全力来攻城,这怀仁城我们守不住,他们攻城,两三个时辰就能进城!”
家丁和差人们还没从上一句话反应过来,朱达又说出了更重的打击,居高临下借着火光看过去,有些人已经露出绝望,而在近处的常凯,此刻满脸都是灰败神色,眼神已经是涣散。
“鞑子打进这座城池,不会简单掳掠,他们会彻底烧杀,让城内剩不下多少活人,留不下几粒粮食!”
“为为什么,咱们这小小城池值得费力气吗?”
“因为鞑子要撤军,要防着身后追兵,就不能让人设置粮台营盘,咱们怀仁就是官军追击东西两路敌军最合适的一处营盘,能征发人力,能储存粮草,怀仁城在,鞑子大军就有后顾之忧”
朱达把自己的推导分析全都说了出来,没有骚动,继续死寂无声,就算人再混沌糊涂,也能被朱达的逻辑说服,何况这些日子大家自以为的“平安无事”本就是自我麻醉,说得再有道理,城外毕竟有实实在在的虎狼大军,有种种迹象,当一厢情愿的以为对方不理怀仁城时候,会自我麻醉,但一旦挑破这层窗纸,那种种迹象就是朱达陈述逻辑的佐证。
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习惯了苦难的人们有时候会沉浸在幻想中,但他们更知道没那么多幸运和如意
新老家丁、年轻差人们都是默然,没有人去质疑,从封闭城门开始,对解围的幻想一天天抬高,今天到了最高点,然后在此刻重重摔到谷底,每个人都被这巨大落差震撼无言,只能茫然失措的看着中心的朱达,不知道说什么,甚至完全想不到发声。
在外侧的徐二丹听清楚朱达说得每一个字,开始他也是愕然,但反应的却比别人快些,他被巨大的恐惧攥住了心脏,不要说出声询问,连呼吸都变得困难,甚至双眼都变得模糊,徐二丹觉得自己回到了童年,藏在鸡窝里恐惧绝望。
“我们无处可躲,就算藏到地窖里,也会被找出来杀死,这城内又有多少能藏住人的地窖”
“好不容易带着家人逃过了鞑子,好不容易有了能吃饱穿暖的安心日子,现在都要被鞑子毁了,男人被宰杀,女人和孩子被糟蹋,家在城内的,全家都要被鞑子灭门”
有几个年轻差人已经控制不住自己,握紧拳头却不知做什么,面目扭曲,眼泪横流,谁都知道朱达所说不假,会有幸运的人逃过屠城,可大部分人没办法逃过,大家年纪轻轻,都觉得有大好将来,再想想自己的家人,家丁们想着家人好不容易逃过那次鞑虏的洗掠,年轻差人们想着自家亲眷,都觉得刀子在切割心脏,疼痛无比,却没有任何的办法。
“能被立时杀了,被糟蹋了之后杀了,其实还不算最坏,要是被掳掠北去,那就是生不如死了,会被当成牲口驱使,几年就会变得残疾,临死前会被喂狼,甚至去喂鞑子头人养的狗和豹子,那才是真惨。”有冷漠的声音在外围响起,听不出任何夸张,却也没人怀疑真假,因为长辈们多多少少都给讲述过传闻。
朱达瞥了秦川那边一眼,刚才那番话是王雄说的,这王雄是个聪明人,应该猜到了他的用意。
火光映照下的每张人脸都没有任何的活力,只能看到灰败绝望和茫然无措,所有生活的希望,所有对将来的期盼,都彻底破灭,明天就要死了,家人也要死了,最多能活到明天,甚至死的痛快都成了个不坏的选择。
“你们就想这么死吗?”朱达又出声了,他的喝问让下面家丁和差役等人下意识看向他。
“你们就想这么窝囊的死吗?你们就想让家人就这么被糟蹋残害吗?”
谁也不想死,更不想这么窝囊的死,更不想让家人那么残酷的死去,还有那么多好日子没过,才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可不想又能怎么办,又能什么办法求活吗?
“我不想白死,我不想这么窝囊的去死,我就算死,也要拽着鞑子垫背,杀一个我够本了,杀两个我是赚的,多少一个,我就替死去的乡亲和家人报一个仇,我要和鞑子拼了!”朱达在台上冷声说道。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达并没有如何激昂,只是冷冷陈述,台下众人终于从震撼中恢复了许多,开始对朱达所说的有所回应,但也是稀稀落落的,“拼了!”“拼了!”在这个时候,没有牵挂的,最有勇气的,才会做出这样的回应。
“兄弟们,城池如果被鞑子攻破,我们当然要拿起刀枪和他拼到底,死也要站着去死!可我和你们说的是出去打!”
刚刚恢复些生机的人群又是死寂下去,看向朱达的眼神变成了惊疑和愕然,自家老爷是不是疯了,城外那蒙古营盘虽然只是个粮台,可里面守卫的战兵怎么也得几百骑,那可就是几百张弓,几百把刀,今日里小股骑兵回返,粮台里面差不多就至少千余骑兵了,就自己这最多三百多步卒去和别人野战,或者冲击别人守备森严的营盘,那不是战斗,那就是纯粹的送死!
这样还不如固守城池,等鞑子攻入城内,在这骑兵活动不易的城内和他们拼杀到底,多少能换几个回来。
“鞑子已经把我们看成是嘴边的肉了,觉得我们不敢反抗,也觉得咱们不知道他们要攻城,只知道在城内傻傻等死,他们或许会防备到现在都没见影的官军,却不会防备咱们,鞑子来大明这么多天,每日里肯定忙个不停,肯定提心吊胆,肯定很累,现在他们就要回到北边草原,身边怀仁县又是个装死的,他们今晚一定睡得很香,一定对我们没有防备,我们一定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下面又是安静,朱达陈述的很有道理,逻辑分明,紧绷许久一旦放松肯定是疲惫渴睡。
“我们几百人是一个拳头,他们千把人猝不及防就是一盘散沙,仓促间能有多少人和我们对上,几个人,十几个人,裤子可能都穿不上,更不要说骑马,到那时候,我们强,他们弱!”
随着朱达讲述,下面众人表情渐渐恢复,变得生动许多,原来还有希望,原来还有这一条出路。
“只要毁掉城外的粮台行营,那么退回来的鞑虏大军就不敢在我们这边停留,因为没有粮草供应,还是会被大同和西路的官军阻击,他们不敢冒这个风险。”
“什么风险?”
“把所有兵马都交待在怀仁城下的风险,没有粮草供应,军心不稳,到时候官军一来,不和他们打,把他们围起来等着他们饿死就好。”
“官军会来吗?怕是来了也打不过!”
“可能不会来,可能来了打不过,但鞑子主将只要不是疯子和傻子,就不会冒这个风险,几万人的行军打仗,不能有个万一!”
这番话大家也都听懂了,本来已经跌入谷底的心情又是好转,众人很是有些“死灰复燃”的意思。
围着朱达这几百青壮大部分是家丁和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