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先斩后奏甥舅同(第1/2页)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建安六年春节是蔡妩和许都很多女人一样过难熬一个春节。
建安五年初冬,曹操就带人北上与袁绍会战。这一走三五个月过去,战事还胶着中。蔡妩作为一个只是有些小聪明普通女子,实是看不太明白:袁绍官渡之战以后,怎么没有一败涂地,反而还有余力再战呢?好好冀州带着休养生息不好吗?干嘛非得火急火燎,让人连年都不过踏实就要打仗呢?
当然有这些类似想法不止蔡妩一个。许都里不少夫人都是揣摩这想法着跟自己老公吹枕头风:就不能建议曹公先等两个月?反正,袁绍被伤了根骨,一时半会儿也打不到许都,就不能先派人去让陈留那边防守着,等过年后再开战?
当然不能过年以后再战!按照郭嘉意思,袁本初这就是给主公送大礼来了,主公若是不接,岂不显得有失风度?
那会儿主和派一个个看傻瓜一样看着郭嘉:什么大礼?他们就看到袁绍要打陈留了。活那么大,听说过成亲受礼,祝寿受礼,还从来没听说过打仗受礼!这奉孝不是被袁绍兵马吓糊涂了吧,竟说胡话?
郭嘉霍然起身,铺陈了地图指着陈留处断然说道:“袁绍袭陈留不过是掩人耳目,他真正目还是许都!佯攻陈留,绕道黎阳,直取许都!”
“然袁绍于官渡之后已失去绝对优势。早不足为惧。”
“此次前来,主公若主动北上,与之决战,必然胜之。”
“袁绍之后,膝下诸子各自有依,互相不睦。主公若趁此良机北伐,则可完据冀州。冀州,贤良志士所聚之所,人杰辈出不逊汝、颍。如此大礼,主公若是不收,岂不是拂了袁本初好意?”
曹操听完立马就拍板决定:率军北上,与陈留曹仁回合,决战袁绍!
蔡妩得知要北上打袁绍时候并没有多少意外。这么多年过去,她早就能锻炼出对战争敏锐度了。虽然与战略部署上她还只是个纸上谈兵假把式,但是就她对郭嘉了解上还是能猜出:只要战事将起,她老公绝对是第一个忙碌地不着家人。对于这个工作狂人,蔡妩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像之前无数次一样,许都都焦头烂额地准备北上战事时,默默地给郭嘉收拾起行装。
许是老天爷看蔡妩这样表现觉得她过分平静,心里开始羡慕嫉妒恨了。于是他老人家这次将会袁绍前,给了蔡妩一个震惊非常消息:军师祭酒府大公子郭奕廷议将结束时,求见曹操,自动请缨,要求随军北上。曹丕、曹彰等人复议之。
蔡妩从慌张张过来报信秦东那里知道郭奕这事时,眼睛一黑,差点儿没一个踉跄跌坐地上。杜若赶紧给扶了一把,转看着秦东语气不地问:“大公子要去战场,姑爷可曾拦着?”
秦东缩了缩脖子,还是老老实实回道:“大人并没有明言阻拦,只是问了公子几句话。公子回答以后,大人就跟丞相大人说:听凭主公安排了。”
“他……问了奕儿什么?”
“回夫人:大人问公子:‘上战场,是你自己主意?’公子答:‘是。’大人又说:‘刀剑无眼,可能会死。你怕吗?’公子答:‘怕死。所以惜命。所以妄想凭微薄之力,减少伤亡。’”
蔡妩听完只觉得心头一阵泛堵:这就是她从小看到大孩子呀!十二岁!又是十二岁!蔡威十二岁那年,抛下父母兄姊,带人离家出走,千里远赴荆州。如今郭奕又是如此,跟爹娘连商量都不打,直接联合了曹家几个公子,大庭广众下当着他父亲和他父亲同僚面向曹操请缨。这样肯积极向上后辈,曹操怎么可能拒绝?
“曹公……他同意了?”
