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龙的天空(第1/2页)帝国争霸
两个中队16架战斗机,分成了四个编队,每个编队里各有两个双机编队。
在传统的空战战术当中,双机编队是标准阵容。
只是,在波伊战争期间,帝国空军发现双机编队存在很多的缺陷,率先对空战战术进行调整。
当时出现的几种编队方式中,最有名的是三机编队,一架长机带两架僚机。
按照帝国空军做的统计,在波伊战争中取得的战果,有六成属于三机编队,而传统的双击编队仅占了不到两成。
关键还有,三机编队在空战中的损失率不到双机编队的一半。
三机编队在波伊战争中大行其道,跟主要使用机关炮的传统空战模式不无关系,本身没什么特别之处。
要说的话,在上次大战期间,三机编队战术就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这从一个方面说明,空战战术由技术决定!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在波伊战争期间很不成熟的中程空空导弹,已经具备了足够好的性能与可靠性,对空战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帝国空军也根据这个变化,再次调整了空战战术。
双机编队仍然是空战的基础单位,不过在此之上增加了编队协作。
通常情况,由两个双机编队组成一个战术单位。
如果战场局势较为复杂,比如对手拥有足够先进的技术装备,还需要两个战术单位协同作战。
这也是空军把中队规模设定为8架的主要原因。
只是现在,对手算不上强大。
另外一个“战11b”战术单位在东边巡逻,靠近波沙湾,负责盯住部署在巴士拉那边的敌机。
这么安排,其实是在照顾李天凌。
不要忘了,李天凌之前架机返回哈立德国王军事城,耽搁了不少时间,因此由他指挥的战术单位留在西边。
“战10b”中队也分成2个战术战术单位,不过都在中低空飞行,而且位置要稍微靠前一点。
这么部署,跟“战10b”的性能,或者说缺陷有关。
做为制空为主的中型战斗机,“战10”在设计阶段,严格采用当时才提出来的能量机动理论。在依靠高性能发动机获得足够高的推重比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提高敏捷性,即增强水平机动性能。
至于其他性能,空军没有提出过分的要求。
“战10”本身就是“战11”的备胎,是低端产品,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没理由提出太多要求。
结果就是,“战10”成为帝国空军第一种采用鸭式布局加三角翼的战斗机,并且凭此获得了极为优异的敏捷性。
要说的话,盘旋性能在第三代战斗机当中无出其右。
此外,在获得大推力发动机,也就是“战10b”上,之前不太突出的垂直机动性能也大幅度提高。
不过,问题也同样突出。
首先就是内油系数偏低,作战半径短,因此在多数时候,需要携带3具副油箱,以获得足够的航程与滞空时间。
由此导致的最为直接的问题,就是副油箱与弹药的冲突。
三角翼的最大问题,就是没办法设置太多的重载点,翼下挂载点数量相对偏少。
更加要命的是,“战10”为了获得更快的速度,机翼相对厚度仅3。
结果就是,因为机翼的结构强度不够,所以没办法设置翼尖挂点。
一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了22吨的中型战斗机,竟然只有9个外挂点,而且位于进气道唇部两侧的是设备挂点,只能挂载质量在150千克以内的导航吊舱与指示吊舱,无法用来挂武器弹药。
也就是说,“战10b”只有7个武器挂点。
通常,机腹与机翼内侧的三个挂点用来挂载副油箱,机翼外侧的挂点用来挂载质量小的格斗导弹。
如此一来,也就只有机翼中间的挂点能够用来挂载中程空空导弹。
虽然在b型上,采用了复合挂架,理论上一个挂点最多能够挂在3枚导弹,但是实际使用的时候,考虑到进行机动时产生的巨大过载,最多挂2枚导弹,而且很多飞行员并不喜欢复合挂架对飞行包线的限制。
此外,还跟雷达与电子设备有关。
要说的话,就是因为挂载能力不够强,而且空军也从来没有把“战10”当夺取制空权的主力战斗机看待,对其最高的要求,也就是能跟敌机格斗,因此在电子设备上显得非常的保守。
“战10b”至今都没有使用“kk12a”的能力!
