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荐赵云将战长版(第1/2页)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蔡妩为自己好友离开而黯然伤神时候,已经兵至南阳,驻扎宛城曹操亦是感怀万千。这会儿他正站淯水河畔,看着缓缓流淌淯河水,面容静谧,一语不发。

    他军至南阳已经有两天。张绣待他还算恭敬,虽说不上跟张辽、徐晃他们一般亲近,但该有礼节该忠心,张绣还是做到了。甚至报告荆州襄阳刘表部动向时候,张绣和他部将比曹操自己嫡系人马还要责:曹操手下细作还没有消息反馈时,张绣已经告诉他,前几日刘表病危,已经病榻前召见刘备。两人屏退众人,不知究竟密议了些什么。只知道这之后,刘备就一直称病家。不理会荆州军政。不过,刘表二公子这阵子似乎他娘舅蔡瑁和一干荆州大族走甚是亲近,刘表病榻也是一番孝子模样。刘表现对这个小儿子相当满意。相对从他病倒就没跟他见过面大儿子,刘表似乎加倾向于……废长立幼。

    曹操那时听完这番回话,嘴角止不住地冷笑:“自他病倒就没他榻前孝?刘景升这是病糊涂了,不知道他身边净是些什么人了吧?孤听说传闻可是……他刘家大公子纯孝非常,自从得到父亲病危消息后,就千里奔波,跪求于门只求探父一面,却被后母胞弟所阻终不得见。”

    张绣听罢颇有感怀地点点头,叹了口气:“主公所言不虚。刘琦和刘琮这两位公子现如今确实是……哎……他们一个母家势大,有世族支撑,一个身处嫡长,名正言顺。看如今局势,刘景升恐怕已是日薄西山,时日无多,荆州此刻说不定已经内事不稳,外事难平。主公,可要趁此机会一鼓作气,攻克襄阳?”

    曹操摇了摇头。手敲着桌案沉吟片刻后,扫视着座下诸人说道:“对襄阳,现还不是用兵时候。张绣、于禁,着你二人带兵十万,出南阳,进野,陈兵刘表治下。记住,只做集合兵马,欲大举进攻状,不需与荆州部短兵相接。夏侯渊、徐晃、曹仁、各自率部,自西、北、东,三面,陈兵荆州,亦是只做攻势,无需进兵。曹昂、李典,尔等带所部人马安扎宛城。待荆州克定,你二人便负责迁民事宜。其余诸人各领本部人马拦道扎营,以为接应。令:程昱修书一封,遣人送于刘琮,陈说劝降示意即可。”

    曹操话音一落,被点诸人便立刻出列,接令而去。“哗啦啦”一片剑甲相撞之声,等到这一通声音静下,整个议事厅里竟然只留下了几个文士谋臣,能领兵打仗武将,全被曹操支出去了。

    曹操挑着眉,对着从进了宛城后就一直沉默不语眯缝眼睛装死人贾诩问:“文和觉得孤此计如何?”

    贾诩撑开小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隙,看了看曹操后低下头,声音不见起伏:“不费一兵一卒可得荆州刘琮归附。”

    曹操笑了笑,看着贾诩故意说道:“文和似乎并不看好孤此次出兵南下?”

    贾诩眉头都不动,依旧耸眉搭眼,半死不活状地回答:“主公英明。”

    我英明?你是说我出兵南下英明,还是说我看出来你反对出兵英明呀?你个老狐狸,净打哑谜,你压根儿就没说你是同意还是反对!

    曹操郁闷地扫了眼贾诩,然后把头扭向旁边肩膀耸动,正“嗤嗤”漏气一般偷笑出声某人。甭问了,敢这种场合下笑成这副德行除了郭嘉,不做第二人选了。

    曹操瞪了眼郭嘉,撑着桌子站起身,走到厅门口:“该干嘛干嘛,都散了吧。奉孝、公达你们两个留下。陪孤走走。”

