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九 达成决议(第1/2页)七海扬明
“这舞台早晚属于你,阿海,在元首的领导下,你比我们更有表演的空间。”高锋正色说道,严肃之中,李明勋却是笑了,他叫来了侍从官说道:“切些水果来。”
“不要那么严肃,高锋,都是自己人,我们当一回吃瓜群众,看阿海表演,阿海,请开始你的表演吧。”李明勋笑了,他笑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终于认定的一件事,那就是选择阿海作为第二代执政,没有错,因为他的计划也是,发动对日本的全面战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元老院的气氛很融洽,但是随着议员观政、议政制度的出现,元老院变的僵化而严肃,但今天是秘密会议,只有元老,没有议员,可以轻松一些。
阿海坐在那里,首先问道:“西蒙斯,你感觉海军什么时候可以消灭敌人的舰队?”
西蒙斯提着一块西瓜正要当吃瓜群众呢,不曾想阿海又问了自己,他不满的说道:“要不是倭寇闹这么一出,我的舰队或许此时已经把荷兰人的主力消灭在巴达维亚港口了。”
阿海笑了:“西蒙斯,你错了,很快你就会收到消息,宿务、三宝颜、巴达维亚、班达、马六甲、加勒港,所有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西班牙的港口,你都找不到一艘敌人的主力舰和大型武装船,你根本没有和敌人决战的机会。”
“这怎么可能,难道荷兰和西班牙人会藏起来?”西蒙斯摇摇头。
阿海说道:“肯定是这样的,满清、日本和荷兰,这三个敌人中,优先度最高的就是荷兰,这一点,你知道,我知道,马特索尔科肯定也知道,先海后陆是我们一贯的战略,而我们的元首一贯主张先发制人,马特索尔科不会让你把他的舰队堵在港口里的。你们要知道,对于荷兰人最有利的就是我们同时与满清、日本、殖民者三方交战,而在这方面,荷兰人是最倒霉的,他必须最后参战才有机会,必须是我们在陆地上陷入泥潭之后,不然,舰队随时南下干掉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也是为什么马特索尔科上蹿下跳,本身却没有任何行动的原因。”
李明勋也这么想,确定荷兰与满清合作是从英国人诺顿嘴里得知的,之所以会从这种途径得到消息,而不是情报途径,是因为荷兰人一直没有做什么挑衅或者准备战争的行为,实际上,按照诺顿的说法,法国与丹麦的武装船,明年才会赶到。
想想也是,如果荷兰人在今年就开始集结舰队,动员军队,那么即便李明勋没有发现马特索尔科的阴谋,也会先南下干掉荷兰人,再说对满清的战事,因为知道舰队不好打赢,所以马特索尔科秘密行动,一点不露痕迹,东印度公司的武装船还是以生意为重的样子,想要瞒天过海,等合众国陷入泥潭,再集结出战。
“西蒙斯,你虽然在秘密集结舰队,但是船坞里维护的战列舰全部下水,北洋、江南、吕宋等舰队的重巡全部抽调,这么大的动静,荷兰人不会不知道,就算不知道,他们也希望等陆地和日本方面开战之后再动手,你摆出了一副舰队决战的架势,马特索尔科该如何接招?
他可是只老狐狸,集结五国舰队都没有把握战胜你,现在仓促集结部分荷兰和西班牙船就可以了吗?你这一拳太重,马特索尔科接不下,他只能让所有的舰船藏起来,让你一拳打在棉花上!”阿海笑道。
西蒙斯愣住了,放下水果,而乌穆说:“他藏起了舰队可藏不住港口,可以先打港口。”
马东来笑了,附和说道:“乌穆将军,您觉得可能吗,如果先歼灭其舰队,海军陆战队就可以和陆军一起,一起进攻所有据点,但马特索尔科把舰队一藏,你就只能一个一个的敲,西蒙斯阁下可不会把舰队拆分,那是要被各个击破的。”
“那依着你,怎么办?”乌穆问道。
马东来说道:“那就不开战,我们也把舰队藏起来。”
“不开战?那不是错失良机?”当下便是有人问道。
阿海说:“如果贸然开战,我们找不到敌人主力舰队,只能去打据点港口,而荷兰人就可以发动袭击战,得不偿失,相反,按照东来兄所说,不开战,藏起来我们的舰队,荷兰人也不敢随意开战,那明年的西南季风季节,我们就可以安然从海外领地调遣兵马和资源,完成大战前的大集结,何乐而不为呢?”
一群人正讨论着,一个人敲门而入,元老们以为是侍从官进来收拾桌上的残局,不曾想进来的是穿着军服的统帅部情报参谋,神色颇为焦急,递给了李明勋一份红头文件,走了出去。
李明勋看了一眼,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文件被传阅了下去,是安全局的情报人员从宿务送来的情报,说是大约一个半月前,西班牙的菲律宾都督区的宿务舰队以出战棉兰老岛为名出航,带走了所有主力舰艇,但情报人员走遍了棉兰老岛,没有找到西班牙人与当地土著的战争,而宿务舰队消失了。
显然西班牙人把主力舰隐藏起来,这印证了阿海对于殖民者联盟的判断,虽然巴达维亚等地还没有消息传来,但以此推测的话,荷兰的舰队也会如此,西蒙斯看后,叫来的副官,下达了舰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的命令,西蒙斯可不是鲁莽之辈,纵然阿海的猜中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九十九了,他也不敢露过百分之一的可能,谁敢保证殖民者舰队不会集结起来偷袭基隆军港的大舰队呢?
