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宫中对(一)(第1/1页)回唐

    “我观这报纸之上,刊印的不过是些诗词和长安城风月场间的事情,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那李清新就侯爵,不过跟其他世家子弟一样开始想些风流新奇之事,附庸风雅罢了。”

    旁边站在的一位三十余岁的男子嗤笑着说道。

    “不要小看这李清,小小年纪心思沉稳、城府极深。前些日,不动声色之间就把岐王给扳倒,事前没有一点风闻,这事情过后才知道他竟然准备良久。此子行事雷厉风行,不留一丝余地,要不然岐王也不至于现在被囚府内、武国候等人身首异处。说不定这一份小小的报纸中间也有着什么阴谋。”

    坐在李林甫身旁的一位五十余岁的老者一边摇头一边说道。

    “本相这几日也一直在看这份报纸,并没有发现什么,要说那李清刻意为之,也就是最后面这个有关道门的神话故事了。近日佛、道两门争端渐起,这李清未必没有替道门出力、摇旗呐喊的心思。难不成想用这份报纸挑起道、佛两门的争端不成?”

    也难怪相府之中诸人猜测,李清此前行事确实让人捉摸不透,这个新来长安的长公主义子转眼之间就把岐王和武国候给扳倒,并且自己得势被封了侯爵。虽然算是借助自己遇刺和龙袍的事件,出手的是东宫太子一派,然而李清算是后面最重要的推手。

    这期间,不管是李清利用太子,还是太子利用李清,亦或是两人联手,但总之,李清这个新任的侯爵确实让寿王等人和李林甫及朝中百官颇为警惕了。

    按道理说,李清这个新被加封的侯爵应该趁着这股势头在长安城混的风生水起,颇应乘势而为。可谁能想到,这位意气风发的侯爷却跟着一帮道士整理什么道家经书典籍去了,在长安城的权力圈内隐去了自己的踪影。

    又有谁会想到数月时间,这沉寂的李清竟然弄出一个什么从未听闻的报纸出来,虽然在这期的《长安时报》首版的创刊词中李清详细地解读了报纸是什么,然而,这些话语在李林甫这些久经官场风云的人眼中哪里会轻易相信。

    “我看这报纸不过是李清这位年轻侯爵的游戏罢了,也有可能想着通过这种报纸让更多的人知道道门的教义和宗旨,为道门做些宣扬。听说这几日这《长安时报》售出近万份,看来也是有些用处的。”

    刚走进来的李林甫之子李屿还没有坐定,就笑着说道。

    几日之间,报纸销量近万,长安城人争相传看,人们对此议论纷纷,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这些都是报纸的出现带来的反应,李林甫和李屿等人自然很快就看出来报纸的影响,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推测。

    正厅之中在场的几位,除了李林甫和李屿,坐着的五十余岁的老者是李林甫多年的老友,姓纪,名严,还有一个名字叫法严。法严其实是佛门俗家弟子的法号,这位纪严信奉佛教,虽然没有剃度出家,但是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算是长安城中不多的佛门大德,李林甫崇佛,这些年跟纪严交往甚密。

    站立的三十余岁的男子是相府的供奉李承恩,来自江南道,颇有文采,开元年间入京科举,中得三甲进士,不过并没有为官,却是进了相府为李林甫所用,这人擅长的并不是诗词文章,而是做事以及管理他人做事,所以颇得李林甫看中。

    这两人与李屿相熟,李屿进来,几人相互见礼之后,纪严笑着说道:

    “李少卿说的也对,不过他能用报纸给道门做宣扬,以后未尝不能给其他事情做宣扬。”

    “这报纸能做什么,上面不过记载些长安诗会、歌舞场间的事情,难不成还想着通过报纸议论朝政不成?”

    李屿笑着说道,随即意识到自己所说的话,笑容敛去,

    “不错,这报纸既然能刊登这些东西,自然能够刊登议论朝政的文章,若是借此抨击朝政,难免不会左右人们的言行。”

    李林甫在旁边点头,有些严肃地说道:

    “若是这报纸以后成了气候,就变成了李清手中的一个利器,之后抨击朝臣、朝政自然会在百姓之中造成大的影响。说不得一夕之间就能把中书、侍郎等百官扳倒。”

    李林甫又拿起边上的报纸,看了片刻,随即双手攥紧,手中的报纸拧成一团,随即抬头说道:

    “不成,我要入宫面圣。”

    相府之中,诸人在谈论着这些事情,而早些时候,位于长安城北的大明宫承香殿中,刚从温泉宫回来的李隆基坐在暖炉旁,对侍立在一旁的高力士说道:

    “力士最近可有什么新奇的故事说与朕听听。”

    高力士躬身笑着说道:

    “这可巧了,老奴最近看了一个才子佳人的故事,正要给大家解解闷。”

    “哦,快给朕讲来。”

    高力士应声上前,轻声徐徐而谈。

    过了片刻,听完高力士讲说的故事,李隆基右手轻轻敲着身旁暖榻的榻沿,缓缓说道:

    “那崔莺莺身世命运倒也坎坷,如此坚定刚强之女子朕颇为赞赏,不过那张生的行径却是令人不齿。”

    高力士讲解的是《崔莺莺传》,李清把元稹的《崔莺莺传》做了改编,重点放在了崔莺莺的身上,而把张生当成了批判的对象。

    “只是个故事,大家何必为那张生动气。”

    高力士在旁边宽慰道。

    李隆基语气有些轻,随即摆手道:

    “那张生有何能耐让朕动怒,不过是可怜崔莺莺这一奇女子罢了。不过这故事,力士是从哪里得知的?”

    高力士笑了下,轻笑着说道:

    “大家这些日移居温泉宫,长安城中倒是出现了一个新奇的什物,叫做报纸,老奴是从那上面看到的。”

    “哦,报纸是什么东西,朕还是第一次听到。”

    “老奴也是第一次见,这几日长安城中报纸流传甚广,人们都争相传阅呢。”

    “哦,给朕那一份来,让朕也看看。”

    高力士躬身出了殿门,不一会儿手中拿着一起《长安时报》进来,恭敬地递到李隆基手中。

    李隆基随即翻阅了一下手中的报纸,看过之后,笑着说道:

    “跟朝廷的邸报有些类似,不过只是记载些风流雅趣罢了,朕还以为是什么高雅之物。不过这后面刊载的故事朕倒是愿意看看,哈哈。”

    “这报纸是谁人创办?”

    李隆基接着问道。

    “是长公主义子李清。”高力士答道。

    “哈哈,这孩子,朕说怎么这些天没有见到他,原来是鼓捣这报纸去了。朕倒是想问问他怎么想起要办这种东西,尽做些风流玩乐之事,小小年纪也不学着上进。”

    李隆基哈哈笑道。

    正说着,殿外一个小太监疾步走了进来,高力士看到,笑着对李隆基说道:

    “想必是长公主和那李清来了,大家正好可以问问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