    郭嘉和荀攸对视一眼,然后扫扫什么事也没有贾诩,暗叹一声,认命地走到曹操身后,担任起跟领导视察地陪工作。

    其实说是地陪,这俩人绝对没有贾诩对南阳了解深刻。想当年贾诩可是跟着张绣南阳差点把曹操全家给阴了。

    十几年前宛城一战,曹操至今想来都心有余悸。当然这也是他到了宛城,心里就有些膈应原因。

    严格说来,他手下两大谋士头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不见面交锋应该就是那场战争。他至今都不知道对于那场混战,郭嘉到底猜到了多少,他又是如何猜到。他只知道那是让他印象深,教训深一次战争:这里有投而复反,欲擒故纵,调虎离山,将计就计,四面埋伏,绝路逢生……等他九死一生,狼狈非常时,却接到宛城攻克消息。曹操那时只觉得这是一个老天爷给他开一个莫大玩笑,他这里丢了侄子,丢了女人,爱子和爱将差点儿丧命……这代价可当真是……惨重血腥。可等他真看着被绑缚前仍旧面色如常贾诩时,曹操就彻底明白宛城,或许真就是郭嘉上任为他谋士以来,为他曹氏谋划第一课:万军阵前,不可耽于美色。

    能使出这样手法人,当真是个诡秘难揣摩主儿。那时节曹操当真对这主儿动过杀心:他太可怕,识人谋人之术授于天乎?怎可对人心如此把握?若万一哪天他忠心不了。那他曹某人岂不是自己身边放了瓶危险毒药?可是后来回过头反思,曹操又心有惭愧……哎哟,是他活该有此一劫。难得有个人即忠心又了解他还不怕得罪他,而且出谋划策分外对他脾气。这样人该好好厚待。他怎么能动杀机呢?杀了他,就不是天丧曹氏,而是自己亡了自己路了!

    曹操打马前溜达脑海里涌上一通往事回忆。紧随他身后郭嘉跟荀攸暗瞧他表情,任凭曹操脸色变幻,两人就是不问他这般模样是为了啥。那种类似“主公,您老想什么?要是有啥事,说出来,让属下为您分忧。”话,这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任谁也不第一个开口,真是俩不贴心下属,连为主分忧都不会!

    曹操绷着脸,扬鞭策马出城而去,身后郭嘉荀彧也得认命地跟着出门,连带许褚典韦也带护卫跟上。等城外转悠一圈,曹操郁气减消,下了马,沿着淯水河畔且行且思。

    他身后诸人也跟着下马随行。走到一半时候,曹操忽然停下脚步,望着一个方向,阖上双眸,神色怔忡。谁也不知道此刻他望着昔日宛城之战旧址到底想起了什么,回忆了什么,怀念了什么。

    荀攸很厚道,看着正沉思曹操没去出声打扰。郭嘉顺着曹操视线望向滚滚而逝淯河水,摇摇头,轻轻地叹了口气。

    “奉孝因何而叹呀?”曹操此时恰巧回头,正好就看到郭嘉感慨上头。

    郭嘉眨了眨眼,看看曹操,又望望荀攸,以手握拳抵唇边,轻咳两声文绉绉地说道:“嘉叹:淯水埋忠骨,遗韵葬芳魂。”

    曹操表情一滞,微偏过头,不去与自己下属们对视。荀攸满脸无奈地对着郭嘉摇了摇头:这浪子,真是什么话都敢往外拎。你说你这会儿提当年宛城之战干嘛?不是纯粹给主公找不自吗?还有,你感慨个忠骨也就罢了,你感叹“芳魂”感叹个什么劲儿呀?谁知道张绣他婶子主公心里到底是个什么形象,万一是红颜祸水,你不是纯心戳主公肺管子吗?

    郭嘉挑挑眉,给荀攸比划个“不必担心”手势:张绣他婶子之前主公心里是什么地位什么形象,郭嘉不太清楚。他当年可没来宛城,邹氏跟曹操具体怎么香艳来着,郭嘉还真心思没上赶着问曹操打探去。他又不是傻子,领导私事,知道越多,越麻烦。况且宛城这一地方……对于那会儿许都军来说,实算不上是美好回忆——他们可是折了不少将士!

    只是这会儿郭嘉却由曹操刚才举动上敏锐地察觉到:邹氏那个美人儿他家主公心里绝对有一定地位。并且这个地位正因为某些事而变得有些微妙。至于这点微妙是不是因为来夫人事刺激?郭嘉表示他不知道……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良久之后,发呆发够了曹操才开口转入正题:“若刘琮前来归降,尔等以为,孤当如何待之?”

