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为民生惜物力(求收藏)(第1/1页)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

    徐光启整理了下思路,“侃侃而谈”道:“守则有守法,远斥堠,固营垒,高城深池,屯田积谷,以待事会。兵不须众,马不须多,庶堪持久。今以十四万之众,岁费六百万,虽言唯敌是求,其实百事不办。战固未能,守亦羞称,虚糜自弊而不虞其后,臣所为中夜彷徨,当食废著也。“

    在胡子睿看来,一味的修筑防线,靠堆塔来击败对手,这是后世的玩电子游戏的做法,在明朝末年的辽东来说是绝不可取的

    卢象升拍掌叫绝道:“好文章啊,确是一语到出孙兵部用兵之弊,如今辽东聚集全国之力,战又不战,退又不退,这是何故么?”

    胡子睿想到后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国修建的“马其诺防线”,原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队在主动向德军发起大规模进攻时,往往惨遭失败;而在法**队转为防守时,则往往取得战役的成功;凡尔登要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队防线的中枢、也是德军进攻巴黎的桥头堡。(是不是有点像明末的山海关)德国人也看到了这点,因此调动了百万大军进攻凡尔塞、法国则围绕着凡尔赛进行防御,围绕着凡尔登进行的这场战役,是一场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胜负的战役,法**队正是凭借这场典型的阵地防御战的胜利,战胜了德国。

    法**方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式,也是以“野战炮兵掩护要塞”这种积极性的防御来进行;而法国社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重损失后,整个社会也赞同实施消极防御的战术,所以法**方花费巨资,修建了马其诺防线,然而德国队用坦克这种高机动的武器,绕过了马其诺防线,原本在世界上军事实力名列前茅的法国,竟然就这样被德国的闪电战而灭亡了。

    胡子睿心想,如果法国人也读过中国明朝末年的历史,他们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攻不破的要塞;同样的道理,胡子睿深深知道大明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世界上军事实力“名列前茅”的法国,用来修关宁锦防线的银子,每一分都是大明子民用生命、用鲜血换来的!

    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一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胡子睿知道,自己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银子,落在贪官污吏、辽西将门的私人腰包里!

    徐光启点了点头,续道:“枢辅当审时度势,知彼量己。可战则用战法,可守则用守法。为朝廷固疆宇,为民生惜物力,以选练为务,以屯牧为先,必不张恢复之虚声,只在条恢复之实事。夫兵以卫民。今畚锸及于锦、义,而于掫乃在宁前,卒有风声,保无鱼溃鸟散,籍寇赍粮之忧乎。先时外拟以觉华、首山为二眼,今肩背在外,眼反在中,受人暗算,岂计之得。”

    胡子睿听到“为朝廷固疆宇,为民生惜物力”这里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段话是说,孙承宗先准备以觉华岛、宁远为倚角,现在又将防线推进到锦州一线,岂不是本来完备的防线,反而变得”漏洞百出“。

    徐光启沉思片刻后,将最后一段说道:“以臣愚见,山海既为神京门户,所关棊重,必先增堞浚隍,复其形式,列台置垒,扼其要害,而又广设地网机桥之数,御其冲突。庶人心以定,敌汽斯张。即卒有不利而根本不摇,乃为完全之师耳。若进无可乘之锐,退无可凭之险,徒以耒耜为前矛,以篰屋为坚垒。慕展土之虚名,受饵敌之实祸,则臣之所大恐也。”

    胡子睿知道结合后世建虏绕过关宁锦防线,每年花费巨资修的防线,全都没有发挥作用这段历史来看,围绕山海关一带,构筑防御阵地,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才是最经济实惠的陆上防御策略。

    想到这里,他击掌叹道:”确是一篇好文章啊,这篇奏折是谁写的?“

    徐光启肃然道:”霍维华!“

    胡子睿记性很好,脱口而出道:”是不是上次给皇上表扬我们屯田成果的那个人?“

    徐光启点点头,笑道:”起禀王爷,正是此人。“

    徐光启顿了顿,补弃道:”其实霍维华并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之前王在晋也这么说过。“

    胡子睿颇感兴趣的道:”王在晋是何许人也啊?“

    徐光启道:”王在晋字明初,太仓人。万历二十年(公元一千五百九十二年,即抗倭援朝战争爆发的那一年)考取进士。后来被授予中书舍人,后来在江西、山东都做过官,因为长期在沿海备倭有功。在泰昌元年(公元一千六百二十年)升任兵部左待郎。“

    胡子睿双眉注视着徐光启道:“听徐先生这么说,这王在晋岂不是很熟悉海洋事务?“

    徐光启摸了摸胡子,点点头道:”确是如此,王在晋所著《越镌》、《海防纂要》中,对海洋事务颇多精彩论述。“

    胡子睿作为一个穿越客,早有开拓海洋的雄心,在他看来,大明王朝的财政危机,其实还是经济发展不够,对外贸易程度不够,都已经十七世纪了,大明现在的主要的财政收入还是田赋,农民伯伯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的种田能赚几个钱,还要被土豪劣绅们层层盘剥!所以,在胡子睿心中,这个熟悉海洋的王在晋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胡子睿沉吟片刻后道:“王在晋又是何时担任辽东经略的呢?”

    卢象升此时也插嘴道:”这件事情还要从当年萨尔浒之战说起。”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一千一十八年),“羽翼已丰”的努尔哈赤在做了周密的准备后,发表七拼八凑的所谓“七大恨”,对一起培养、载培他的大明王朝树起了反旗,一路“攻城掠地”,势头十分猖蹶;辽东明军损失很大,望建虏之风胆寒,已经不堪担任攻击建虏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