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弓矢新韬士马残(中(第1/1页)唐残

    江陵城中,作为使者前来的朱珍,也在街市上一边晃悠着,一边啧啧称奇起来。在习惯了北地常见的荒芜与凋敝,还有地方百姓的逃亡与躲避之后,一下子身处在新春格外繁华、人流如织的闹市区中,竟然让他很有些不适应。

    不仅仅是因为市面上人声鼎沸的繁华,与眼花缭乱的充沛货物,遍地可见投枚、射团、猜花的玩乐手段、杂耍和演艺活动还有那种本地士民百姓根本不避巡逻士卒和游哨,而寻以为常或是熟视无睹一般的轻松和肆意态度。

    要知道就算是黄王所在的长安城中,巡道的义军将士们也是努力保持着新朝的威严和体面。而从不轻易让那些满身污脏、破旧的士庶百姓靠近身来,就会威风八面的用眼神和表情,将他们驱赶到远远去。

    而号称是百国千邦万藩来朝的东西两市,更是空有其名的只剩下一些充作门面的店铺和行市,在勉强维持着基本的营生。更让人觉得可笑的是,其中大部分的货物来源都是出自太平军治下,而由各色义军将领的干系人等在经营着。

    要说起来,他是徐州丰城今江苏丰县人,在记忆中见到类似的热闹场面还是十多年前的上元灯会中,节度使薛能在理所彭城所举办的专场马球赛时。那时候不知道裁掉多少只鞋履、挤掉多少条汗巾和璞头。

    那些轻浮无状的浪荡子又是如何的竞相出没在人群之中,竭尽全力的从那些家人陪伴的女眷当中挤来挤去的占便宜,然后搅扰起一阵又一阵惊呼娇叫,或又是叫骂连连的情景,让来自乡里的他不由叹为观止。

    但在这里,只有大街小巷中轻松快活的氛围,和秩序井然之下左右交错分行的人流虽然多数人称不上体面和光鲜,

    然后,他的记忆里就剩下没完没了的连年灾荒和兵火,饥饿难耐又疲惫不堪的刻骨铭心感觉,以及蝗虫一般下乡催收的官府胥吏和大户家丁在某次交不出催粮的反抗当中,失手打死了吏员之后,他也就成为遍地蜂起的盗贼中的一员了。

    颠沛流离的辗转了许多岁月,直到近些年才算是随着那位朱三将军,在河南都畿的附近粗粗落脚下来。但是相比一片残破的河南、都畿地方乡里自出鲁阳关这一路过来的太平军治下的生息繁茂,却是让他大开眼界了。

    虽然山南之地同样也是太平军,这个太平军上虞治理和经营的传说,果真是名不虚传。

    相较之下,虽然三将军努力的改变过往到处流动罗括和就食的作风,而在新收地方上推行休养生息之道,又招徕流亡和鼓励屯垦,但是短时之内可以说是收效甚微,而一直在坐吃山空。

    所以他这次过来固然有扩大互通往来的贸易,以持续补充不足的打算同样也才买和置办大批在开春之后,用恢复生产的农具、牲畜和良种任务。

    出于同样的道理,在此之前已经有一批数十人的军中子弟,被派在太平军的大讲习所中就学和修习,农事、货殖和吏务的学问,以获得类似太平军治理和经营地方的部分本事。

    因为,这些年转战下来的际遇,已然让义军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和明白人晓得,还是要有一块用来休养生息的地盘,才是长久存续的根本。这一点上,在两岭、湖南、荆南一路做大起来的太平军,就是最好的例证。

    可以说,他们已经打破了过往义军大部,难以在一地长久落脚和立足,就要另寻就食他处的弊端和问题可以说,如今的大齐朝廷之中,虽然人人口中都不说,但是未尝没有在暗中效法和照搬其部分作法的行为。

    当然了,三将军这部人马因为朱大兄的过往渊源,和那位大都督的格外看重,无疑更加要近水楼台多得一些好处和便利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也根本拿捏不起身段来,而只能卑言谦辞的努力为自己谋取到最大的条件了。

    “朱兄弟,你可是教我好等一阵子了啊”

    他如此思虑着一边观览走过了好几处城防之后,才见到有人上前来招呼起来。与他有约的,乃是昔日义军中的旧识和同袍,如今却是跟了朱阿大在太平军中效命的旅副许唐。

    “却是我找路多费了些功夫,还请见谅……”

    朱珍连忙拱手歉声道。因为他这才发觉自己因为贪看路上各种风物和人情,赫然多饶了一大圈的路程。

    在寒暄了几句之后,许唐就将朱珍引到了附近一座酒楼之中。只是在这座格局颇大的酒楼中,却是充斥着许多带头巾、穿襕衫的士子之流他们一行人穿堂而过,甚至未曾印的多少人注意。