秦东低着头,声音很轻微:“回夫人话,丞相他……确实同意了。”
蔡妩脑子“嗡”懵了一下,固执地推开杜若要扶她手后,对着杜若和秦东无力地摇了摇头:“都……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秦东和杜若对视一眼,悄无声息退出了厅门。
蔡妩一个人坐桌案后,失神地望着桌面: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养大孩子,一个也留不身边呢?明明……威儿和奕儿是我花心血花多孩子,为什么到头来,却都……
蔡妩愣愣地待厅里,心里不停地自问自疑,直到傍晚时候,郭嘉他们回来时,她还没有从儿子将赴战场震惊中彻底清醒过神。
郭奕倒也机灵,打进门以后,就看到了蔡妩脸色,辩白话都不说,直接“噗通”一声跪了蔡妩跟前,蔡妩怔怔地看着他,想是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郭奕却已经一个头扣地上:“娘,儿子不孝。没跟爹娘商量,就了自作主张。您责罚我吧?”
蔡妩缓缓地扭头,盯着一侧满目担忧瞧她郭嘉,又看看地上长跪大儿子。嘴角忽然就绽出一个凄凉苦笑。她操着及其沙哑声音轻轻地开口:“起来吧……起来……吃饭吧。”
郭奕诧异地抬起头,看到蔡妩表情后又迅速地低下,身形不动,固执地留原处。
蔡妩愣怔了下,站起身走到郭奕身边,偏头仔细地打量着郭奕,手抬起,像是想和从前一样抚摸下儿子脑袋,却发现儿子即便跪着,也已经到她胸口。蔡妩手,一下子就僵了半空,停了好久,才重重落下,落郭奕肩头,语调里带着压抑惆怅与复杂:“奕儿,你长大了,你终究还是长大了……”
郭奕身子僵了僵了,总觉得母亲这看似柔和声音下,隐藏了无数怒意与哀伤。他不敢抬头看蔡妩眼睛,蔡妩却近乎贪婪地端详这儿子那张脸:像,真像。这样貌,除了那双眼睛,其余真是像极了他小舅父。连着性子,都是一样先斩后奏。
蔡妩手抚上心口,闭眼深吸了口气,什么也没说,直接抬步出了厅门。
郭奕一下就愣了厅里,他有些慌张地转向郭嘉,语气惴惴:“爹,娘她……”
郭嘉“啪”一下给郭奕后脑勺来了一下,丢下一句咬牙切齿:“你呀!竟给我添乱!先头自作主张不说,这会儿还得你老子我帮你说话!”后,紧接着出门去追蔡妩了:风水轮流转,这种“儿子惹祸爹收拾”局面终于还是被他遇见了。这感觉可当真是……不爽啊!也不知道他爹郭泰当年是怎么忍受?
蔡妩走出不远就听到了身后熟悉脚步,只是她并没有停脚等待,而是加速地往卧房走了。郭嘉皱了皱眉,进去卧房后,一把扯住蔡妩袖子,把人拽到了怀里,刚脱口一声:“阿媚……”就发现自己前襟一下子被揪住,然后蔡妩整张脸埋了郭嘉怀里,无声无息,只有身子轻轻发颤。
郭嘉心中一阵揪疼,把手换上蔡妩腰,把人扣自己胸口处,声音郑重:“阿媚,我们奕儿不会有事!我保证!”
蔡妩不说话,眼泪慢慢浸湿郭嘉前襟。她抖着手搂住郭嘉脖子:“奉孝……我害怕……我害怕。”
郭嘉两手环住蔡妩,没有重复自己刚才话,而是紧紧搂住人,像是通过这种方式传递自己决心和信心一样:“阿媚,你得信我。”
蔡妩眼睛红红地仰起头,抽抽鼻子说道:“我信你。可是我不信奕儿。他那性子,若是当了赵括怎么办?”
郭嘉闻言立刻变得有些哭笑不得,他低头看着蔡妩眼睛:“阿媚,你这不是叫不信我,也不是不信奕儿。你这分明就是不相信你自己呀?”
