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4 营造葫芦岛】(第2/3页)明鹿鼎记

上来多少粮食,他们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是他们咎由自取,本来我是要提前给吴襄银子的,契约都签订了!可他们要阳奉阴违,咱们怎么办?难道不接招吗?而且,恩师已经得罪这帮人了,再想缓和,其实已经不可能,咱们只有更加强大,让他们更加惧怕咱们,惧怕恩师,恩师才能更好的掌控辽东局势!”韦宝劝慰道。

    “那这筑城的银子呢?”孙承宗问道。

    “我愿意提供所有建筑材料!包括修筑宁远城的材料!只要是恩师的蓟辽将领有所需求,学生我可以一力承当!”韦宝大包大揽道:“这样的情况下,恩师预计还要多少银子?”

    “你若肯全部包建筑材料的话,人手不用你出了,一两万大军筑一座城很快的,小半年就起来了!你拿30万两吧!这笔银子发下去,也让那些常年跟随老夫的将领有点甜头!”孙承宗道。

    “可以!”韦宝暗暗盘算一下,建筑材料加上这三十万两人工费,合计一百万两左右,虽然自己独立捐献一座城池很亏,但是没有办法!为了巩固辽南的防守,这么一大笔钱就当成做善事了!“为了恩师,小宝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而且有了葫芦岛城之后,宁远的防守将更加万无一失,两处互为犄角,建奴永远别想看一眼山海关!蓟辽大军在辽东也能有一处范围够大,足够稳固的根据地!辽东将门再难蹦跶了。”

    孙承宗呵呵一笑:“你是为了为师,还是为了你自己,你自己心里明白。不过,若真的在宁远城旁边修筑一座比宁远城更大更坚固的城防,的确能极大的稳固辽东防御!其实这一点,我早有打算,只是朝廷可没有这么多银子!我甚至想从山海关,一座堡垒,一座城池的连接,一直将山海关和锦州城连接在一起,这样的话,建奴再不敢打辽东的主意了!”

    韦宝见孙承宗答应了,便不再多啰嗦,暗忖照你这么个修城之法,你得多少银子?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连接在一起?你咋不说将整个辽东变成一座巨大的城堡算了?我可没有这么多钱!

    当日再开议事会议的时候,气氛比昨天就还要冷的多。

    事后醒过味来的辽西辽东世家大户们,一个个心里堵着很大的气!

    谁家都不缺几万两银子,也不缺日后每年能分到的几千斤粮食,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朝廷的补贴,以及私下与建奴和漠南做些台面下的生意。

    一旦势力被分薄,蓟辽军队的势力必然会壮大,辽西辽东世家将门的势力必然衰落,更别说外面还有一个越来越红火的东江军,那样的话,辽东的边军在大明朝廷眼里,将越发的不值钱!

    众人皮笑肉不笑的寒暄几句,然后都闷葫芦一般依次的该坐着坐着,该站着站着。

    等众人到齐,过了半柱香功夫,孙承宗才到来。

    随着孙承宗一道来的,还有一大帮赞画,赞画不是什么实权官职,但是都是官身,唯独韦宝是老百姓身份,这是唯一的例外。

    偏偏没有官身的韦宝,还站的靠前。

    倒不是韦宝故意显摆,而是其他赞画鉴于韦宝是督师大人的弟子,除非是资格特别老,跟了督师大人好几年的,否则谁敢站督师大人的弟子前面?

    “该说的话,昨天也都说过了,大家能自动自发的,从边务大局出发考虑事情,这点很好!辽民暂时撤出,以后如果觉得不可行,还可以再弄回来嘛。反正银子是韦宝出,老百姓都由韦宝安置。大家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是不是?”孙承宗开门见山道。

    众人还能说什么?蓟辽系的将领和官员们立刻点头称是。

    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各路将门,也都零零落落的称是,不服气也已经签订了契约,也搬不动督师大人的大腿,还能说什么?

