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雅集(中)(第1/1页)公主是个权臣

    史倾棠引着郭维率先走进了静远阁,京师受邀而来的权贵紧随其后,鱼贯而入。

    郭知宜一时失神,就落在了后面。

    和她同时落在后面的还有史照温的弟子们,但这些人像是刻意落在后面的,直到其他人都进了阁中,他们也没有动,而是神色哀伤地跪在阁门前,恭恭敬敬地伏地叩首。

    郭知宜微微一愣,这个地方她如果记得没错,好像是史照温自刎的地方。

    郭知宜伤感一瞬,恭敬地附身一拜,继而收回视线朝静远阁内走去。

    静远阁她不是第一次来,但上次来的时候,一楼还摆满了书架和大量的书籍。但现在,往二楼去的楼梯被封了起来,整个一楼大殿空荡荡的,一本书也没有了,反倒是多了不少字画,或悬挂在木架上,或平放于书案上。

    郭知宜一梗,这这这俨然是一场书画展览啊?!

    史倾棠是怎么想到这种主意的?

    不不不,现在重要的不是她怎么想到的,而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么堂而皇之地把自家的珍藏书画展览出来,不是给人偷盗的目标吗?

    郭知宜边走边看,心塞地发现有好几幅书画都是声名赫赫的传世名画,价值连城的那种。

    郭知宜发现了的,在场众人自然也没漏下,一时间,惊叹声四起。

    趁着史倾棠身边没人,郭知宜一脸沉痛地拉住了她,“你这是做什么?!”

    郭知宜把自己的担忧说了一遍。

    史倾棠微微一笑,压低声音:“物极必反。”

    见郭知宜仍有不解,史倾棠附耳道:“实不相瞒,静远阁数日前遭了贼”

    郭知宜越听越瞠目。

    史倾棠说完笑了一下,“如此,有劳郡君配合了。”

    郭知宜木然地点了点头。

    郭维在一楼大殿转了一圈,异常感慨,“不愧是史家啊。”

    史倾棠跟在郭维身后不远不近的地方,不卑不亢,“陛下谬赞,不过是有幸寻得几幅大家之作,算不得本事。”

    郭维摇头,“朕所指的并非是那些传世大作,那些固然宝贵,但史家前辈们留下的作品却更加精彩。”

    “谢陛下夸奖。”

    郭维望着四周,视线在掠过楼梯的时候忽地迟疑了一瞬,“楼上都是典籍?”

    史倾棠点头,“回陛下,正是。

    但是,古籍的保管非常不易,不只需要避光、驱虫、防水,甚至冷暖、干湿和房内的空气都需要注意,所以,并不适合太多人进去阅览。”

    “此言有理,”郭维一叹,“乱世以来,无数古籍毁于战火,如今这天下,若论藏书之浩瀚,恐怕无人能及这静远阁,这是大周之幸啊。”

    “陛下乃一代明君,励精图治,国内升平,这才是静远阁和史家之幸。”

    史倾棠说话时脸上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神色始终一本正经,看上去带着老学究一般的古板。

    但在郭维面前,虽然同是拍马屁,但史倾棠这种面无表情、严肃认真的夸奖,正好完胜满脸堆笑的谄媚。

    郭维捻须笑了笑,视线忽地停在掉在桌子下的一个卷轴上,“那是什么?”

    史倾棠惊讶地走去,俯身捡了起来,粗略一扫,面色突然一变,“这,这是民女年少时的陋作,不敢在陛下面前献丑。”

    郭维先是听见“民女”这个自称,忍不住皱了皱眉,随后又听见史倾棠一脸不自在地说这是年少时的陋作,注意力立刻被史倾棠手中的陋作吸引了。

    几天前,他才听魏人辅在自己面前花式夸奖过史倾棠小时候多么才华横溢,因此,郭维忍不住对史倾棠手中的“陋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朕可否一睹?”

    史倾棠稍微迟疑了一瞬,叹了口气才道,“陛下自是可以,只是民女少不得要贻笑大方了。”

    “什么贻笑大方?”在大殿内帮忙的魏人辅把挑子撂给了房朴,终于抽身来到了郭维和史倾棠身旁,一来到就听两人说什么“贻笑大方”,不由向史倾棠询问道。

    郭维晃了晃手中的卷轴,“刚刚在地上捡到了一幅落下的书法,好像是你师侄幼时之作,你也来看看?”

    魏人辅心头一惊,扭头看向史倾棠。

    史倾棠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淡然模样,双眸不闪不避地迎向魏人辅,眼神深邃而冷静,看不到分毫波澜。

    郭维不知两人之间的古怪气氛,自顾自地打开了卷轴,打眼就被题目惊了一下,“定边策?”

    魏人辅悄悄抽了一口冷气,看向史倾棠的目光更是难以置信。

    他现在可以确定,这个《定边策》出现在这里绝对不是意外,而是史倾棠故意安排的。

    无他,《定边策》哪是史倾棠幼年的陋作,这分明是史倾棠最出色的一篇策论!

    《定边策》,观其名可知,是篇有关平定周边的策论。史倾棠写下这篇策论的时候,未满十三,那时中原还是北汉刘家的人当皇帝,因此,这篇策论是站在当年北汉的立场上,反思前朝之失,提出自己的一套平边之策。

    是篇很狂妄的策论。

    甚至老师当场就不留情面地驳斥了史倾棠,并且下了死令,史倾棠二十岁之前不准动笔做策论。

    但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老师这么做的真正原因,其实是怕史倾棠太过与众不同,害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攘外必先安内,攻取之道自易始,老师曾无数次在私下里感慨过,如果史倾棠是男儿,然后再给她十年的时间打磨,不消说,几乎板上钉钉地诞生一篇二分天下论、榻上策之流的名作。

    可惜

    良才折戟。

    魏人辅甩了甩脑袋,现在不是可惜的时候,他就不明白了,这篇策论不是早就被老师封存起来了吗?

    这丫头又从哪儿扒拉出来了?

    还送到了陛下面前?!

    魏人辅看向郭维,正好对上郭维不可思议的目光。

    魏人辅:“……”

    郭维收起卷轴,探究地打量着史倾棠,“如果这是陋作,那……朕孤陋寡闻,竟不知什么样的文章是佳作?”

    史倾棠笑了一下,“民女也不知。毕竟祖父当年当着一众弟子把民女批评得一无是处,民女至今每每看到这篇策论仍羞惭不已。”

    郭维:“……”

    忽然就很庆幸自己没有拜在史老爷子门下。

    郭维拉过魏人辅,格外诚恳道:“你们师兄弟们还有什么藏而不宣的陋作吗?”

    魏人辅:“……并没有。”

    就算有,也是真的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