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必须得有人背的黑锅(第1/2页)回到明朝当暴君

    大明朝的御史大夫们,在崇祯皇帝看来那就是一群脱离的低级趣问的人,一群高尚的人。

    一群专门以喷人为毕生乐趣的人——搁后世,这就是高V大喷子。

    而且跟后世那些个没文化的喷子们不同,这些被称为御史的专业喷子不仅喷,还喷的有理有据,还谁都敢喷。

    喷皇帝,喷百官,只要是他们看着不顺眼的事儿,就没有不喷的。

    而且地还是合法的喷,不像是后世的喷子一般,喷的狠了多半会给自己惹麻烦。

    幸好自己不怕他们,崇祯皇帝如是想着。

    因为崇祯皇帝登基之后一贯的强硬作风,外加动不动就搬出祖制和锦衣卫来吓唬人,御史们已经很久没有尽情的开喷过了。

    毕竟崇祯皇帝不像是别的皇帝一般,有事儿没事儿喷几句,喷了就完事儿,谁也不当真。

    这个皇帝是个较真的,喷的不清不楚的,尤其是那种类似黑锅的喷法,会把这位爷给激怒。

    后果很吓人——前边姓张的那个被撞死在金銮殿下可还没过去几年呢。

    但是崇祯五年的正月还没有过完,大明朝的职业喷子们就找到了喷皇帝的理由。

    都说千子之子不坐垂堂,您老人家动不动就微服出宫也就算了,平时俺们也忍了。

    可是现在的情况能一样吗?

    瞧瞧,那雪下的,按您老人家新制定的度量衡,那得有一米厚了吧?那路面上滑的就没办法站稳个人好吗?

    这种情况下您老人家还出去浪,是拿自个儿的命不当回事儿还是拿大明的江山社稷不当回事儿?

    没说的,这必须得喷,必须得让崇祯皇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不然的话这家伙总是这么冒险也太吓人了。

    洪承畴也跟着一起倒了霉。

    为什么下雪?

    京城啊,首善之地啊,下了这么大的雪,必须得有人背了这个锅才行。

    左瞧右看之后,御史大夫们乐了。

    就洪承畴自己是个没啥后台的,全靠着崇祯皇帝一时宠信才混了个铁道部尚书,再加上修铁路死的人又多了些,不喷他喷谁?

    所以在御史大人们仔细的研究了之后,发现这京城大雪就是因为洪承畴洪尚书拿着蛮子们的命不当回事儿,死的人太多了,所以才天降大雪示警的。

    洪承畴表示自己真是日了狗了,死的是什么?

    夷狄啊,夷者,半人也,狄者,犬马也——总之夷狄跟半兽人是可以划上等号的。

    死的是半兽人又不是大明的百姓,连他娘的辽西弄回来的那些个货都没死一个呢,你们这么激动干什么?

    同样是读书人出身的洪承畴觉得凭什么你们能喷,老子就不能喷?

    心里不爽的洪承畴很干脆的怼了回去——御史大人们怜悯夷狄而不恤大明百姓,其心可诛!

    洪承畴这么一怼,直接就把御史大夫们给怼懵逼了。

    本来嘛,这也就是因为京城大雪的事儿,所以随便先找个家伙背下锅而已,又不会真的怎么样。

    我们弹劾你就听着得了呗,还带你这样儿直接怼回来的了?

    洪承畴表示啥锅老子也不想背,除非是陛下他老人家甩过来的锅,本尚书不得不背之外,剩下的谁也不行,就是不惯你们这些臭毛病。

    崇祯皇帝高居龙椅之下看着洪承畴和御史大夫们开撕,心里美的就差命令王承畴去准备花生瓜子矿泉水了。

    拜穿越的福,前世老烟枪的崇祯皇帝现在对那玩意是一点儿的兴趣都没有。

    直到洪承畴跟御史大夫们吵出了火气,眼看着准备用拳头跟御史们讲道理的时候,崇祯皇帝才出来制止。

    毕竟洪承畴再怎么是个读书人,那也是带过兵的,在老秦人那些狠茬子的地盘上面待的久了,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了一丝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性子。

    然后崇祯皇帝就不出所料的拉起了偏架——这场雪下的是有原因的。

    上天示警是真的,不是闲着没事儿干就下了这么一场雪让大明乐呵乐呵。

    但是上天示警的原因,跟各种想的都不一样。

    不是因为死的蛮子太多了,而是因为铁路修的太慢了,所以老天爷不高兴了,这才降下了这么一场大雪,催着洪承畴早点儿把铁路修完。

    至于说蛮子们死了太多的问题,那个其实不是问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天爷是不会在乎有多少蛮子死了这种小问题的。

    哪位御史大夫要是不信,朕可以把他送到天上去问问?

    面对着崇祯皇帝举起来的刀子,御史大夫们表示俺们信了,您老人家说是因为铁路修的慢,那就是因为铁路修的慢。

    至于死了的蛮子,反正没有自己家的亲戚,死就死了吧,大不了再抓就是了。

    然后郭允厚不干了。

    蛮子死多少不是问题,问题是蛮子死了之后总得拿银子去买吧?

