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一百一十五章(第2/2页)弃妇归来(重生)

休,抬脚踢了中年男人好几下,又放了几句狠话,这才大摇大摆地出门,拉着两大车东西扬长而去,只余下中年男人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悔不当初。

    傅天意的脸色红了又青,青了又白,他额头冒汗,整个人都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直到傅芷璇把他送回傅家,他还没从刚才的惊吓中回过神来。

    傅芷璇没有多言,跳下马车,站在一边安静地等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傅天意终于颤抖着腿,哆哆嗦嗦地下了马车,一屁股坐在地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推门而出的傅松源看到眼前这一幕,眉一拧:“你们兄妹俩这是怎么回事?”

    傅天意看到父亲,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样,猛地爬起来,一把扑过去,抓住傅松源的胳膊,不停地念叨:“爹,你快叫阿璇去把借据赎回来。”

    傅松源一脸莫名,他用眼神问傅芷璇。

    傅芷璇从袖子里掏出当票递给了傅松源。

    傅松源接过还没来得及看就被傅天意抢了过去:“你不赎,我赎……”

    突地,他的声音戛然而止,手一抖,当票飘到了地上:“你是不是故意害我……”

    这当票上竟规定,提前赎回,从这当票出了聚宝坊开始,最低都要花六百两银子,也就是说,他现在要想把这借据赎回来都要花六百两银子,就是把他家卖了都值不了这么多银子。

    傅芷璇走过去,弯腰拾起银票,抚去上面的尘土,折叠好,藏进袖带里,然后望向几近崩溃的傅天意:“欠聚宝坊钱的下场你已经看到了,不想五年后悲剧在你身上上演,那就从现在开始挣钱去。”

    “你让我上哪儿挣一千两去?”傅天意几近崩溃的吼道。

    傅芷璇冷漠地看着他:“你还有五年的时间。”

    五年,五年顶个屁用。傅天意痛苦地抱着头,蜷缩在墙角。

    傅芷璇抬了下眼皮,淡然地说:“后天丰源商行要去西南采购一批粮食,我与他家的一位管事相熟,你若愿意跟着去历练一趟,我给他打声招呼。”

    闻言,傅天意从膝盖中抬起头,绝望又无奈地看着傅芷璇,眼神脆弱,里面还残留着一丝恐惧。

    傅芷璇也不催他:“你回去好好想想,跟大嫂商量,若是想去,明天派人来知会我一声,我给你安排。”

    “哦。”傅天意扶着墙站了起来,有气无力地推开门,进了屋。

    一直没做声的傅松源眉头微皱,看向女儿:“你们这是?”

    傅芷璇突地双膝一弯,跪在地上,朝傅松源磕了一个头:“爹,女儿不孝。”

    因为天资不够出众,家境又不宽裕,父亲在几次不第后不得不歇了继续参加乡试的念头。这是父亲此生最大的遗憾,他把这个希望寄托到了大哥身上,所以对大哥诸多忍让和宽容,只希望儿子有一天能开窍,一飞冲天。

    但傅芷璇今天的举动无疑断绝了他的希望。

    从今天之后,有了那张聚宝坊的当票这柄利剑悬在头顶,傅天意只怕再无心读书。

    傅松源怔愣了片刻,棕黄色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豁达的笑,他弯腰扶了傅芷璇:“傻孩子,不关你的事,你大哥本就不是读书的料,是我过于强求了。”

    儿子肚子里有多少墨水,他如何不知,只是一直不肯接受这个现实罢了。

    傅芷璇站起来,低垂着头:“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是女儿逾矩了。”

    傅松源摆手:“不要这么说,是为父无能,让你费心了。”

    见父亲能理解自己的苦心,傅芷璇眼眶一红,解释道:“父亲,大哥本性不坏,只是从小一帆风顺,又无压力,养成了懒散、大手大脚、不思进取的原因,作为亲人,我们理应在后面推他一把。”

    这才是傅芷璇今天弄这么一出的真正目的,也是她没强求傅天意休掉杨氏的根本原因。

    贫贱夫妻百事哀,若是傅天意一直这么不着调,整日借着读书的名义呼朋唤友,吃喝玩乐,家里只出不进,活了近三十岁却没拿一个子儿回来,就是休了杨氏,再娶一个新妇进门又如何?难保这不会变成另一个杨氏。

    既然血缘至亲的关系斩不断,那她只能下这一记猛药,希望大哥出去磨炼一番,吃些苦头,能自立起来,为家人撑起一片天,这样她也不用担心了。

    傅松源又是惭愧又是感动:“为父羞愧,竟还要你娘家操心。你放心,以后你哥也会明白你的苦心。”

    傅天意能不能明白,感不感激,傅芷璇不在意,她做这一切也不全是为了娘家。唇亡齿寒,娘家不兴,她这个嫁出去的女儿也讨了不好。娘家日子好过了,至少不会拖她后腿。

    她紧了紧身上露出黄色棉絮的破棉袄,跟在拥挤的人潮后面,往施粥的方向走去。

    施粥的队伍排得老长,天上大雪飞扬,寒风刺骨,冻得人睁不开眼。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轮到了傅芷璇,她咬住下唇递上了缺了一角的旧瓷碗。

    “不好意思,今天的粥施完了。”施粥的伙计用汤勺拍打着空荡荡的木桶,脸上露出抱歉的神情。

    傅芷璇握住碗的手一颤,差点掉到地上。

    见她脸色苍白,嘴唇发青,双腿打颤,一副随时都可能晕倒的模样,伙计心有不忍,指着不远处的另外一支队伍说:“去那边吧,季家还在施粥,听说他们家将军夫人前两天生了个大胖小子,季家老夫人为了给这大孙子祈福,决定连施九天的粥,数量不限,保证每个人都能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