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休养生息(上)(第2/3页)风起大宋

陈旉摇摇头道“侯爷之说,老夫不太赞同,先不说辽国乃大国,金国虽然新生锐气,却根基不稳,金辽两国的战事恐怕会僵持数年。

    至于官家这边,想那河北、淮西、江南均是天下膏腴之地,如今都已糜烂,朝廷财政应该是没有什么余财的,恐怕不会这么快和辽国开战吧。”

    朱武也点头道“不仅仅如此,朝廷强军均在西军,此次西军已经连战田虎、方腊两场,军士疲惫,兵甲未修,如何还能和契丹开战?

    从兵事来看,至少要修整两三年方能开战。”

    众人纷纷点头,这只要是脑子清楚点的,都该明白,西军从西北打到河北,再从河北打到江南,还要他们从江南打到燕云,真当这些西北汉子是铁打的啊。

    姜德看了看众人,问道“其他人还有什么想法?”

    崔逸之站了出来道“刚刚陈主管和朱军师分别从经济、兵事来考虑的,但学生却从赵佶心路出发,认为其必要急攻燕云。”

    “说!”姜德鼓励道。

    崔逸之点头道“昔日仁宗皇帝有人赞曰:万事不会,只会做官家,而当今的官家赵佶却是恰恰相反,书画双绝,曲艺无双,蹴鞠百戏无一不精,可谓是万事皆会,但就是不会做官家。

    当年蔡京赞当今天下是丰亨豫大,赵佶也自诩为明君,但结果却是天下绿林四起,贪官污吏横行,想来其虽然表面上装作不以为然,心里却是着急的很啊。

    这当官家的,最重的就是身前身后名了,赵佶想摆脱恶名,就必须拿下燕云,使自己成为中兴之主。

    要是原来,恐怕还不急,毕竟天下还算安定,但如今四寇起事,虽大部平定,但其心里恐怕已经是急了的,恨不得马上恢复燕云,祭祀泰山。

    再说当朝的几个相公,王相公当国,反贼四起,其心不慌乎?唯有和辽国开战,才能使朝堂中其他人不敢撤换他,毕竟战时换相,一旦战败,谁来负责?

    还有那童贯,其以阉人之躯,率万军之师,西征南讨,军功显赫,千年难得一见,但他毕竟是阉人,他想赢得身后名,唯一的希望就是拿下燕云,封为王爵。

    因此,赵佶要战,王相公要战,童贯要战,如何能不战?”

    崔逸之的话让众人不由点头,这就像一个读书的学生,要是成绩一直还可以,也不会着急,但如果突然有一天考倒全班倒数,那八成要着急起来,恨不得快点再考一场,雪耻扬名。

    公孙胜摸着胡须道“如此急战,恐怕败多胜少啊。”

    朱武也道“燕云如果战败,金国虎狼之国,如何能不窥视我中土?”

    姜德点头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说金国未来可能成为我们最大敌人的原因。

    如果西军战败于燕云,童贯等人为了自己的官爵,我猜测会乞买燕云,那金国刚刚吞下辽国,如何能不答应?

    但等金国消化完辽国,回顾中原的时候,童贯是否能挡得住女真铁骑呢?”

    姜德的话让众人担忧了起来。到时候梁山又该何去何从。

    姜德看众人正在思考,等了一会儿,然后站起来说道“我梁山立山之本,就是替天行道!如金国真的敢入侵汉土,我梁山自然要站起来清扫胡奴!也告诉天下人,我华夏英雄何其多也!”

    “善!”众人齐声喝道。

    姜德又道“从现在起的两年,我们要全力备战,积攒粮草,打造军械,训练军士,不知道潘总管可有问题?”

    潘良贵的脸色立刻有些不好看了,朱武刚刚从杭州给他带来了大量钱粮,让他长吐了一口气,这看起来又得吐出来了。

    潘良贵站起来问道“不知道侯爷对未来军力有何期望?”

    姜德想了想说道“待金国入侵,其兵马最少有二十万,我军要与之抗衡,另外还有高丽、倭国、山东各地需要守卫,水师需要强化,朱武,你看需要多少军士才能在朝廷战败于燕云、河北之时,守住山东、河南?”

    朱武考虑一番后说道“倭国深处海外,并无外敌,只需一万战兵和五万辅兵守卫各地即可。

    高丽位于金国之后,一旦我军和金国开战,必须做好金国发兵攻高丽的准备,因此最少要三万战兵,五万辅兵来防御金国。

    山东、河北虽有山,但大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如要和二十万金兵交战,即使是以逸待劳也要战兵十万,辅兵十万,战兵之中还要有两万的骑兵。

    另外我梁山等地的守卫,最少需战兵一万,辅兵三万。

    最后是水师,我军水师为我军三地联络之命脉,需进一步扩军,此次前往杭州登陆作战的路上,正好和吴家重新确定了水师的战舰,拟将战舰分为一等主力战舰,二等主力战舰,三等主力战舰,一等护卫舰,二等护卫舰五种,其中一等主力战舰应在四千料以上,二等主力战舰在三千料以上,二等主力战舰在两千料以上,两千料以下一千料以上的均为一等护卫舰,再小的就是二等护卫舰了。”说着,朱武看了一眼潘良贵,最后说道“不过我军在海上几乎没有敌手,这战舰可以慢慢打造,但运输船队的船只却要增加,最少要增加一百艘两千料以上的大船。”

    姜德等朱武说完,就看向潘良贵,潘良贵的脸色已经是黑的吓人了。

    潘良贵哼了一声,对姜德说道“侯爷,按照朱军师刚刚的预计。我军战兵就需要十五万,辅兵要二十三万,加上水师,我军兵马要超过四十万,别说这钱粮哪里来,这军士从哪里招呢?”