    而哪怕是登上了三楼位置靠着街面栏杆,而视野甚好的一处专属包间之中,也依旧可以隐隐听到楼下传来的喧哗声。而就在其中对门上首的一张茵席和案子上,赫然是作为宴请主人的朱大兄,也是大都督府中屈指可数的军将高层之一。

    “见过左郎将……唯请金安……”

    朱珍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安道,这位就是他此行受了嘱托的专程拜访对象了。却见这位和颜悦色而形容阔达的朱大兄,对他微微一笑而摆手示意他坐下,没有继续开口却是正在侧耳经听着什么。

    而在楼下高谈阔论的喧哗人群中,貌不起眼的采风员韦庄,再次发现了足以让他感兴趣的话题。

    “这位大都督已经在宣讲会上说的十分明白了,他想要的可不是一心只想要升官发财就好的幸进之辈,而要的是能沉得下身子和心思,去底层百姓中做事得吏干之才……”

    “也唯有在底下的苛繁琐碎庶务中,能够耐得住性子做出相应的实绩来,才会考虑给予前程和待遇之选呢……”

    “如今大都督府之下既有文法亦得制度,更有顺应天时人心的义理和章程,凡城邑与户口,兵马、官府、赋税、科选几乎无一所缺,真正差的也不过是一个实至名归的尊号而已。”

    “至少相比那位丢下都城百万臣民避走蜀中的大唐天子,或又是正当在两京之中沐猴而冠的大齐皇上,难道世间还有其他更加的卓识远见,或是气量格局足以鼎新革故的良选么……”

    “现在也许做的职事区区吏务之实,但是一旦鲸吞天下的大势既起……又何止是牧民州县或是治理一地的起始和根基呢……若是能够顺应时势乘风而上,就算是方伯府道、具列朝堂也未可得知呢……”

    而在江陵内城的督府公厅中,周淮安也接到了一个意外的报告:

    “河阳诸葛爽派来了的信使?还送来五百匹健马、八百领铁铠以为见面礼,只求面见呈请的机会?”

    这位可是奇人啊。或者说是这个礼乐崩坏、上下压抑到极点的灰暗时代当中,以草根逆袭得以荣华富贵,权柄彪著的一代励志典范了。

    根据周淮安所知部分,他早年做过衙役,也曾经流落街头挨门卖唱为生,更是投奔过庞勋的麾下,又作为反正朝廷献出泗州的首义,一路节节攀升到实权的节度使。

    因此,作为晚唐此起彼伏造反大潮中的后起之秀和晚辈,无论是补天大将军王仙芝,还是冲天大将军黄巢,乃至义军上下许多人都一度把他引为偶像,而人人几欲效法之。

    更别说是那位缔造了后梁的活曹操,也是他一手为朝廷给招揽回来的。可以说没有他的话,五代很多大事件和人物的命运,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更神奇的是他这一个几不靠夹缝中的人物,居然还能在唐末群雄纷争当中,始终左右逢源的把守和维持住自己的地盘,而最终以病死军中的难得善终结果。

    当然了,后世的评价是他“善吏治,法令澄壹”。为人眼光很不错,总能及时把式时势和机会用,又善于治军的笼络部下,因此手下虽然有不少后来的五代强梁和野心家,但他世时几乎没有人背离。

    当然了,周淮安没有想到的是在正历史线上,原本是靠追击和围剿占据长安的黄巢,而得以功成名就的诸葛爽。会在这个时空中断然投降了过境的黄巢大军,而成为第一个降服大齐朝廷的藩镇。

    在黄巢登基建元后,更是把儿子诸葛仲方派到长安去为官人质,又派大将刘经率领一部人马从征于大齐军中。可谓是果断之极的换取来了名义之外很大的自主权。

    而他手下的李罕之,更是太平军某种意义上的熟人。在潭州一战被打的全军尽墨仅以身逃之后,重新得到他这个老上司的收留和任用。

    这次,据说他在河北刚刚大败了魏博节度使韩简所部,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派出个人的使者,籍着朱老三方面的关系和渊源,给捎带过来。

    “见,为什么不见呢……”

    周淮安当机立断道。

    “不过先顺延上几天,把人带去特定场所参观一轮回来再接见他把……”

    我是分割线

    长安城中的一处酒楼上。刚刚恢复了部分职事的关内都转运使刘塘,也借着酒意在太平军特派代表高郁面前,半真半假大声的抱怨着。

    “这些人都做的是什么事情……我背了天大的干系和骂名辛苦辗转奔波往来,难道还不是为了各路人马的衣食供给么”

    “偏生就有的是那些喜欢眼红之辈,变着法子来挑我的错处和不是现下到是好了,原本的局面给人弄得一团污滥,就粮皇上面前都维持不下去了……”

    “那些领兵的也是贱骨头,我受人责难的时候可没有多少念好和帮腔的,非要等麾下饿死冻死了不少人之后,才会想起来我的好处……”

    “可我凭什么给这些没良心又没本事的家伙,接手和收拾这烂摊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