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结局(终)(第3/4页)公主很忙

们都退下以后,上前说道:“微臣才得了夜河郡那边的消息,听说……,东羌皇贵妃已经怀孕了。”

    “什么?”端木雍容目光一沉,抬头道:“你再说一遍。”

    “东羌皇贵妃怀孕了。”

    端木雍容的心口“砰”的一下,像是被巨石居中,忍了忍,艰涩问道:“那你可知道,她……,怀孕几个月了吗?”

    这有区别吗?聂凤翔恨铁不成钢,继而一顿,明白了皇帝在意什么,是纠结那孩子什么时候怀上的吧?如果是在皇帝和沁水公主见面之后,那么说明,沁水公主和宇文极又欢好了。

    心思一动,言辞便含糊不清,“不是太清楚,听说刚刚显怀的样子。”

    端木雍容的眸光迅速收敛。

    自己从前是娶过妻子的,直到女人刚刚显怀,应该是三、四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自己离开她以后,在她和宇文极夜河郡相会以后,他们又……,心口顿时剧烈疼痛起来,果然一切心意都落空了。

    哪怕自己为她断了一指,她也丝毫没有将自己放在心上。

    她的心里只有宇文极。

    端木雍容心里苦涩无比,寒凉无比,从前对于慕容沅的一腔热血,也随之渐渐冷了下去,凉了下去,变做一片黯淡无光。

    良久,他终于开了口,“下旨,立后!”

    宇文极一直忙着和端木嫡支周旋,抽不出身来。

    慕容沅独自在夜河郡静静养胎。

    日子就这样夏转到秋,秋临近冬,在初冬第一场雪来的时候,大秦那边传了一个消息,端木雍容册立新后了。皇后是大秦国内的名门望族之女,今年十六岁,姓冯,至于更多的,张嬷嬷她们便不说了。

    慕容沅既不方便去打听,也不想打听。

    心头虽然闪过一瞬的失落,但更多的还是安心和祝福,各自有各自的人生,都好好过日子,挺好的,自己也就安心了。

    接下来的日子,因为夜河郡地处偏远边疆,远离了帝都的那些纷争和喧嚣,勾心斗角,杀戮血光,显得十分安宁平静。

    临近年关,宇文极没有过来。

    开了春,宇文极还是在京城各种忙碌。

    在东羌,端木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羌国开国,历经好几代皇帝,不是那么容易完全吃掉的,一点一点的各种吞噬谋划,都需要时间。即便因为太后参与谋逆的事,受损不少,但还是没能完全动摇端木嫡支根基。

    不得已,只好让贵妃端木明珠“诅咒”皇帝。

    宇文极“病”了。

    这一次,又是一番血雨腥风的景象。

    鸩酒赐到端木明珠面前的时候,她不肯喝,执意要见皇帝最后一面,但是宇文极根本不予理会,勒令强行喂她喝下去。端木明珠被太监们捉住了,要灌鸩酒,不由放声大哭道:“阿兰若,我一片真心待你,只因我姓端木,你就要置我于死地吗?那个燕国的女人有什么好的,她的心里有别人……”

    话没说完,就被旁边的太监捏住了嘴巴,赶紧一杯鸩酒灌下去。

    乖乖,这话要是传出去了,大家没命!屋里的宫人互相交换神色,有人做了噤声和抹脖子的手势,大家都是连连点头,心知肚明的要把这事儿给烂肚子里面。否则皇帝不会轻饶了,皇贵妃回来以后,一样不会轻饶了听到的人。

    只听“扑通”一声,端木明珠不甘心的倒在了地上。

    历代宫闱斗争都是残酷血腥无比,一方势力胜利的背后,就代表着另外一方的势力惨败涂地。像端木明珠这种家族的牺牲品,不过是联姻的棋子,覆巢之下无完卵,端木嫡支已经树倒猢狲散,谁也顾不得她了。

    而宇文极在大获全胜之际,端木嫡支腾出许多官位,急需安排一批自己的心腹,忙的不可开交,就连夜河郡那边都有点顾不上,更别说端木明珠,听得小太监来报她的死讯之时,只淡淡道了一句,“知道了。”

    半个月后,宇文极才终于腾出空来。

    “大秦皇帝终于立后了。”他看着奏折,轻声道。

    端木雍容娶妻,自己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但愿她……,也跟着了结了吧。这兜兜转转的三人纠葛,早该结束了。

    “阿沅,等我。”宇文极在心内轻声道:“我很快就会去接你们的。”

    三月里,春暖花开的时节。

    光阴一晃,慕容沅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转眼到了临盆的时候,或许是出于对生产的担心,竟然有些想念起宇文极。不知道帝都那边整顿的如何,他怎么还不来?万一自己这胎有什么危险,岂不是再也见不到了?

    张嬷嬷瞅着主子淡淡忧伤的神色,猜着了一些,心道,这是好事啊,皇贵妃这别扭的心劲儿,总算是拧转了几分了。要是这一胎再生下个小皇子,回头皇上一接人,一家子在一起和和美美的,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万事大吉。

    眼下要是皇帝能赶来就好了。

    张嬷嬷不过是随便想想,她没料到,宇文极居然真的赶过来了!千里迢迢,在百忙之中赶来夜河,只为陪心上人生产,看她和孩子一起平平安安的。

    慕容沅很是意外,更多的是感动和欣喜,她轻声道:“你来了。”伸手摸着那个明黄色的颀长身影,方才感觉真实一点儿,“真的是你。”

    宇文极看着她笑,“说什么傻话?不是我,还能是谁?”