蔡妩怔了下,然后坦率地点点头,把脑袋靠郭嘉肩膀:“对。我不信我自己。我觉得我好像不是一个好母亲,好阿姊了。不管是今天奕儿先斩后奏,还是威儿当年不告而别,我都觉得这些其实和我脱不开干系。奕儿不是丞相府公子,他用不着为了家族荣耀去……奉孝,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从一开始就错了?荥儿话,会不会也会如此呢?”
郭嘉皱眉看着蔡妩,扳过她肩膀:“阿媚。这与你无关。这是他们自己想法。他们总要长大。你不能把他们总看成刚出世孩子。十二岁,并不算小了。他们该为自己行为负责。”
蔡妩表情茫然了下,口中喃喃:“可是我总觉得……还早,还早,他们离成年还早……”
郭嘉笑着摇摇头,搂着蔡妩肩来到榻边,把蔡妩按坐到榻上以后以一种回忆口吻轻声道:“知道我十一岁时候干什么吗?”
“不是颍川书院读书吗?”
郭嘉笑了笑,点点头,又摇摇头:“其实不止。书院读书只是很小一部分。很多时候我跟志才文若他们混一处,谈论天下大势。每每听到志才谈起游学见闻时候,心里都是无限羡慕,那时我就想:若是可以,我也该离了家乡,离了母亲庇佑,自己去闯荡一番。可惜那时候家里情况并不允许,所以这个也只能当做一个梦想了。奕儿现想法,应该和我当年相似。”
蔡妩眨眨眼,大概理解了郭嘉意思:他变相安慰她:这是每个男孩都会有心里梦。与她教育方式如何并没有直接相关。
蔡妩低下头,久久没有说话。郭嘉也不催她,就陪她身边,跟着她一道一言不发。
等到月上柳梢,沉默了近两个时辰蔡妩才缓缓地抬起头:“给奕儿收拾东西话,要带什么?”
郭嘉挑了挑眉,心里暗自松了口气但是话却回答成:“你不用管他。让他厅里跪够了,自己去收拾。”
蔡妩咬着下唇,思量片刻终还是什么也没说,同意了郭嘉建议。
那天郭奕实客厅里足足罚跪了三个时辰才被郭嘉要求起身收拾东西。直到半个月后,他跟着大队离开时,他都不知道自己母亲到底有没有原谅他这回擅自做主。当然,郭嘉给他意思是:小子,别把你自个儿想那么重要,你娘惦记就你爹我一个。你靠边呆着去。
但是从杜若那里,郭奕却还是旁敲侧击出一些消息,比如,他母亲会看着他小时候东西久久失神。比如,午休时候,只要身边没人,她就喜欢把身子蜷缩起来,窝床榻里侧。再比如,对着他父亲,她经常会莫名其妙法伤一顿脾气,等到脾气过后,她又没事人一样开始絮叨随军时要注意事。
郭奕印象里,母亲好像从来不会这么情绪失常过,他隐隐觉得这些原因是出他身上,但是却不全出他身上。他并不太想往深了琢磨,唯恐琢磨出让自己接受不能结果。
不过就算他不刻意去询问,不代表别人不会告诉他。杜若郭奕临出发以前,终于还是处于好心地跟郭奕说了蔡妩之所以出现这状况原因。
“奕儿,还记得你那位你小舅父吗?
“当然记得。敢十二岁远赴荆州。杜若姑姑,奕儿很觉得他很了不起呀。”郭奕提起蔡威时,眼睛中有一种闪亮东西,若是蔡妩,肯定会说,那是一种发自肺腑崇拜之光。
杜若听到郭奕回答后,轻轻地摇摇头:“可是你知道,你母亲心头大一处心结也是你这小舅父吗?”
“你母亲和二公子,从小就亲近。二公子可以说是由姑娘一手带大。但是后来却……姑娘一直以为是自己给弟弟言传身教不好造成。虽然一直没有明白提起过,但是心里却还是留下了这么道伤口。”
“奕儿,你和你小舅父很像。从小就像,不管是样貌还是骨子里某些东西。姑娘其实一直都担心,哪一天你也会来给不告而别,离家出走。索性,你没有。虽然这先斩后奏不算好,但至少比你舅父要强许多倍。你母亲现只是身局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