    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银子都是从国库支取的,都是民脂民膏,不能由着洪尚书这么玩了命的祸祸。

    洪承畴对于郭尚书的指责表示认可,自己对于工地的监管力度不到位,那些个矮矬子监工下手没有轻重,再加上这大明的地形又那么复杂,所以这蛮子们死的也太多了些。

    不过郭尚书可以放心,以后铁道部一定注意,尽量少死些蛮子,好为国库节省出一些银子来。

    郭允厚对于洪承畴的态度很是认可,表示只要蛮子死的不是那么离谱,那么还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实在不行的话,也要是陛下的指示为主——铁路修建的进度才是第一位的。

    崇祯皇帝则表示,崇祯四年的一切都是很美好的,除了有六十来个州县因为地龙翻身而倒霉以外,剩下的都还不错,连建奴都被怼的欲仙欲死的。

    而崇祯五年的开局则让人不是那么开心。这场大雪给了大明足够的警示——不管以后遇到什么样儿的情况,大明的百姓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必须要确保大明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至于其他的,都无所谓的很。

    总之,之前就已经制定好的应急法案一定要彻底执行下去,哪个官员敢拿着这事儿当儿戏,朕就把他的脑袋当儿戏。

    至于铁路这个小事儿,质量和进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至于死了些蛮子,就像洪爱卿说的那样儿,半兽人,无所谓的很。

    崇祯五年的第一次全体大朝会的召开是很成功的。

    御史们过足了喷人的瘾,洪承畴怼人也怼了,然后还屁事儿没有,郭允厚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连崇祯帝皇都完美了装了逼。

    唯有温体仁等内阁成员,外加上张惟贤等五军都督府的大佬们是满满的蛋疼。

    我们能理解你们想要装逼的心情,也誓死捍卫你们装逼的权力——可是在此之前,能不能让我们也装一下?

    当然,装逼装的多了总是容易出些问题,也就是传说中的装逼遭雷劈。

    在京城的雪灾过去之后,时间也就慢慢的到了开春时节,大明朝那些尝到了甜头的家伙们又跑到了奴尔干都司,开始了新一轮的人头和奴隶收割行动。

    甚至于连某些挣钱不要命的商人们都开始琢磨着是不是去奴尔干都司那边瞧瞧市场行情?

    再然后,时间就慢慢的到了崇祯五年的四月。

    四月份要是说起来吧,其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不过是个正常的月份而已。

    可是崇祯五年的四月,他跟平常的四月还真就不一样。

    红夷千余人筑城澎湖,月末,丁酉夜,江宁地震,四川地震。

    南直隶不是没有过地震,毕竟在天启三年的时候扬州地震就已经波及到了江宁,崇祯四年的时候那场地震,南直隶的无为州跟着倒了霉,江宁也是有着震感的。

    没曾想刚刚震过去这才多长时间,江南自己就震了一次:“江宁府属地大震,水翻波斗,屋倾墙圮,人立俱仆。”

    四川也是一样,松潘卫地镇这才过去多久,又接着来了这么一出。

    然后崇祯皇帝觉得这一定是老天爷发现哪里不对劲了,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提醒呢。

    估计就跟红夷在澎湖筑城有关系——中胜神州岂是蛮夷可以染指的?

    然后崇祯皇帝就表示了自己的不满——朕不想看到大明海疆还有人敢不听大明的话,更不希望看见任何蛮子以任何理由霸占朕的土地。

    中国虽大,却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然后正在往新明岛上运人的郑芝龙被紧急叫停,在送完最后一次人之后就告诉了以朱聿键和朱常浩为代表的那几个渣渣们一个消息。

    大明准备先把大琉球那边的西夷给怼死,没时间给你们运人了,先克服一下困难。

    等回到了大明之后,郑芝龙就把自己麾下的大小将领们给召集了起来,顺便把关系不错的,已经受了招安的海盗们也给召集到了一起。

    郑芝龙表示,那些人西方半兽人敢在澎湖筑城,那就是没把咱们大明的爷们儿放在眼里,这事儿不能忍。

    然后李吖子看向郑芝龙的眼神就有点儿不对劲儿——老娘什么时候成了爷们儿?

    不管李吖子怎么看郑芝龙,心里对于郑芝龙这种屁话是有多么不爽,怼死占据了澎湖的那些个红毛夷人算是确定了。

    正好,一千来个红毛夷人如果全都抓了活的,估计也能卖个万把两银子。

    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

    本着贼不走空的精神,大明的正规军和编外的海盗们算是把这事儿给定了下来,打算挑选个黄道吉日就去怼死那些红毛夷人。

    可是来来回回的时间这么一拖,就拖到了八月份。

    京城下属的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在五月份的大雨之后又迎来了八月份的大雨,然后庆陵的宝顶被冲毁了。

    如果说是天寿山那边别的皇陵遭了灾也就算了,可是偏偏是庆陵——崇祯皇帝他那个便宜爹的陵墓。

    庆陵原为代宗景泰帝朱祁钰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朱祁钰监国后被立为皇帝,年号景泰。

    景泰八年,朱祁钰得了一场大病,武清侯石亨等人趁机发动夺门之变,将景泰帝软禁在西内,重新立英宗为帝。不久,景泰帝忧愤而死。

    英宗废朱祁钰为王,同时将景泰帝在天寿山已经开始施工的陵寝废弃,把景泰帝按亲王的规格葬在了西山,没按皇帝的规格来埋。

    谁知光宗朱常洛死的突然(只当了29天的皇帝),加之国力空虚,神宗尚未下葬,更无暇来为自己建陵。

    于是,建陵的时候也来不及选吉壤、卜寿陵,只得采用了景泰帝的寿陵陵址,把已经被废弃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明代宗朱祁钰的陵被重新改建。

    然后就在崇祯五年的时候被雨把宝顶给毁了。

    这事儿直接就乐呵了,必须得有人出来背这个锅,不光是御史,整个大明都需要有人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