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两个机会(求订阅!)(第2/2页)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一把直拉弓。

    拉满。

    嗖的一声。

    直中靶心。

    不过。

    并没有射穿,后面是一层钢板。

    “厉害。”

    张冬青鼓掌。

    “张叔,最近生意怎么样?”唐青又拿起一支箭,嘴上问。

    “很好。”

    张冬青说。

    现在的生意,可以说是好的不能再好。

    那么多订单,都排到年底去了,明年一整年估计也不缺订单,公司成了集团,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几十万都周转不开的小厂。

    “想不想更好。”

    话落。

    唐青手一松。

    再中靶心。

    闻言。

    张冬青心跳有点加速,更好?当然希望。

    “怎么说?”

    “张叔,你的产业主要做来料加工,在青岩市已经做到了顶端,不过,这种生意相对来说比较被动,没有订单,就开不了工。”

    “是这样。”

    张冬青点头。

    的确。

    以前是机械厂,都是到处接订单。

    没订单。

    厂子就得停,相当被动,他也想过解决这种模式,但一直在想,并未付诸实施,毕竟,现在的公司规模和业务已经成熟,还在赚钱。

    不能盲目。

    张冬青是个很慎重的人。

    “我觉得,你应该学刘叔那样,第一,在本行业深耕,稳住优势,扩大规模、第二,发觉新的市场,比如去外省或者国外,第三,扩展新业务。”

    “我也这么想过,但没什么好机会。”张冬青看着唐青。

    “我这有个。”

    唐青一松手。

    扎进了前一支箭的尾部。

    “什么?”

    “怎么说呢,有两个机会,你可以用一个,也能同时用,第一个,就是你知道的,我在非洲有钢企,你可以去那边开分公司。”

    之前。

    为了消耗钢材。

    唐青自己成立机械加工部门。

    别墅。

    电网用钢。

    建筑用钢。

    五金。

    等等。

    此外。

    现在,随着需求扩张,到时候二期建成,现有的加工规模是消耗不掉的,同样,万青矿业也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的终端加工能力。

    因此。

    现有规模足够。

    到那时。

    这对很多人都是新商机,今儿张冬青来玩,顺水问了一句,唐家这车,也需要更多人上来。张冬青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致。

    “需要多大投资?”

    “不一定。”

    唐青摇头。

    “看你想做大,大有大的做法,只要是钢材的下游,当地有需要,你都可以考虑,我那有现成的土地和政策,但工人得你自己解决。”

    “行,我做。”

    没多想。

    张冬青一口答应下来。

    唐青说行。

    那就可以,这的确是机会,非洲,一个人他是不敢去的,现在和唐青做邻居,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实话,他之前就考虑过。

    然而。

    一了解。

    发现万青矿业在做,便打消了念头。

    “第二个呢?”

    张冬青好奇第二个机会是什么。

    “第二个,和缅亚商会有关。”

    “缅亚商会?”

    张冬青惊讶道,他当然知道这个商会,唐凯、刘乾,好像都是其成员之一,之前,他也承接一些缅痶的订单,但规模不是太大。

    “嗯。”

    “他们现在多了个成员一级,如果能加入的话,也是个机会。”

    “成员?”

    张冬青纳闷。

    会员。

    成员。

    这是要干嘛?扩招?

    “怎么加入?”

    “以前你是没可能的,它主要吸收在缅境内投资的商人,现在准备放开,只要和那边有一定规模的商贸往来,就有一定机会。”

    唐青又是一箭。

    命中。

    这一次。

    为了扩大商会覆盖面,增加亚元的国际结算占比,缅亚商会准备扩大会员规模,会员的话,有些人实在不达标,所以多了个成员。

    会员。

    享有会员福利。

    成员。

    享有成员福利。

    这个时候,新安市,核心成员会议上,已经宣读完了缅亚商会的新组织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