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兴庆宫中、沉香亭畔(第1/1页)回唐
三月中旬的长安,天气已经变的很是暖和了,人们除去厚厚的冬装,换上了丰美华丽,奇异纷繁的各色服饰,往来穿梭于长安城中,令人目不暇接。
长安城内外被巨大的欢喜所包围,这时候正是牡丹花开的季节,长安城中车马若狂,人头攒动,人们头插牡丹花,在京城大路上游行,长安的西明寺、慈恩寺等牡丹观赏胜地,此时拥挤异常,人们熙来攘往,争赏国色天香。
“二郎,去到宫中要多加注意,毕竟是皇宫,规矩多,不像在自己家中。虽然有长公主照拂,但是还是要注重礼仪,且莫鲁莽行事。……”
李瑞在旁边叨唠着,看上去略微有些紧张。
早晨起来,李瑞就来到李清居住的小院跟李清商讨入宫的事情。就在前两日,长公主府来人,说是今天圣上要召见李清,并且还派来了一个负责宫中礼仪的宫女过来跟李清说了入宫需要遵守的事宜。
对于李清被李隆基召见一事,李瑞及妻子刘氏和家中众多丫鬟、仆人都感到颇为荣幸。虽然李瑞知道因为长公主的关系被圣上召见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但是毕竟这也算是李家这些年中最为值得说道的话题了。在长安这些年,李瑞并没有结交什么权贵,生意做的也是四平八稳、不温不火的样子,今日李清能够得见天颜,对于李瑞来说,以后生意场上也是可以借势的存在。
对于李清今日入宫,李瑞倒是显得比李清紧张多了。
“大兄放心,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更何况之前又不是没有见到过皇帝。”
李清笑着说道。对于李瑞的紧张李清是理解的,但是还是有些哭笑不得。其实自己这次入宫也算是在预料之中,毕竟之前玉真公主已经提过此事,李清心中倒是一点都不紧张的,更多的不过是一份好奇罢了。
“还说不是小孩子,这刚来长安没有多长时间,都发生多少事了。”李瑞责怪道,不过脸上并没有什么责怪的神情,
“上次被圣上召见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小时候什么都不懂,有什么礼节不到之处,看在长公主的面子上圣上不会见怪,这时候那里还能跟小时候比。切记一切按照长公主的吩咐行事。”
李瑞接着说道。
“是,知道了。”李清无奈地说道,在李瑞这位兄长面前,自己始终还是以前的孩童。
“这几日,长安城中牡丹花开,大兄何不跟大嫂出去赏赏牡丹散散心。”
李清随后说道。
自从出了刺杀之事,李家上下惶恐不安,杨二被抓之后,家里面才稍微有些平缓的气氛。现在正好赶上牡丹花节,出去游玩一下缓缓之前紧张的心情也好。
“这两天你大嫂正想去西明寺上香,顺便看看那里的牡丹,以前每年都会去的,到时候二郎一起去好了。”
李瑞道。
“我还是不去了,大兄和大嫂还有家中的孩子们一起吧,我让昆仑跟着保护你们。这几天我估计会去长公主那里。”
李清说道。正值牡丹花节,作为长公主义子的李清少不得要出席一下该有的宴会,虽然李清表示了拒绝,但是在玉真公主看来,这些长安上流权贵之间的宴请还是去参加一下,至少也可以表示一下自己的身份。
“也好。你只管去就是了,家中的事情你不用担心。”
李瑞说道。
这时候张忍进来,笑着说道:
“郎君,府上的马车已经在门外候着了,我们还要去长公主府上一趟,到时候一起入宫。”
李清点点头,这时候一切已经收拾妥当,李清并张忍还有几位侍卫一起出了门,前往长公主府。
大街之上,人群汹涌,往来不绝,男男女女很多都佩戴了牡丹花,这倒是让李清看着有些不太适应了,毕竟一个男人在大街上头插牡丹花,怎么看都有些别扭,然而这时候的人们确是依此为美的。
这时候的长安,万方来朝。除了各种外国人,来自大唐各地的学子读书人、商人、艺人等等也都蜂拥而入进长安。牡丹花开,全城若狂,除了每年一次的牡丹花评比之外,另外的一个更为引人注目的比赛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就是长安风月场中的“花魁”赛。
在整个长安,西明寺等地的牡丹胜地除外,最为红火的就是东、西两市和平康里这个风月场所。
李清出了永安坊,坐马车往兴庆宫而去。
兴庆宫位于长安东北,原是兴庆坊,是李隆基旧宅。李隆基登基之后,改为兴庆宫,后数次扩建,成为李隆基听政之所,号称“南内”。
兴庆宫大约占据两坊之地,里面殿堂楼阁、廊亭台榭多不胜数。内有一个巨大的湖泊,即“龙池”,边上有沉香亭、百花园。园内遍植牡丹等名贵花卉,这时候正是观赏牡丹的最好时节,李隆基这些天便是居住在这里,宫城倒是很少回去了。
