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下聘(第1/1页)医路通天
雨晴叹气说:“除了这些,姐夫也有不得不娶的苦衷,你们想想,姐夫这么优秀的人,每个国家都想要,这么说吧,只要姐夫他一句话,任何国家都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请姐夫过去,咱们帝国当然要好好拉拢了,太后她毕竟是皇家之人,陛下不担心姐夫会另投他国,但太后她不放心啊,所以。”
霍冰雁接着说:“所以杨依就成了拉拢人心的政治筹码?”
于静秋点头说:“可以这么说吧,不过还好的是杨依也喜欢姐夫,这样看来这个结果还算不错,不过就是总觉得杨依有点可怜。”
雨晴叹息说:“这就是出生在皇家的悲哀吧,以后大家都对杨依好点,别欺负她,她其实很可怜的,这么多年都是一个人漂泊,是该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了。”
男有情女有意,娘家又极力促成,袁方这次去下聘礼那是十分顺利,袁方带去的礼物太后木心雅连看都没看一眼就乐呵呵的答应了,一副生怕袁方返回的架势,弄得袁方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
杨兴得知这件事情之后连早朝都丢下了,急匆匆跑到后宫,见到袁方大老远的就热情的喊了声姐夫,弄得袁方浑身全都是鸡皮疙瘩。
杨依身为练武之人,体制不是常人能比,昨天虽然喝醉了,但是今天一早起床的时候就跟没事人一样,只不过昨天喝多了之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全都不记得了。
木心雅派人将杨依叫了过来,杨依见袁方和杨兴也在,而且旁边摆着大堆的礼物,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心里怦怦直跳。
当杨兴兴奋的将袁方提亲的事情告诉杨依之后,杨依彻底被突如其来的幸福击晕了,浑浑噩噩的不知如何是好,脑袋里一片混沌,直到杨兴送袁方走了还有点迷迷糊糊。
亲事定下了,不过什么时候完婚还没确定,木心雅的意思是让袁方自己拿主意,征询一下雨晴她们的意见,毕竟自己硬是将女儿塞给袁方已经有些对不起雨晴她们了,要是这件事再擅自做主,那让于静秋她们情何以堪。
杨兴这小子更狠,生怕袁方返回,当天就发了圣旨昭告天下,振南王袁方和长公主定亲,择日完婚,当下,袁方要娶公主的事情弄得满城皆知,也成了百姓们议论的话题,当然,杨兴没有厚此薄彼,忽略雨晴她们,还在圣旨上表示,与长公主一同嫁于振南王的还有另外八位公主。
有人欢喜有人忧,几乎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为袁方高兴,而于静香确实一脸愁容,昨天她已经和爹娘说了大姐要和袁方的事情了,可是今天陛下的圣旨上说姐夫要娶一共九个公主,却没提到大姐,于静秋有些恼怒,恼怒袁方的花心也为大姐不值。
约定的日子到了,于静香一家等在家里,于康和于庆丰昨天就开始准备,今早又买了不少好吃的回来,就等着未来的姑爷上门了。
于静香没敢将圣旨的事情告诉家里,坐在椅子里气鼓鼓的盯着门口,等着一会给袁方好看。
早饭时间刚过不久,外面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于静香对这种声音相当熟悉,知道应该是袁方和大姐回来了,也不起身,就那么瞪着门口。
于康叫了于静香去开门好几次,于静香就是不动,于康只好自己去开门,热情的将大女儿和未来的姑爷让进来。
于静秋一进门就发现于静香不对劲了,偷偷问过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于静秋告诉于静香自己昨天被太后收为干女儿,算是半个公主,而圣旨上说的其中就有自己,于静香恍然大悟,一改之前的冷漠热情的围着袁方转来转去,姐夫姐夫的叫个不停,看的于静秋苦笑不已。
于康一家普普通通,没有什么讲究,袁方送上八件聘礼,于康乐呵呵的收下,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来了,接着是免不了的一顿酒宴,于康还特意请来相处不错能说会道的邻居朋友过来作陪,袁方性格随和,平易近人,一点都没有亲王驸马的架子,一顿饭下来宾主尽欢。
按理说,定亲之后女方就应该待在家里不能和男方见面,直到成婚那天,不过袁方和于静秋的身份特殊,这些小节也就不那么重要的,饭后,于静秋告别家人跟着挽着袁方的手一脸幸福的回了军医院。
八件聘礼,是袁方定下来的,杨依如此,于静秋也是如此,至于没有家人的桑柔她们也同样如此,只不过这些聘礼是由她们自己保存。
八十一件聘礼送出去,袁方的小金库空了一大半,还好,那些亲朋好友得知消息后很快就跑来道喜,袁方的小金库又恢复了以往的充盈。此外,还有不少的官员想要和袁方拉关系,送来不少厚礼,袁方那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更让袁方喜出望外的是,那些在帝都谈判的各国使节更是大手笔,礼物那是成车成车的往过送。
收礼收到手软,这就是袁方现在的写照,贪心不足的他甚至还想着是不是要一个个的娶进门,这样就能连续收九次礼,不过当关啸云问袁方你打算先娶谁后娶谁的时候,袁方傻眼了,最后果断的放弃了这个发财大计,老老实实的发笔小财也就算了。
十天,转眼即逝,礼物收的差不多了,袁方决定开始干点正事,整天躲在书房里不出来不知道再倒弄什么。
杨依在宫里待了差不多一个月,后来实在待不住了就偷偷跑去军医院找红衣,结果被蹲在墙角抽烟的袁方逮了个正着,然后,然后杨依就正大光明的住了进来。
杨依从不仗势欺人,没有半点公主架子,和雨晴她们相处的极为融洽,这是袁方最欣慰的,况且,杨依来了,夜风他们几个小家伙也有人带了,也算了了袁方一件心事。
又是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这两个月东胜帝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兴励精图治,各种亲民政策源源不断,百废待兴的土地生机盎然,全国的百姓更是干劲十足,工业蒸蒸日上,经济飞速发展,国库日渐充盈,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