    慕容沅挺着一个大肚子,从正面,两个人不好抱,微微侧了一□子,搂着他的腰身,感受那熟悉的味道。她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低声道:“实话跟你说,我心里其实是有点怕的。你知道,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上走一圈儿,我担心……,有个好歹就见不到你了。”

    宇文极先是听得心里暖暖的,听到后头,赶忙打断她道:“你要胡说,怎么会见不到我呢?这不是见了。”又安慰她,“你放心,有我在你身边陪着,一准儿平安。”

    慕容沅摸着自己的大肚子,微笑道:“嗯,平平安安。”

    到了产期,慕容沅很快发动阵痛了。

    产房里面忙碌了一个多时辰,进进出出的,就在宇文极等得心急如焚的时候,忽地听见“哇”的一声啼哭,清脆响亮,不由欢喜的站了起来,“生了!”他急着要进去看望妻儿,被宫人们拦住,“皇上等等,产房血污不吉利。”

    一个产婆飞快跑了出来,满面喜色,“恭喜皇上,皇贵妃娘娘生了一个小皇子,母子平安。”又道:“因为娘娘自己懂得一些医术,省了不少劲儿呢。”

    宇文极顾不得听她后面的话,急匆匆进去。

    “阿兰若……”慕容沅声音软软的,额头上面一片汗津津的潮湿,脸色微白,身边躺着一个粉红肉团儿,画面十分温馨。她爱怜的抚摸着儿子,轻声道:“你瞧,是个精神头十足的小家伙呢。”

    宇文极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这是……,自己和她的孩子,是彼此共同孕育的爱情结晶。

    从此以后,彼此不仅仅是夫妻,还有一个小家伙作为共同纽带链接,三个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组成温暖的一家子。

    三月春暖花开,宇文极头一次觉得人生是这样圆满。

    慕容沅给儿子取名叫做无忧,希望平安幸福,一生无忧。她裹着被子躺在床上,严格执行月子里不洗头、不洗澡的风俗,连孩子也没有抱,只放在身边看看,“小家伙,才的一丁点儿呢。”

    宇文极笑道:“不小了,才几天呢。”

    慕容沅看了看,遗憾道:“似乎不太像我。”

    张嬷嬷含笑宽慰她,“是像皇上一些,像皇上才是最难得的福气呢。”怕她失落,又仔细瞧瞧,“不过大皇子眉眼一片儿,挺像娘娘的。”

    宇文极也道:“是呢,眉眼的确很像阿沅。”

    “有点吧。”慕容沅有点小小的遗憾,但是比起儿子像谁,还是自己和他的平安要紧,在古代能够顺利生下宝宝,母子平安,就已经是大大的喜事了。

    现在的自己,因而眼前这个粉嘟嘟的小家伙,内心一片安宁。

    特别是他睁开眼睛,那黑宝石一样的眼珠滴溜溜的转,水洗似的,照出世间一切尘埃杂质,叫自己的心都跟着明亮起来。

    无忧,无忧,愿你一生平安无忧。

    慕容沅早就出了月子,可以随便在私下里走动,无忧也有三个月了,会抬头,喜欢被人竖立抱着,开心的时候会“呵呵”的笑,时常逗得大家欢声笑语不断。

    在夜河郡的这所临时小皇宫里,宇文无忧,是一枚小小的开心果。

    可惜宇文极不能逗留太久,帝都局势还没有安定,端木嫡支虽然跟着太后倒了,但还有旁支族人。而最棘手的,而是宇文和端木家祖先的那些破约定,必须立端木姓氏的女子为后,这是慕容沅登上后位的阻碍。

    宇文极作为后辈皇帝,想要彻底推翻祖制,并不容易。

    因为百事缠身,尽管心里万分舍不得娇妻幼儿,也只得离开夜河郡,急匆匆的赶回了帝都。这个时候,宇文极已经出了孝期。他一会去,立后的事宜便提上议程,朝中的老臣都坚持要立端木家的女子为后,毕竟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宇文极不好直接拒绝,只能以各种方法暂时拖延时间,另外谋求办法。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三月、四月、五月,甚至开始有些热了。

    宇文无忧差不多快三个多月,能立起来头,喜欢被人竖着抱并且来回走动,不满意了就娇气的大哭,时常惹得慕容沅大笑不已。

    张嬷嬷笑道:“大皇子真是嗓门儿洪亮。”

    宇文无忧眨巴着乌黑的大眼睛,什么都不懂。

    慕容沅在他脸上亲了亲,粉嫩嫩的,“小呆瓜,从小脾气就不小,和你父皇小时候差不多。”想起宇文极小时候的坏脾气,回忆起那些儿时记忆,不由微微一笑,现如今自己和他连孩子都有了。

    “娘娘。”刘瑾升在外面恭候请示,声音颇为着急,“燕国来人,有要事回禀。”

    “燕国来人?”慕容沅有些意外,将儿子递交给乳母抱着,吩咐道:“让人去偏殿等着,我就来。”偏生无忧不舍得母亲离去,小小手抓住她不放,只得哄道:“好乖乖,母妃一会儿就回来。”

    宇文无忧被扯开了,十分不满。

    张嬷嬷和乳母都是笑,“到底是天生母子骨肉,心连心,一刻都舍不得分开。”

    “好好看着他。”慕容沅也笑了,哄了儿子几句,到了偏厅见到燕国来使,打量着他的神色,担心问道:“出什么事了?”

    来使回道:“皇上神智不清,已然无法处理朝堂大事,因而退位让贤,传位于已经成年的昌平王,册为新帝。”

    燕国昌平王,是已经靖国的靖惠太子之长子,母姬月华,今年刚好十六岁。

    按理说,赵煜自己膝下有儿子,虽然年幼,也轮不到靖惠太子的儿子来继位,这里面自然是有关窍的。姬暮年回国以后,和姬家、靖惠太子旧党,多年努力就为今天这一刻,等着赵煜疯了,等着昌平王继承大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