    郭嘉蹙起眉,没有吱声。

    荀攸看了看他,挺仗义地回答曹操问题:“攸以为:刘琮归降事可看战事急缓而定。若战事颇顺,时日尚久,主公可收编荆州水师,以为我用。若战事不顺,时间太短,则……诛杀荆州领军人物蔡瑁,重整编荆州水师。化荆州水师为许都水师方为上策。”

    曹操点点头,转看着兀自走神郭嘉问:“奉孝以为呢?”

    郭嘉回过神后眯缝着眼睛摇摇头:“嘉以为……刘琮水师归附以前,主公6上还有一场硬仗。”

    “哦?”曹操疑惑地挑起眉,捋着胡子不以为然,“6上?难道奉孝以为荆州水师会和孤以骑兵对阵?刘琮就是不投降,也断不会想出如此自绝后路作战方式。倒是……刘玄德……恐怕未必能如孤所愿,一道随荆州归降。”

    “嘉所言6战便是我部与玄德公所部之战。”郭嘉掸掸袖子,指着野方向“刘玄德必不会跟刘琮一道归降。不过荆州事情出来之前,主公还是有足够时间宛城休整调息。养精蓄锐。”

    曹操皱了皱眉,看看荀攸,又瞧瞧郭嘉,发现两人好像都对要他休整安顿有极大热情。荀攸不赞同来南方之前已经表示过了,郭嘉倒是没反对来荆州,而且他来荆州热情也算蛮高。可为什么到了荆州地界了,他又忽然回过头,让他按兵不动了。

    曹操自己按兵不动是要给刘表刘琮父子施加压力,赢得政治上先机。但郭嘉这会儿建议……曹操恨不得把郭嘉一句话掰成八瓣儿,碾碎了望着粉末琢磨:谋士什么都好,就是说话喜欢故弄玄虚!

    曹操等了会儿郭嘉,见郭嘉没有要详细解释念头,反而袖起手,摆了个“散心完毕,咱们回去吧”架势,看着他。

    曹操抽了抽眼角:“奉孝,你又算计什么?”

    郭嘉眼睛闪了闪,手一摊,满脸无辜:“嘉可是清白忠正好人。主公这话可是冤枉嘉了。”

    “呵?冤枉?你恐怕也冤枉不到哪里去。”

    郭嘉瞧了眼旁边看热闹荀攸,哀叹一声,肃整起脸色:“主公稍安勿躁,且宛城安待时日。过不了多久,嘉保证荆州会有让主公心神大悦好消息传来。”

    曹操眸光一闪,像是顿悟什么一样,沉默下声。也不再郁闷地沿着河畔溜达了,直接招呼人上马去往城里走。

    之后好几天,宛城都是相当太平。曹操从善如流南阳休养生息,并且已经着人去安排南民北迁事情:曹昂跟他透露过一些关于迁民治政事。曹操当时就觉得提出这事蔡威实是个不可多得奇才。中原多年混战,十室九空。人口缺损极大,劳力不足,兵员不足,人口问题就要成江山社稷发展之瓶颈。加上为了北塞治理还有多族融合等等,统统都得是有人才能办成。可这人从哪里出?又是犯难事!一个小毛娃娃长成半大青年怎么说也要十几年,这十几年北方总不能老是半荒不荒。

    所以,曹大人决定:迁民!从南往北走!哪里人多从哪里匀开一些。政策上给优惠,经济上给支持,南边无田无地没关系。只要肯搬家,等到了北边,这些全都再到手,不光到手这个,头三年免租免赋,只要你肯踏踏实实垦荒屯田,好日子就前头等着你呢。

    这事说起来是容易,可办起来却远远没那么简单。中国人讲究安土重迁,讲究乡土情结,对于世世代代居住地方总有浓厚到骨子里乡情,非到万不得已是一定不肯离开。曹操迁民令一发布,南阳地界立刻引起一阵轰动。老百姓想法很简单:我们正南阳待好好,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北边去?你说是给土地给房子,榜文写比唱都好听,那万一我们离开了,等到了地方却啥好处也没捞到,我们找谁喊冤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