    姜德又看向朱武,朱武拱手道“我军自从上次重整后,便已有兵马十四万,加上王庆的降军,约十五万,另外就是倭国编练了十万人,也就是二十五万,如此算来,我方还需再次扩军十五万。

    倭国国贫民弱,十万人马已是极限,但高丽可再编练一些人马,小生建议加强第一、第四、第五、第六四个守卫师的训练和装备,使其增强为野战师,如此,高丽的战兵就解决了,只需再训练五万辅军就可以完成高丽的守卫任务,还可以抽调一万战兵回中土作战。

    至于倭国的十万人马中,可挑选四万兵马入中土为辅军,倭人久思王化,自从农改地分后民心向我华夏,可以用之。

    如此,我军还需在中土扩军十万,这十万人还不能像以前一样招募,否则朝廷必有生变。”

    此时的倭国还不是后来的倭国,自从三江口之战后,倭国看中国就像看神仙之国一样,即使到了宋朝,倭国百姓对宋国也是一心羡慕,这个心思有点像后世**十年代的中国人看美国,如果有机会加入美国国籍,很少有人可以说不的。

    只不过中国毕竟曾经站在世界之巅几千年,中国人心中大都有一股气在,觉得如果不能回到世界第一,死后见到祖宗都觉得丢人,反正姜德的一个叔叔在他小时候一直说,华夏不兴,死后无颜见六十三代列祖(咳咳,笔者的族谱真的有六十三代,手动狗头。)

    另外朱武说的没错,从山东等地招募十万人,这动静大的汴梁想不知道都不行了,到时候赵佶就是拼着燕云不要也得先灭了梁山,否则汴梁精锐尽出燕云,梁山在侧,如何能放心,这点唐后主最有发言权。

    “十万”姜德摸了摸下巴,这可不容易啊。

    晁盖这时说道“侯爷,我突然想到朝廷的保甲法,我等是否可以李代桃僵呢?”

    姜德的眼睛一亮,点头道“如今郓、济、兖、青、淄五州无论官府还是乡村均为我军掌握,如用保甲之法,暗掌地方厢军,练兵五万,当是不难。

    天下商路护卫应该可以再藏兵两万,另外再到枯叶岛上募兵一万,淮西可募兵两万,这应该就够了。”

    朱武也笑道“侯爷,其实还有一处的兵马可为我等所用。”

    姜德问道“何处?”

    朱武指向北方道“侯爷莫非忘记了大名府吗?”

    姜德一愣,不由点了点头。

    这大名府和郓州不过隔着一道黄河,如果金国南下,这大名府是否能守住就成了关键一点了。

    大名府此时的知府还是梁世杰,但蔡京已经罢相,想来要不了多久,梁世杰的位置也就要不稳了。

    姜德仔细回忆,突然想起来在原来的历史中,赵构就是在大名府开了大元帅府的,但这赵构当时明明可以凭借大名府的兵马截断金兵的退路,却一溜烟的跑到山东去了,这是赵构逃跑生涯的开始。

    “大名府有雄兵良将,吾等不去取,却是可惜啊。”姜德笑道“此事以后再议,我的总管,如今人手有了着落,你这钱粮?”

    潘良贵想了想说道“如果要养四十万兵马,现在的人均五十贯军饷的募兵制就必须改了。”

    此时梁山的兵马都是募兵,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原就有两种军士,一种是募兵,募兵最早的是魏国,由吴起发明,招募的军士素质要求很高,而且专心于训练,因此战斗力很高,昔日吴起率领五万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甚至还以一当十,大破五十万秦军,令天下惊恐。

    而还有一种便是征兵制,平时为农,战时为兵,秦汉唐都是征兵制,征兵可以让军队的成本降低,而且可以快速补充损失的军队,很适合中国这样的大兵团国家。

    此时的宋朝就是募兵制,无论是禁军还是厢军都是招募的,军士并不像秦汉或唐朝一样有自己的土地,这就导致一旦军队中出现**,军士的战斗力就会急速下降,因为这些军士只要军官扣除他们的军饷,他们就连最基本的收入都没有,只能去做工赚钱,这也是为什么高俅这个名义上的禁军最高统帅实际上也是最大包工头的原因。

    募兵的高成本也极大的拖累了宋朝政府的经济,后世的鹰酱、兔子等国的和平年代军费占财政收入很少超过百分之十,超过百分之二十的都是有重大国防危险或者经济问题的,而宋朝的军费占了财政收入的近八成。

    此时的梁山也出现了这个问题,巨大的军费压得梁山有些喘不过气来,兵制的确到了要改的时候了。

    姜德想了想后世,后世的华夏是征兵制和募兵制相结合,满18岁的公民在法律上都属于征兵的范围,有服兵役的义务,服兵役两年后就可以退役,这就是义务兵,如军队需要且自身有意愿的,就可以转为士官继续留在军队,这就是志愿兵。

    后世的华夏就是使用这样的办法,一方面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军队的成本,一方面又保持了军队的战斗力。

    姜德思考了一会说道“我想了个法子,你们先听听,等会后你们再讨论。

    宋朝有三弊,曰冗员、冗兵、冗费,这也是为何宋国之富,远迈汉唐,而国势却大不如的原因,其中冗费的原因就是冗员和冗兵。

    说起来这冗员,我倒认为不是官员太多,我反而觉得基层官员太少,王权不下乡,职位不合理,收入也不合理,几个职位就几份收入,导致人浮于事,徒费国财,当改制加察,对于那些拿钱不办事的,就该赶走,有上有下才是正道!”

    这是姜德第一次对众人说自己心中对未来官制的想法,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