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圣人之道(本卷 完)(第2/2页)魔魂启临

我觉得,考虑这个问题,先要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武学。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主要武学,都是建立在道家天化子‘人法地、地法天’的基础上,当然我们现在知道,所谓的‘天化子’,其实就是始皇帝身边的赵高,而先秦之武学之所以中断,却是因为始皇帝用了整整三百年的时间焚书坑儒、毁法灭道。所谓宗师、大宗师之划分,亦是在以‘人法地、地法天’为基础的武学逐渐展之后的事。”

    又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所谓‘宗师’,便是‘人法地’,所谓‘大宗师’,便是地法天。每一位大宗师,都可以看穿天地奥妙的一部分,从而借天地之力为己用,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之究极。想通这一点,剩下的也就好进行推演了,传古大师口中的‘圣人之境’,又在‘大宗师’之上,而‘人法地,地法天’,后面原本还有两句,即‘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圣人之境’,很有可能指的就是‘天法道’这一层次,‘道’一向是道家所推崇的最高境界……”

    夏萦尘道:“既然‘天法道,道法自然’,那最高境界不应该是‘自然’么?”

    “娘子,‘道法自然’四字,应该分开来念,即‘道、法、自、然’,”刘桑道:“何为‘自然’?‘自’即自身,‘然’即形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却只按照它自身之形态,先天地而生,后天地而灭。虽然天地万物都受到‘道’的影响,天地因之而生,万物因之而灭,但‘道’只遵守它自身的规律,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不管天地万物变得如何,对它都不会有半点影响。”

    夏萦尘轻叹一声:“就像‘圣人’一般?”

    刘桑道:“老子所说的圣人,本就是以‘道’为准则,认为圣人就应该像‘道’一般,无情无义,大道忘情。天若有情天亦老,圣人因其无情,所以无私,因其不仁,所以至公。我猜,传古大师所说的‘圣人之境’,大约就像是‘道’一般,不为天地所动,‘道’最基本的形状就是‘悉数自足’,不依赖于外物,故也不求于外物,正因不求于外物,故天地万物,在其眼中只同于蝼蚁一般。”

    又自嘲地笑了笑:“当然,这种事也就是说说,只要是人,都不可能做得到。”

    “这样子啊,”夏萦尘流波转动,“那阴阳家想要造出的‘圣’,却又是什么样子?”

    “这个我是真不知道,”刘桑泪目,“娘子,我又不是神仙,能够无所不知。”

    夏萦尘道:“你不是会‘掐指一算’么?”

    刘桑汗了一下。

    夏萦尘的目光,仿佛已穿透无垠的夜色,照向深邃的远方。旭日渐出,星月慢慢地黯淡下去,仿佛在象征着什么。日出而星灭,原本就是亘古不移的人间至理,就如圣人一出,群雄尽去。

    远处的城墙,依旧干戈闪耀,兵将来去,日照铁甲。

    她轻叹一声:“这场战事,也不知何时能休?”

    刘桑亦是长叹:“大乱之后,总有明主出现,正如圣人身后,总不免伏尸百万。英雄不幸,生于乱世,刀光剑影,不知明日是否能活。英雄幸甚,生于乱世,仗剑高歌,一展抱负。”看着渐出的旭日:“回想一下,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加入这场战争,到底是对是错。”

    “夫君放心,”夏萦尘牵着他的手,“不管是对是错,我总会陪着夫君一起走下去。”

    “嗯,”刘桑反过来,紧紧握着她,“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

    群星亮了,群星又黯了;明月升起,明月又落下。天亮了,天又黑了,敌军来了,敌军又退了。正如花谢花开,花开花谢,人生苦短,岁月无常,然而,不管世界如何改变,他们都已决定,从此紧紧的牵在一起。

    他们本以为……他们做得到的……

    (本卷完)

    *********

    (第七卷已经完结,更多精彩内容还在后头!)

    (多谢天生可爱5oooo起点币的打赏,也多谢星空的物语、天玄门oo1、书剑秀才等等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

    ^_^(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