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6 章(第2/2页)天下王者

比剑的落败的消息,张士诚就心感不妙,又从京都密探得知,鞑子朝廷当真派遣脱脱挥军百余万,集合各种先前的武器,前往高迪赶来,大有一举将其剿灭,得知这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他苦苦思索对敌良策,无奈一番思索,却毫无头绪,此时的他,急需要一个人,来替其出谋划策,度过眼前的危急。

    马车一路狂奔。沿着青石路,往苏州城西阊门外十里枫桥西南不远处的寒山寺的方向奔了去。

    “大哥,寒山寺到了。”车门外顺风飘进了张士信的语音。张士诚微微一呆,方觉马车已听候多时了,张士诚起身弯腰,拉开车帘布一低头钻了出来,已在门外候着的诚王府府邸的侍卫急忙上前搀扶,张士诚抬头一看,已经到了寒山寺的门外,夜风习习,姑苏城外寒山寺……。

    幽静的河道与略显古老的房屋,小桥、阁楼、花木只见彼此,宛如一幅长卷画。偶然一枝柳树斜斜地倚到河面上,颇有拂波之意。河道窄处两岸似乎援手可握,宽处可容一船周转裕如,也不过隔水可呼。

    张士诚望了望一言不发,朝寒山寺走了出去,尚未进门便听得一阵夜读的声响传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读书声极大,虽说是寒山寺外涓涓的流水声,依旧没能盖住。

    “贯中兄,我大哥来见你了?“张士信冲着寺庙的一间禅房大喊了声,原本清朗的念书声,刹那间停了下来,跟着一个人放下手中的一本古书转过身来站了起来,灯光下,照射出那人不过年纪三旬上下,生得朗目英眉,鼻如悬胆。面如冠玉,一袭儒服栖身,绝对称得上是一个美男子了。

    那人微微走了出来,躬身行了一礼:“士诚兄,士信兄什么风把你们吹到这儿来了,来,来……请进……?“

    那人边说边让开了房门,张士信引领张士诚走了进去,禅房不大,却是独自一屋,周围的假山、花草、树木倒是不少,三人重新进屋子坐定,一个侍卫进来,小心翼翼的奉上了三杯热茶,便又轻声退出,张士诚的贴身侍卫纷纷推退出了禅房,拉上了房门,于屋外等候

    房内一时静了下来,张士诚吸了口茶,在思索着自己脑海的问题,一时不知从何说起,那人坐在房门内,眯着双眼望着张士诚,却在一旁的等候。

    过了半响,张士诚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瞟了一眼那人朗声道:“贯中兄,近来之事,你可有所耳闻?”

    那人点了点头,道:“我虽不出户,却也有所耳闻,鞑子这次大举进攻,大有一举迫士诚兄就范吧?”

    张士诚一愣,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古话说的不错,我正感困惑,不知贯中兄对此事有何高见?”

    罗贯中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自幼喜爱读书,博洽经史,再加上他天资聪慧,思维敏捷,在很小的时侯,就显现出比其他孩子有谋略、有志气。二十岁,就已游遍了附近的名山大川,结交了许多的四海朋友。其中有一次他去东平湖游览古运河故道、八百里梁山水泊遗址名胜古迹时,遇到了张士诚、张士信,两人情趣相投,一见如故,很快就结成了把兄弟,亲如手足,并经常在一起游山畅水、探讨学问。张士诚本就是一世枭雄,经过一番接触,便知罗贯中心中所学甚广,便也不将他当做普通的游散的读书人,让他住在了江苏的寒山寺,张士诚对罗贯中极为极重,大有依为心腹之臣,平日若是有难事,倒也遣人前来咨询一二,如今遇到这等大事,张士诚岂能不找他指点一二?“

    罗贯中似乎早有准备,放下手中书本,微微一抱拳反问道:”不知诚王可有准备!“”哎,鞑子这么兵马,能不准备么?如今的高邮府外,各种共事准备都已经挖好了? 城楼外的三百米之外,大哥已经按照行军布阵之法,一共布满了三道战壕,前后环环相连,到时候鞑子一来,我们的步兵就好上前先行阻挡,若是不行便可退回第二道战壕,一边撤退,一边消灭鞑子的骑兵。这还不算什么?”张张士信一脸的得意,继续说道:”我们在城门口外的千米之外,已经提前埋好了各种炸药,到时候鞑子一旦发动大举进攻,我等就可以用火箭射下城楼数千米之外,点燃火药,还不把鞑子炸得有来无回啊!“

    罗贯中一动不动,半响才嘴角一笑,道:”城中百姓如何?“

    张士信一愣,就连张士诚也微微楞了楞,抬头瞥了一眼罗贯中,张士信楞了一下,方才反应过来:”哦,百姓啊,得知鞑子大举进攻,如今高邮府,城内的百姓,都已经转移到了偏僻的地界,应该是安全了!“

    罗贯中这才点了点头,道:”这番鞑子前来,百万大军,统军之人,乃是当朝宰相脱脱,此人深得兵法要诀,打仗比起古来名将毫不逊色,请恕罗某直言,依高迪府邸数万兵马能抵挡朝廷大军么?“”这个……?“张士信脸色一沉,随即问道:”不知贯中兄可有良策?“

    罗贯中心有成竹地点了点头,道:”罗某不才,略有一计?“

    “愿闻其详!”张士诚顿时精神一振,忙坐直了身子,微微贴上了两只耳朵。

    “不知二位可听闻空城计!”罗贯中自信的从嘴里吐出了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