马车先去了长乐坊玉真公主的别馆。到长乐坊的时候天还早,玉真公主正在旁边的殿堂之中修行,李清没有打扰。待片刻之后,玉真公主过来,看到李清,笑着说道:
“清儿过来的还早,等到中午的时候我们再去兴庆宫,三兄那时候应该在园中休息。这次过去算是平常召见,没有外臣在,清儿到时候不用担心。”
“是。”
李清答道。看着玉真公主穿着平常的道袍,李清笑着说道:
“我有段时间没有穿道袍了。也不知道山上的众位师兄们现在可好。”
“应该一切都好。虽然这段时间因为佛门之中有人还是蠢蠢欲动,但是玄静宗师还是能够应付得来。过些天玄静宗师会来长安,三兄已经下旨召见他。到时候清儿就可以见到他们了。”
玉真公主说道。
随后玉真公主去了后殿,换过一套浅色深衣出来,装饰并不繁复,过来跟李清讲着宫中的事情。
兴庆宫,沉香亭。
这时候的龙池上面飘荡着几艘游船,有丝弦管乐之声从船上传来,细听去,歌词依稀是: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歌声婉转,声色侬软。
岸上沉香亭中端坐的一位五十岁许的男子正欣赏着这晴朗天气中的美景,眼前是盛开的牡丹,远处湖波微荡,清风徐来,沁人心脾。歌声传过来,这位男子对旁边坐着的一位女子轻声说道:
“娘子,朕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当日好像就是这首诗助娘子夺了那年的洛阳‘花魁’。十年过去了,这首诗每到此时在长安城中都传唱不衰。现在想想,‘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又何尝不是在说娘子呢。十年已过,朕也终于如尝已愿,让娘子陪伴在朕的身边。”
“三郎又笑话奴家了。我如何能跟这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比。”
说话的正是被李隆基盛宠的杨玉环,这时候的杨玉环还没有被李隆基封为贵妃,但是两人之间的事情已经是长安城人人皆知。这些天牡丹花盛开,杨玉环被李隆基接进宫来,每日赏花游园不止。
“如何不能比?朕听宫女们说,前两日娘子路过交泰殿时,有花朵见到娘子容貌,羞涩不已。哈哈,古时有沉鱼之西施,落雁之昭君,闭月之貂蝉,今有娘子羞花。娘子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牡丹如何能跟娘子相媲美。”
李隆基哈哈笑道。
坐在旁边的杨玉环起身施礼,庄重地说道:
“奴家谢过圣上吉言。西施、昭君、貂蝉虽有绝世容貌,但不能常伴喜爱之人左右。奴愿舍去这如花之容,只求能伴三郎一生一世。”
李隆基心中微震,笑容收敛,接着说道:
“朕定不负娘子。”
说着牵过杨玉环的双手,让其坐在自己身旁,搂过杨玉环的香肩,李隆基眼神温柔,神情肃穆。两人对望无言。
过了片刻,李隆基才笑着说道:
“说起来刚才所唱的这首诗,娘子可还记得是谁所作?”
“奴家哪里会忘?这可是奴家以前辛辛苦苦争来的‘花魁’。也多亏了作诗的那位小孩子。”
“哈哈,这时候作诗之人可不再是小孩子了。”
李隆基笑着说道。
“现在想想那孩童应该已经长大了。这些年没有见到过他,也不知道当年的神童现在如何了?”
杨玉环有些遗憾着说道。
“娘子可想见他?”
“三郎知道他的下落么?奴家倒是想着看能不能帮上他呢。当年可是帮了我一回。”
“朕已经传过旨意,要召见他,等下就会过来这里,到时候娘子就可以见到了。”
李隆基说着,随即像是想起什么来,扭头问杨玉环道:
“之前杨家是否有人找你哭诉过?”
杨玉环抬头看着李隆基,想了想,说道:
“不曾有人向奴家哭诉。不过前几日好像二姐在我面前提到过一件事情,说家中的侄子在长安城中被人欺负,不过奴家并没有理会。这几年,奴家深得圣恩,家中子侄仰仗圣上对奴家的恩宠,不去欺负别人就已经很好了,又有谁会去欺负了他们。”
杨玉环随即又意识到什么,忙道:
“若是家中人有违反唐律之事,请圣上一定严厉惩处。”
“哈哈,朕不过是随口问问。没有这种事。再说了,小儿们年幼,胡闹些也无妨,朕的子孙辈中也有不少让朕操心之人。又如何能管束过来。”
李隆基哈哈笑道。
沉香亭上,两人在赏花听唱,悠然自得。
阳光照过去,数人正沿着龙池岸边缓缓走了过来。
? ?今天的跟大纲有些出入,所有写的比较慢些。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