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计划(第1/1页)苏联1941
苏军整个计划分成三步走。
首先是前线步兵,一道命令下去让他们明白往后战斗的走向。
白天的任务与基辅的“滚桶式防御”有些相似,将部队分成几个部份,然后隔着几公里一道防线,一道道的防御,每道防线要求守几小时……这对316师来说并不困难,德军装甲师在泥泞地和雷区中前进几公里然后组织起进攻都需要几个小时,然后象征性防御一段时间也就到了。
夜里的任务相对比较重一些,也就是要夺回敌人阵地,而且还是在几乎没有休息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由苏军兵力不足造成的。
就像之前所说的,由于苏军处于被动防御而且后备部队都被用于反攻,所以总兵力虽然不比德军少但在局部地区总是出现苏军少德军多的情况。
比如316师此时的兵力八千余人,加上坦克第四旅五千人总兵力只有一万三。
而德军却有两个装甲师一个步兵师将近三万人,这还没算上炮兵和空军的优势。
这使第316师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凑,白天层层后退,休息几小时后马上就要投入反攻,而且反攻还是只许胜不许败……一旦无法反攻到指定区域,就意味着第二天德军就会往前推进一步也就是距离莫斯科近了些,更严重的还是有可能威胁到两翼友军的侧翼。
其次是坦克第四旅的准备工作。
他们的准备工作就不用多说了,当晚就撤回到十二公里后进行夜战训练,照明弹、曳光弹、通讯等等。
这其中比较麻烦的就是通讯。
白天能见度高的时候挥舞着信号旗很容易就能让坦克后的跟随步兵看到,到了夜里想进行统一指挥就是一大挑战,甚至就是步兵与坦克通讯都有困难……理论上说,夜战对于通讯设备更先进而且装备到每辆坦克的德军来说更有利。
不过这一点最终还是通过恶补信号灯解决了,步兵与跟随步兵都用蒙上黑布的手电筒联系,用亮暗或是划圈表达不同的意思。
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工兵。
工兵要做的事就多了……布设地雷、铁丝和路障,还有炸毁桥梁,炸毁桥梁之后还得在夜里修桥以便苏军夜里可以反攻。
除此之外还必须得修几条“暗道”,也就是表面看起来是泥泞地但实际上坦克却可以通过的道路。
这些每一项都不是小工程需要相当多的人手,不过这对于苏军来说却不是问题,因为苏军有许多百姓在前线充当工兵。
看着那些在战场上紧张的构筑工事的百姓,舒尔卡有些担心……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其中一员?
“他们”指的是舒尔卡的家人,舒尔卡知道他们在这一带构筑工事。
“放心!”指导员拍了拍舒尔卡的肩膀,说道:“我已经把他们调到莫斯科了,我是说你的父母!”
舒尔卡不由疑惑的望向指导员:“你怎么知道他们?”
“这里还有我不知道的事吗?”指导员反问。
于是舒尔卡就明白了,有人向指导员打小报告……有时小报告的内容并不完全是坏事,比如说舒尔卡的家人在前线劳作就没有什么把柄可抓,更确切的说这算是一种“消息”。
“谢谢,指导员同志!”舒尔卡对指导员说。
“不用谢我!”指导员回答:“我们需要让英雄在前线安心作战,另外……他们还可以成为我们的宣传对像!”
“宣传对像?”
“是的!”指导员点了点头:“英雄的家庭,全家人都战斗在第一线,这对其它人来说是个很好榜样!”
舒尔卡不由苦涩的笑了笑,他有些不希望这样,但想想又觉得这的确是好事,至少可以让他们远离战场,于是也就不说话了。
第二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阳光正好空气清新。
一大早起来,德第5装甲师师长约纳斯上校就拿着望远镜在若有若无的雪花中站在一辆“三号”坦克旁眺望着苏军方向的动静。
“做好进攻准备!”约纳斯上校冷冷的对身旁的副官下令道。
“是!”副官随即通过无线电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于是,德军坦克下都生起了火……德国人设计的坦克从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过要在严寒的条件下作战,加之冻了一夜,想要开动必先烤火预热。
又观察了一会儿,约纳斯上校放下望远镜,蓝色的眼睛里透出些疑惑:“他们的兵力看起来比之前少了!”
“也许他们撤退了!”副官说:“或是逃跑了!”
约纳斯上校摇了摇头,回答道:“这里距离莫斯科只有一百多公里,同时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他们无处可逃!”
顿了下,约纳斯上校就说道:“我认为他们在使用某种战术,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
“战术?”
“是的!”约纳斯上校收起了望远镜,展看地图仔细看了一会儿,然后突然明白了什么:“水库,伊斯特拉水库,他们可能会撤退到那防守,甚至……必要时还可以将其炸毁!”
“炸毁水库?俄国人会这么干吗?”副官不敢相信,毕竟这会让下游一片水泽。
“如果我们威胁到莫斯科,你认为他们不会这么干吗?”约纳斯上校反问。
答案是肯定的,为了保卫莫斯科,俄国人不惜牺牲一切。
“我们应该向其它部队示警!”约纳斯上校说:“让他们提防这一点,另外……我们应该尽可能赶在他们炸毁水库之前占领它,否则我们就只有北上继续朝莫斯科推进了!”
从某方面来说,约纳斯上校的担心是对的。
确切的说,约纳斯上校担心的这些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也就是罗科索夫斯基的防御措施。
不过,约纳斯上校没想到的是,此时的苏军已经采取了另一种防御战术。
相比起炸毁水库,这种防御战术才更是他需要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