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劝降许褚(第1/1页)三国之将星系统
其实刘和不知道,忠诚度100,这已经是目前荀彧的忠诚度所能达到的极限了,这100的忠诚度就足以保证他为刘和效死力,在荀彧的心中,只有圣明天子才能让他的忠诚度达到200,而现在的天子根本不圣明,仅仅是之前“迁都”的时候为了保住妻儿的性命而不敢下令讨伐国贼曹操,从而甘愿放弃讨贼的最佳时机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不是一个圣明之主。
而刘和虽然在能力上强过天子,而且他在梦中也得到提示,刘和就是他命中注定要扶保的明主,可毕竟不是真正的天子,就算将来做了辅政王、假天子,也不是真正的天子。
在这种情况下,荀彧的忠诚度不可能达到200,除非是刘和真正得了天命,做了天子,荀彧的忠诚度才有可能达到200.
不过这却并不妨碍荀彧为刘和效忠,当他醒来之后,立刻就发现自己的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所以他立刻对刘和拜倒,感谢刘和的帮助。
“哈哈,文若能够辅佐,实在是我莫大的幸运,也是天下人莫大的幸运,实不相瞒,在这之前你荀氏子弟已大都在我帐下效力,尤其是令侄公达,更是我帐下最得力的军师之一,他们全都望穿秋水,期待着文若你的加入,然而我也不想以亲情来勉强文若,所以才决定独自前来相劝,好在你也没有让我失望,好了好了,现在文若逃过过一劫,实在是可喜可贺,你的家人都担心死了,你还是先去见见你的家人吧。待到明日,我再向天子上表,授予官职。”
随后刘和拉着荀彧的手,将他带出牢房,然后命人将荀彧送到荀彧的府中,让他和家人团聚。
荀彧回到家中,早有得知消息的荀攸率领族人前来迎接,叔侄二人虽是血亲,然而这么多年来各为其主,荀攸还好一些,荀彧为了避免曹操猜疑,连一封信都没有给荀攸写过,所以联系很少,然而毕竟是割不断的血脉亲情,这一见面自然是甚为亲密,抱头痛哭。
其实以年龄来论,荀攸比其叔荀彧还要大六岁,不过这几年荀攸得了刘和的帮助,在属性上一直保持巅峰状态,再加上生活的一直比较如意,而荀彧在曹操帐下却一直忧虑曹操擅权,所以现在看起来荀攸竟然比荀彧还要年轻一些。
至于家族中的其他人,荀彧倒还好一些,因为在半年前颍川还属于曹操,他们彼此之间还是经常联系的,不过荀彧在死神之下捡得一条性命,这也让他的家人感到十分庆幸,围着荀彧各诉衷肠。
随后荀攸命人摆宴治酒,庆贺一家团圆。
在酒席宴上,荀攸这才知道荀彧已经归降刘和的消息,顿时心中大喜,虽然刘和并没有立刻授予官职,但是素知刘和秉性的荀攸却知道,他的叔父一定可以获得重用。
“恭喜叔父得遇明主,呵呵,只要跟随主公,叔父慢慢就知道其中的好处了,这第一条,最起码能够让你比现在年轻十岁,我说的这个年轻十岁不仅仅是在心理感觉上,而是在身体素质上都能清晰地感受到;第二,叔父的才能能够拥有充分的施展空间,主公对于他麾下的文武官员都是绝对的信任,绝不会出现有志难伸的情况;还有这第三,曹操身为宦竖之后,心中残暴,对汉室不忠,而主公乃是汉室宗亲,对汉室无比忠诚,就像是这一次来到许都,如果他真想进攻的话,估计早就拿下许都了,可是他却坚持不进攻,以表示对天子的忠诚,之后曹操率军迁都徐州,主公率军去追,仅仅因为天子相劝而率军退回,如果他直接发起进攻的话,曹操根本就不可能挡住。”
“确实像你所说的,能够在秦公帐下做事,比在曹公帐下要强上数倍,其实曹公当初也算得上是以诚待人,麾下也算是人才济济,只不过秦公的崛起速度实在太快,曹公麾下人才的累积速度远远比不上损失的速度,麾下战将如许褚、典韦、曹休、曹真、夏侯渊等人先后战死,李典等人投降,导致曹公元气大伤,人才严重缺乏……”
“哈哈,这一点叔父就有所不知了,其实曹操麾下的大将许褚、典韦二人并未战死,他们至今还都被主公软禁在长安,被软禁的还有刘备麾下的大将关羽,在这其中许褚对主公的好感日增,相信只需再过上个一两年,就有可能会选择归降,要说主公这个人的确让人佩服,像典韦、许褚、关羽这等绝世猛将,这天下有几个人能够这么有耐心将他们囚禁?任何一个人只要跑出去,可都是心腹大患啊,可是他却偏偏这样做了,而且非常有耐心的对他们进行笼络,让他们对主公的好感一点点上升,对旧主的忠诚度一点点降低……”
“啊?什么?你,你是说许褚和典韦他们竟然还都存活于世?公达,这,这是真的吗?”荀彧听了荀攸的话,顿时惊讶不已,失声问道。
“自然是真的。”荀攸呵呵笑道。
“哈哈,这可真是太好了,之前我还为两位忠勇的将军阵亡而感到可惜呢,不瞒公达,我与那许褚私交甚好,愿意帮助秦公去劝降他,只不过不知道秦公对我是否信任?”
“叔父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之前说过,主公此人心胸广阔,光风霁月,绝对不可能不信任,叔父若不信,大可试上一试。”荀攸听了荀彧的话,顿时有些好笑,同时也对叔父荀彧如此怀疑刘和有些不不满,大声说道。
“既然如此,等到明日我就禀明秦公,前去长安招降许褚,这一次定然为秦公帐下再添一员猛将。”荀彧捋了捋晗下长髯,笑呵呵的说道。
“那可要恭喜叔父了,你能劝降许褚,再立大功,主公一定会厚待于你,只不过做大将军府的属官,在地位上恐怕不如原来你做尚书令、总揽朝政的时候。”荀攸看了看一旁的叔父荀彧,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