    “至于各地的备战情况,还有锦州城和宁远城的城墙加固,这些事情,你们自己抓紧!考虑到大家的实际困难,我也就不逼的太紧了,朝廷要是问起来,主要责任,由我来承担!”孙承宗很气派的道。

    众人急忙纷纷说一定尽快将未完成的事情做好,全部做完,场面话人人都会说。若是没有出昨天那档子事,本来这种议事,都是和乐融融,皆大欢喜,走个过场的事儿。

    “祖将军,小宝捐助的那24万两纹银,你们锦州方面已经全部取走了,朝廷拨发的粮食,也先紧着你们用,现在你不能说督师府不支持你对建奴反攻吧?”孙承宗道。

    “督师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争取尽快在广宁附近同建奴打一场仗,不说夺回广宁,至少杀他建奴三五百人,以壮大我军声势。”祖大寿立刻起身道。

    孙承宗压了压手:“不必拘束,坐下吧,坐着说话就成。既然祖将军都这么说了,我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具体怎么打,你们自己看着办。来回联络不畅,遇到紧急的时候,不必知会于我。”

    “是,督师大人。”祖大寿坐着答应。

    “本来今天就可以散了本次议事。我多说一句,宁远城的城防还不牢固,我听了许多将领的谏言,当然,这些将领中,也有不少是辽东本地将领,大家都认为,应该在宁远城和锦州城之间,再修造一座城池!这样,不但能连接宁远城和锦州城的交通,不容易让建奴围困锦州城之后,吸引我们援军上去,然后借机吃掉我们的援军。这是其一,其二,葫芦岛方面有天然良港,修造个木码头便可以联络觉华岛和辽南,也利于大军的粮草调动!这个事情,马世龙将军,你办一下。”孙承宗直接道。

    马世龙立刻起身道:“督师大人放心,只要银子和石材到位,我保证在一年之内起一座比宁远城和锦州城更大更坚固的城池!”

    孙承宗刚才并没有说征求大家的意见,而是直接将这件事情以命令的形式委派给了自己的亲信将领马世龙。

    祖大寿、吴襄和所有辽西辽东世家大户,将门,以及蓟辽系的所有将领,官员,都吃了一惊。

    可以说,在场众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很惊讶,不知道孙承宗为什么会忽然有这种决定?修造一座城池,这可绝不是小事情!

    大家似乎完全没有听到朝廷有类似的风声传出来啊?

    “这座葫芦岛城,算是宁远城的卫城,仍然算在宁远城的修筑城墙范围内。不过考虑到工程浩大,所以特别让马世龙将军亲自督查。”孙承宗道:“至于银子和石材,全部由韦宝捐助督师府。30万两纹银,以及所有修筑城墙的石材,韦宝都负责,还有什么需要的吗?”

    众人听完,又是一惊,这起码要百万两纹银左右吧?还从来没有听说有人这么捐助督师府的!

    韦宝肯捐出24万两纹银给辽东打仗,已经很吓人了,这回倒好,韦宝直接捐助一座城池,这是什么概念?韦宝到底要干什么?

    祖大寿、吴襄,以及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们倒是逐步醒过味来了,若是宁远城旁边多出一座港城,能让人随意进出的码头,而且又是蓟辽系的将领控制的话,这等于与辽西辽东本地将门没有任何关系。这还不止,再配合上眼下韦宝要购买辽民的计划,他们立刻意识到,若是不赶紧将手中的辽民都交给韦宝,将使得所有辽民一起往葫芦岛方向逃走!到时候,大家都竹篮打水一场空!

    “督师大人,在宁远城旁边修建一座卫城,固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若说到重要性,首当其冲的是右屯卫和锦州城,是不是在右屯卫或者锦州城旁边修筑一座卫城,更加和适宜?”祖大寿发问道。

    孙承宗平淡道:“这不是我的意思,是很多将领的意思,还有,这是捐助,韦宝私人的捐助,他爱在哪里捐助,咱们督师府也不好太强人所难吧?”

