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询问(第1/1页)庶民帝国
第二天早朝之后,王烨就来到了赵钦宏的皇宫之中。他亲自向赵钦宏求证之前包岑正的猜想。事实果然如包岑正预料的那样,而且甚至可能比包岑正想象得还要严重。
赵钦宏说:“两厂一卫之中肯定出了问题。虽然我不知道在哪里出了问题,但是在京城之中,有些事我和夏玉光知道的,可能比两位辅臣知道得还晚。”
王烨在赵钦宏的话中听出了两层意思。其一,两位辅臣在两厂一卫之中隐藏的暗子一定很深。其二,夏玉光是绝对可信的,而且赵钦宏恐怕已经排查过两厂一卫的高层了。
赵钦宏接着说:“如果朕的两厂一卫出了问题。那朕的亲军就不一定绝对靠得住了。所以,朕不久前更换了很多亲军的军官。”
王烨点点头,想来,赵钦宏等待了这么久,才下决心对两位辅臣动手。应该也跟自己的亲军可能有问题有关。
这也难怪,赵钦宏毕竟沉迷于艺术太久了。他给了别人太多的机会,那他就不要怪别人对他最亲信的人下手了。
王烨说:“这样做,虽然能保证亲军的可信度。但是,在这么重要的时刻更换军官,对部队的战斗力也有不小的影响吧?”
赵钦宏说:“两害相较取其轻,相比起让我的亲军继续不可靠下去。我宁愿损失他们的一部分战斗力。”
王烨点点头说:“那两位辅臣在京城之中还有其他的势力吗?”
赵钦宏仔细思索了很久才说:“勋贵那边应该跟两位辅臣早有联系。”
王烨眉毛一挑,他连忙追问:“何以见得?”
赵钦宏说:“除了我亲自下诏的那一次以外。我都已经想不起来,有多久没有人弹劾侯爵以上的勋贵了?”
王烨默然无语,勋贵一直是朝廷之中最特殊的一股势力。按理来说,他们掌握着几十万京营,应该是朝堂上非常强大的一股势力。
但是,因为京营的腐-败,他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早就丧失得非常严重了。可偏偏,他们又一个个都是超品的贵族,他们的地位比内阁的阁老还要高。他们享受得特权,更是除了皇族之外最多的。
这种不尴不尬的处境,让勋贵们似乎总是能闹出一些事情来。因为地位高、特权多,所以很多勋贵都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当然,也有一些特别纨绔的,大错小错一起犯。
这种地位高、话语权却不大、但是却又总有话柄给人的存在。向来都是言官们最喜欢弹劾的存在。因为弹劾他们风险太小了,但是弹劾他们能收获得名声却不小。
如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人主动弹劾这些勋贵的话。那就说明,一定有人跟言官们打过招呼了。
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身为文臣之首,甚至天下士林之首的两位辅臣了。所以,赵钦宏怀疑勋贵们早就跟两位辅臣有些默契是正确的。
不过,王烨还是有点疑问:“那个时候,两位辅臣应该没有能力拿出足够的价码,让勋贵们倒向自己的那一边吧?”
赵钦宏说:“朕也有这个疑问。不过在朕想来,那个时候,他们只需要京营保持中立就可以了。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给出了什么样的条件?但是看起来,勋贵们应该是动心了。这或许也跟朕当时想对勋贵下手有关吧。”
王烨点点头,既然这件事连赵钦宏都没有掌握确切的情况。他也不想多问了,反正结果已经出来了,那就是勋贵们已经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那就没有必要继续究根问底了。
王烨继续追问:“两位辅臣是不是跟九边的将领有所勾结?”
赵钦宏仔细的思索了一会儿。然后他就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进行更多的回答。
王烨对赵钦宏的态度感到有些奇怪。不过,他低头思量了一会儿之后,也就明白了赵钦宏的顾虑。
如果,赵钦宏详细得跟王烨解释,那不仅暴露了两位辅臣在外面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在外的军事力量也被王烨知晓了。毕竟,天底下就这么两根大腿,要么是帝党、要么是相党,当然了,这是在不算王烨的前提下。
九边将领这么重要的位置,即便是想保持中立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九位九边大将一定已经各自选好了阵营。
王烨和赵钦宏在将来必有一战。虽然现在他们还是合作的关系,但是想来,赵钦宏也想给自己留下一些底牌,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虽然赵钦宏没有明说,但是王烨也明白,包岑正的预料确实都正确了。而且,情况似乎比包岑正想象得还要严重一些。如果皇帝亲军的战斗力有所缺失,对他们未来的行动绝对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自己的辽东军在这一场大戏之中,想必就要承担更重的戏份了。
至于莫日根的问题,王烨决定这次暂时先不说了。因为刚刚赵钦宏的沉默让气氛有些尴尬,还是再找机会询问吧。
赵钦宏这时又提起了军演的问题。这几天,王烨和他的辽东军也在筹备军演,而且他们已经做出了好几个方案。两人商量了几句之后,就基本敲定了军演的问题。
第二天,在朝会的时候,赵钦宏当众宣布了辽东军军演的事儿。这让大家都非常期待,毕竟对辽东军的强大,大家之前都是耳闻,现在可以眼见他们自然乐意去看一看。
两位辅臣自然是更加的关心了,毕竟,辽东军的武力将直接决定他们未来行动的成败。
王烨看着他们的表情,心里不住的冷笑。这些大梁的高官们,直到现在都没有认清,辽东最可怕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他们到现在恐怕依然认为,只要他们找到了足以克制辽东武器的办法。他们就有办法打败辽东军。
这让王烨非常失望。他来京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任何人真正认真的跟王烨讨论过辽东的制度。以及这些制度给辽东带来的改变。
翟玉成和刘正阳倒是跟王烨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只是单纯的批判,没有任何想要深入交流的意思。
王烨虽然不认为辽东的制度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至少能给他们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可惜,那些人对此却没有一点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