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反汉复秦(第1/1页)徐福大帝

    “蒙将军和其他部将,现在暂时加入到我的军中,我们再从长计议。”

    翁仲说道。

    “如此甚好,大家就可以有汉军的身份了,我们慢慢再扩大义军的队伍。”

    蒙恬十分赞同翁仲的想法。

    蒙恬和翁仲清醒地认识到,现在不能只当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彼此叙叙旧情而已。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残酷的现实和危险的境遇!

    二人悄悄商议着其他细节,直到东方破晓。

    第二天,翁仲在赈济灾民的现场,向广大忍饥挨饿的灾民,发布了征兵入伍的通告。

    那些流离失所的汉子们,正在为无事可做而发愁。

    听到官府征兵的号令,便纷纷前来应征。

    当然蒙恬等人早已加入了灾民的行列。

    仅凭他们个个戎马一生的经历和过硬的身体条件,便无一例外地被官府选中。

    蒙恬若干人顺利进入到汉军的序列,成为了吃朝廷俸禄的正规军。

    “为了清水县的百姓,末将已扩充了军队,还请大人鼎力相助!”

    翁仲以增加防卫力量,为了清水和大汉的长治久安为由,向县令说道。

    “翁大人以社稷苍生为己任,下官定当全力支持!”

    县令满口答应着。

    县令现在非常依赖于翁仲的支持,为了清水的安宁,也为了顺应朝廷的意愿。

    当然更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县令痛快地答应了翁仲提的所有要求。

    蒙恬作了一名护卫,可以伴随在翁仲左右,二人倒也可以随时商议要事。

    为了建立一支忠实可靠的义军队伍,翁仲将所有秦朝的旧将编在一起。

    并将部分新参军的灾民和对大汉有不满情绪的士兵,组合成一支二百人的队伍。

    蒙恬亲自统领,平时加紧操练,整顿军纪,奖罚分明。

    时间如白驹过隙。

    这支曾经的乌合之众,渐渐被蒙恬训练成了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一支骨干力量。

    为了继续扩大义军的队伍,蒙恬差遣心腹部将,深入清水近郊的邻县。

    动员当地的百姓也来加入蒙恬的队伍。

    “新军入征喽!新军入征喽!”

    “咣!咣!咣!……”

    锣声四起。

    各处的征兵将士高声喊着口号,百姓纷纷走向街头。

    当他们了解到这是一支义军队伍时,便开始踊跃报名。

    就这样,这支义军很快发展到了三四千人。

    蒙恬也意识到,汉朝现在兵强马壮,又有韩信等骁勇善战的将领。

    朝中有萧何、张良等谋臣辅佐刘邦,天下大事已定。

    “如果急于起事反汉,必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只有韬光养晦、积蓄力量,耐心等待时机才成。”

    为此,蒙恬和翁仲还考虑到,将来一旦爆发战事,一定要把汉军引到海上决胜才行。

    汉军将士大部分都来自内陆,习惯于陆地上行军打仗。

    而对水战并不擅长,尤其在茫茫大海之中,更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

    再者,如果与汉军的交战失利,选择在海上逃遁隐匿,也不失为一个绝好的选择。

    翁仲从军中精心挑选了一二百名曾在海边生活过的士卒,组成了一支“海军”队伍。

    这些人都是过去的渔民,他们对大海天生有种归属感,也懂得如何靠海生存。

    这部分人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果这支海军队伍能够组织和发展起来,无疑会成为最后阻击和牵制汉朝的重要力量。

    蒙恬和翁仲不愧为先秦的脊梁!

    他们誓死效忠国家的胆识和勇气,使人仰止、令人称颂。

    任何一个有所作为的朝代和帝王,都不乏一段轰轰烈烈的斗争史和革命史。

    我们且不论他们的行为,是否推动了整个社会和名族的发展和进步。

    如果放在独立的历史背景之下来看,这些人物都是民族英雄。

    这些事件都是英雄事迹。

    大汉初年,烽烟渐息。

    自春秋战国至秦,华夏大地就始终笼罩在战火纷飞之中。

    国家千疮百孔,百姓流离失所,无以安居,何以乐业?

    汉朝推翻了秦朝,成就了一代帝王和枭雄的伟业,却再一次将百姓推入了痛苦的深渊。

    现在天下初定,摆在皇帝刘邦面前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安抚民心,休养生息。

    恢复和发展生产,才可使大汉长治久安。

    刘邦近日在长安宫中,神色不宁。

    他日夜惦记着各地前秦的残余势力,是否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消除。

    好在他有大将军韩信,这让他多少能睡个安稳觉。

    刘邦独自思忖着。

    “韩信英勇善战,机变灵活,自从跟上自己打天下以来,就从未尝过败绩。”

    “真可谓大汉第一常胜将军,天下无双。”

    韩信已在全国巡视多日,追捕和绞杀的叛军不计其数,常有捷报传回长安。

    但刘邦心头有一块石头,始终悬着。

    “蒙恬在哪里?……”

    这个事说来话长,他很早就听说过前秦旧将蒙恬的故事。

    此人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一人可敌百人的围攻。

    称得上是前秦的第一大将,可以和现在的韩信相媲美。

    蒙恬在秦始皇时就神秘失踪了,而且世上一直流传着他未死的言语。

    还有些他除妖降魔、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

    一时间,蒙恬被老百姓当成了无所不能的神话人物。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蒙恬庙”,“蒙恬祠堂”等。

    蒙恬被百姓当成了烧香祈愿的对象。

    刘邦很不爽,倒不是蒙恬有什么三头六臂、呼风唤雨的本事。

    “如果此人早已作古,倒也不必惊慌。”

    “可如果他真的没死,凭此人在世间的影响和威望,终究是汉朝的莫大隐患。”

    所以,刘邦特颁布圣旨,密令各地郡县衙门重点查访蒙恬的下落。

    一有消息,火速上报朝廷。

    但刘邦万万没有想到,蒙恬现在居然混在了汉军之中。

    还每天领着汉朝的俸禄,日夜想的却是怎么对付大汉。

    韩信不日便班师回朝,他对此次巡游颇为满意。

    各地零星的反抗势力,都被他轻而易举地消灭了。

    自己为大汉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次返回帝都,真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快意。

    不过,韩信心里还是纠结着一件事。

    那个在齐地所见的“大个子”,真是异乎寻常。

    尤其那把所佩的“秦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韩信思谋着。

    “日后若有机会,一定要将此人收在自己帐下听命。”

    蒙恬和翁仲也做梦都想不到,大汉的皇帝和首将,居然在“惦记”着他俩。

    就如同他俩日夜“牵挂”着他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