值得李明勋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因为他也没有想到荷兰人会这么做,隐藏舰队而秘不宣战,李明勋很清楚,对**联盟的殖民者来说,最好的局面就是合众国与其他对手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再动手,以免提前露出凶相被一网打尽,他也知道,合众国海军的集结不会完全保密,而李明勋站在马特索尔科的角度去想,他认为最佳的局面就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在大舰队南下之前,提前动手,先突袭印度洋舰队。
统帅部也是如此想定的,所以李明勋在返回大本营之前,命令新扩编的印度洋舰队进入戒备状态,不许再与商船混合使用港口,派遣小型舰船在外警戒,由海军,而非海岸警备队控制槟城港的主要航道,确保万无一失。
现在看来,荷兰人另辟蹊径,选择秘不宣战的策略,只要舰队不暴露,合众国也不会贸然宣战,拖下去,合众国损失会很大,早晚会与满清全面开战,那个时候,殖民者的联合舰队就有很大的取胜空间了。
每个元老都知道这份情报的分量,也更加认可阿海的战略眼光。
“其实,在海洋方向维持避战策略,对我们也并非失去先机,明年安全的海洋环境可以让我们从容的调遣兵力和调配资源,而目前的态势是,明年的秋季以前,我们是无仗可打的,也就是一年的空窗期。”阿海随口说道。
荷兰人的避战策略目的是让陆地方向先开启,但至少也要等到其他海洋盟友和回航欧洲的船只返回东方,因此海洋方向,很大程度是不会开战的,而到目前为止,东南西南两大战场也是安静的,西南好说,双方都在积蓄力量,也没有得到充足的兵力和资源,谁也奈何不了谁,但东南平静则是满清也在避战,至少统帅部认为,今年满清还是会发动秋冬攻势的,但如今的前线,钱塘江一面宁静。
如此,明年是一个坎儿,满清、荷兰与合众国的实力都会达到巅峰状态,大决战不可避免。
“阿海的意思是,借着这个空窗期进行与日本的战争?”林诚问道。
显然,这正是阿海的计划,这也反驳了反对方的一个重要观点,进行对日作战是浪费时间。与其一年什么都不干,不如打一下日本呢。
高锋问:“好吧,时间上不是问题,但是阿海,战争资源呢,日本是一个拥有近三千万人的大国,虽然实行分封制,但德川幕府对全国都拥有凝聚力和控制力,消灭这样一个强盛的国家,所需要的资源是海量的,甚至不亚于与满清进行一场全面的陆地决战,而且我不认为一年可以做到。”
“您说的没错,但我们不需要消灭日本,虽然是全面战争,但我们的目标却是有限的,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于向日本德川幕府展示我们的实力,也就是战胜对手而非消灭对手。”阿海说道,见高锋神色舒缓后,他又说道:“对日作战目标有三个,第一,让日本承担长崎事变的一切责任。第二,打开国门,扩大对外开放。第三,赔款!”
这三个目标提出来,一片哗然,阿海继而解释道:“各位前辈可不要忘了,长崎事变并非德川幕府本意,或许他们乐于看到这种事。也就是说,日本不是**联盟的一员,他们只是被荷兰人利用罢了,这就导致日本与满清是有区别的,满清自知失败的结果是灭国,所以会竭力死战,而德川幕府则不会血战到底,或许此时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要面临战争,这给了我们快速击败日本的可能。”
说到这里,乌穆倒是站出来支,乌穆道:“实际上,我倒是感觉日本是一个很容易战胜的对手,这个承平半个世纪的国家,军队战斗力肯定很弱,而且这是一个岛国,还是一个国土狭长的岛国,这个国家绝大部分的人口和城市都分布在沿海五十里之内,而且陆地交通非常不便,凭借海军的运输能力和陆战队登陆能力,除非日本能武装起四百万人的军队,不然根本无法拒绝我们上岸,而日本显然没有这个能力,顾此失彼是必然的。”
马东来笑着说道:“日本还是有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这个国家有丰富的金银矿,又一直限制贵金属出口,大量财富聚集在国内,如果我们能战胜这个对手,并且提出合理的条件,那么我相信,我们肯定能获得一大笔的赔款,即便只是三千万两白银,也是巨大的收获,几乎相当于清算半个江南呀。我想这也是阿海阁下说的,对日战争是我们实力的一次跃升。”
西蒙斯问:“如果德川幕府坚持不赔款,战争到底呢?”
“这是不可能的,我的西蒙斯将军,封建王朝在失败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妥协,别说些许钱财,领土、和亲都是最好的选择,即便复仇也是渡过难关之后。日本又不是**联盟的一员,他们坚持下去能得到什么配合?是荷兰人能歼灭我们的舰队,还是满清能把二十万大军增援到日本?”阿海说道。
马东来道:“不投降不赔款其实也没什么,正如乌穆将军说的,这个国家的富庶地区都在海边,而他们的军队顾及不过来,让陆军和陆战队登陆去抢去夺也就是了,日本现在是一国一城,财富聚集程度很高的,日本的城很高大,不防重炮,应该很好抢,抢个一两年,应该也能抢几千万两。”
李明勋心道,马东来依旧是那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他无奈摇摇头,问道:“诸位,还有什么顾忌的。”
西蒙斯摇摇头,这场战争对海军没有什么损失,日本的水军不强,海军只需要派遣几艘重巡就可以,担当主力的是桨帆战舰,那本就不属于主力舰队,高锋同样是如此表情,但他心中知道,这场仗,应该与自己无关。
李明勋道:“既然如此,由阿海代表元老院总裁对日一切事物,合众国所有军队中,除却东南战区,由你随意调遣,上将以下将领听你差遣,至于外交和联络问题,何兄,还是你来吧,担当阿海的副手。”
显然,李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