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抄家后我们平分(第2/2页)军阀治世

东的地多得能把人撑死。

    这1500万亩农场将施行股份制,归军部所有。

    今后赏赐士兵,一两银子换一亩土地的股份,农场盈利后,将按照股份进行分红。

    目前农产模式已经发展得较有心得,专业的管理人才也已经培训出了许多,直接把人调到辽东去管理这片大农场。

    用专业化的管理,以及廉价的劳动力,每年的盈利是很可观的。

    每个士兵的股份可以持有到去世,当士兵去世后,他所拥有的股份则军部收回,用于奖励其他的士兵和将领,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循环。

    这简直是天才一般的想法,赵岩洋洋自得的想。

    ……两天后,赵岩的成亲之曰。

    赵家堡云集上万宾客,上午人们开始送贺礼,很多人的贺礼早就送完了,选择这时候送的,一个个都是大方的豪客。

    周围围着许多人,每一个豪客拿出贺礼后,负责登记的桌案旁边有一小厮高声宣读贺礼数目。

    “龙游县大商杨宏德,贺礼为‘长江万里图’一张,黄金一千两。”

    《长江万里图》是一幅长超过11公尺的手卷,画卷的前半段,以接近平视的角度近景特写岩块、林木,以及江行的舟船,表现长江三峡险峻和波涛汹涌的景观;后半段则是以俯视和远观的角度描绘江面上的活动,以及沿途所见秀丽的景色。从逼近观者的景物,转换到辽阔空旷的视野,这种构图的方式具有戏剧姓的效果。

    这是宋代夏圭所作,上面有元代收藏家柯九思的提字,乃是长江万里图中的精品。

    和副长江万里图一展开,顿时引来了周围宾客的一阵惊呼。

    “山东大商郑世链,贺礼为百年山参一对,精品南珠十八颗,黄金一万两。”

    郑世链的贺礼,更是令人惊呼不已。

    那百年山参保存得十分完好,根须丝毫无损,起码有两百年以上,可谓是精品中的精品。

    而那十八颗珍珠,更是最高档次,大明素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说,这十八颗珍珠更是南珠中的精品,一个个细腻器重,玉润浑圆。

    更让人侧目则是那一万两黄金。

    一场婚礼肯花这么多钱,如何不让人侧目。郑世链笑呵呵的送完贺礼,山东商人一个个就接着上了。

    山东商人可谓力压群雄,一个个都出手丰厚。

    赵岩在山东可让他们赚了不少钱,这点银子算什么?

    就在这时,突然一声皇上嫁到,让全场都跪了下去。

    只见崇祯点了点头,道了声平身后,便让身边的太监拿出贺礼。

    那是一尊精美的玉象,这尊玉象高十厘米左右,雕刻得栩栩如生,一看就是皇家收藏的珍品。

    皇家珍品,这价值可就得好好估算一番了。

    赵全两眼放光,让人把玉象收起。

    崇祯虽然对赵岩有气,但身为皇帝,过来参加婚礼,自然是要拿出点匹配身份的东西,免得被人笑话。

    崇祯送完贺礼,就坐到了一旁的上座上,赵岩这时也出来陪同,君臣之间挨坐着,崇祯就是不说话,在那磕着瓜子。

    气氛有点压抑,赵岩于是开口说道:“皇上,您难得出一次京城,不如待臣成亲后,带您在山东游玩游玩。”

    “朕正有此意。”崇祯点头道,若是他人对他说这话,还以为要拘禁他,不过赵岩的品行却是不容怀疑的。

    这人想做什么,都是直截了当的做。

    “咳咳,今年朝廷军费,你打算怎么办?”崇祯突然问道。

    “这个……陛下想要多少?”赵岩愕然了半响,然后问道。

    “一千五百万两。”崇祯直截了当的说道。

    赵岩心里不由算了起来,去年朝廷收了两千六百万两的银子上来,崇祯一开口就是一大半。

    “陛下,现在建虏与流贼基本平定,军费支出是否太过巨大了些……”赵岩委婉的说道,直接拒绝还是不太好,人家是皇帝,起码考虑一下人家的面子,把他打下台已经很不给面子了。

    “难道朕不要防范蒙古入侵吗?难道朕不要发军饷吗?难道朕不要防范流贼吗?”崇祯越说越激动,声音徒然拉高了几分,周围的宾客不由纷纷看了过来。

    赵岩眉头一皱,直接把那些人的目光给瞪了回去,周围的宾客们连忙把目光移开,赵岩这才对崇祯说道:“陛下,以我大明目前各路官军军饷开支,只需800万两便以足够,1500万两却是太高了些,若是陛下要军费,臣倒有个主意。”

    “什么主意?”崇祯脸色好看了许多,最起码有800万两,比预计的高出了许多许多。

    “臣打下沈阳后,在沈阳发现了一个账簿,上面是全是晋商通敌的证据。那些晋商个个身家数百万两,个别甚至有八九百万两。不若将这些晋商悉数查抄,所得银钱我们与内阁三家平分。”赵岩好像做生意一般,‘无耻至极’的和崇祯商量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