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讨伐安南(第1/1页)独断大明
这场‘大谈判’并没有旷日持久,明朝有着极其良好的信用记录,并且是周边国家崇拜的对象,现在明朝要‘保护与帮助’他们,自然是万分乐意。
当然,不乐意的科尔沁等根本没有抵抗的实力!
第二日,天大明,在朱栩的书房内,平王,唐王,熊文灿向朱栩汇报着情况。
平王看着朱栩,挪动了下胖身体,道:“皇上,科尔沁基本没问题,察哈尔跟您预料的一样,很排斥,倒是那个倭国……”
朱栩神色微动,道:“倭国怎么了?”
平王神色似有些疑惑,道:“倭国的使者跟臣说,希望明年能进京上贡,并且愿意加入我朝的一系列计划,不管是联合海军,还是商贸,甚至是体制改革,都愿意商讨……”
朱栩眯起了眼,拿起边上的茶杯思索起来。
倭国也就是日.本,一直都是比较特殊的国家,岛国情绪很重,狭隘自卑又自大,他们的心态是复杂难明。
倭国表示愿意加入大明的计划,应该是看到了大明的强大,至于说‘体制改革’,只怕对倭国现在当家的德川将军来说——正打尽,杀的杀,关的关,流放的流放,这个案子,当时震动天下,全靠他的‘一意孤行’撑过来的。
东林党在这个时候的绝大部分人心里都是‘国之贤士’,尽管朱栩这几年,尤其是这一趟,强行对东林党进行定案,可还是改变不了人们,尤其是士绅,官场之人的看法,想法。
张问达也是东林元老,他想重审,哪怕是翻案朱栩都不难理解,只是毕自严点头,就值得他思索了。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神色,心里挣扎一番,还是谏言道:“皇上,以张尚书来重新厘定案情,将有助于‘新政’。”
朱栩明白曹化淳的意思,点头又摇头,道:“毕师的想法肯定不是这么简单,只怕,还有其他意思。”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