    韦宝也急忙道:“督师大人说的是,我主要觉得督师府所在地是至关重要的,我这么做,主要担心恩师的安危,若是在旁的地方筑城,我也不是家财万贯,这么大一笔银子,我也是很用力挤出来的,可能就不能立时拿出来了。”

    祖大寿和一帮辽西辽东世家将门闻言,都哼了一声,暗忖你们师徒二人自说自话,反正现在银子在韦宝手里,韦宝想怎么说都可以!

    祖大寿本来是还想直接点破韦宝的‘阴谋’,点破韦宝在葫芦岛筑城,修筑港口码头,是为了让辽民流散的更快!但是这话似乎不太方便出口,因为他和辽西辽东的其他世家大户若是没有想要留下大部分青壮年辽民的想法,也就不存在怕辽民流散,逃走的担忧了。

    所以,祖大寿、吴襄,以及所有辽西辽东世家大户们立时便识破了韦宝的‘阴谋’,识破了韦宝的‘诡计’,都暗中大骂韦宝阴险狡猾,却是谁也不方便为这事发难。

    毕竟,韦宝是拿真金白银出来支持边事,支持边防,支持修造城池,这事情传到朝廷,传到皇帝老子的金銮殿去,也是韦宝有礼,闹起来,说不好还能给韦宝闹个重大奖励回来呢,所以谁也不会给自己找不自在。

    “行了,其他也没有啥事了,该散了。”孙承宗见事情都说完了,祖大寿等人并没有闹起来,暗暗安心,便想见好就收。

    韦宝却道:“恩师,不忙的,大家再吃一顿饭吧?我都已经让人去安排了,还有,我见各位将军和大人们连日奔波劳顿,都是为了大明的边务劳心劳力,所以,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红包,以表心意。”

    孙承宗一怔,这事韦宝之前并没有对他说过,他没有想到韦宝还有这一手,又是请吃饭,又是发红包的。

    不过,这是好事,而且,又不同他掏腰包,何乐不为?“吼吼,这倒是好事,还是小宝想的周到,那为师就代大家谢谢你了。”

    蓟辽系的将来和官员听闻有红包发,而且是督师大人的弟子给大家发红包,都很高兴,一个劲兴高采烈的感激韦宝,不管发多发少,有额外的财富进账,肯定高兴啊。

    祖大寿等人当着孙承宗的面也不好说什么,辽西辽东世家大户当中也有一小部分人相谢,声音却轻的多,大都是出于礼貌性。

    并不是所有的辽西辽东世家大户都讨厌韦宝,虽然韦宝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但是辽西的一部分世家大户,现在已经与韦家庄有生意上的往来,对于韦宝和天地商号做买卖规规矩矩的,且和韦宝,和天地商号打交道,基本上是稳赚不陪,也让一部分人开始接受韦宝了。

    韦宝之所以要发红包,也是缓和关系的一种手段,不管人家谈起他有没有好话,至少他试着做出缓解关系的动作了,这就可以了。

    韦宝说着,到门口,从林文彪手上提溜过来两个袋子,一个袋子装的是一百两纹银的大红包,一个袋子装着的是五十两纹银的红包。

    韦宝会看人发红包的,一般参将和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一百两纹银的大红包,低于这个等级的,便是五十两纹银的红包。

    而有的蓟辽系的高级将领,韦宝甚至会发两封一百两纹银的大红包,以表示好的意思。

    “恩师,这是您的。”韦宝先发大官和大将的,头一个就得发孙承宗,给了孙承宗一叠大红包!韦宝也没有细细去数过,总有一两千两纹银!

    孙承宗笑道:“这可不是贿赂,这是小宝看大家打建奴辛苦,私人出的银子犒赏大家,这件事情,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