不止是雷达不够好,还跟欠缺数据链设备有关。
按李天凌他们做的测试,“战10b”能够发射“kk12a”,不过只能把“kk12a”当成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使用。要把这种新式导弹的性能发挥出来,需要改进雷达与装备16号数据链系统。
当然,这也跟“kk12a”才装备部队有很大的关系。
要说的话,也就只有几支“远征混成联队”的“战11b”能够使用“kk12a”,其他战斗机,包括其他部队的“战11b”都没有这个能力。哪怕加大推广的力度,那也需要不少的时间。
因为“kk6f”的性能确实不怎么样,所以“战10”飞行员都不喜欢中程空空导弹。
结果就是,8架“战10b”都没携带中程空空导弹,各带了4枚格斗导弹。
按照李天凌安排的战术,这8架战斗机的任务,就是跟来犯敌机进行格斗,准确的说是负责对付漏网之鱼。
当然,首先由在高空巡逻的“战11b”使用“kk12a”与“kk6f”对敌机进行远距离拦截。
只是,真正的主力,并非前出的16架战斗机。
在战斗机后方,大约150千米处,一架“指8c”正在用雷达探测北面的空域,并且通过数据链,把信息发给附近的战斗机。
关键就是,战场信息主要依靠数据链发送。
只有在特别需要的时候,比如来犯敌机身份不明确,或者作战命令没得到确认,才需要通过语音频道跟飞行员沟通。
在数据链的支持下,“指8c”能够同时引导12个战术单位的48架战斗机进行空战。
相对而言,之前的“指8b”最多能够同时指挥12架战斗机进行空战。
原因无二,“指8b”上有12个战术指挥台与12条通信频道。
显然,这等于让预警指挥机的作战效率提高了4倍!
只是,这一次的主角也不是“指8c”,而是与其一同飞行的“侦29c”电子侦察机。
电子侦察机其实是一个笼统称呼,称之为“大型电子战机”,或者是“电子干扰机”要更加贴切一些。
简单的说,这架与预警指挥机采用相同平台的大型支援飞机,除了能够探测与截获方圆几百千米内的电磁信号之外,还能够用搭载的大功率干扰机对附近的电子设备,特别是雷达进行干扰。
此外,大型飞机能在空中巡逻十几个小时,不存在得频繁返航加油的问题。
虽然干扰效果比不上专用电子战飞机,也不具备硬摧毁能力,但是在以争夺制空权为主的战斗中,依然具有非常巨大的价值。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能通过干扰,削弱敌机火控雷达的探测距离,甚至让敌机火控雷达失灵。
雷达无法工作,再是先进的战斗机都只能挨揍。
显然,那架“侦29c”才是主角。
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也就是围绕着那架“侦29c”进行。
用飞行员的话来说,只要电磁干扰发挥了作用,空战会变得像打游戏一样简单。
不过,这说的是超视距空战。
没过多久,这场“游戏”开始了。
在指示灯亮起,提醒飞行员收到了新的信息时,李天凌才扫了眼导航屏幕上的时钟,已经是上午11点15分了。
预警指挥机发来的敌情信息。
一支规模庞大的敌机编队正从纳西里耶那边飞过来,而且即将进入禁飞区,初步推测敌机的数量在40架以上。
因为敌机很有可能采用密集编队,而且距离预警机超过300千米,所以没法对敌机数量做出准确判断。
不过,就算只有40架,那有够多了!
要说的话,也只有伊拉克空军会一次出动这么多战斗机。
如果是在40年前,还说得过去,毕竟在那个由机枪与机关炮决定胜负的时代,数量多就肯定占便宜。
可是现在,数量不是决定胜败的头号因素!
在以导弹为主的空战中,数量多未必就是优势。
相关战术信息,直接发送给了编队里面的每一架战斗机。
按照预警指挥机发来的指令,西边另外一个“战11b”战术单位也已收到命令,将赶来参战。
拦截战术非常简单,李天凌的战术单位在60千米处进行第一次拦截。
此后,由另外一个“战11b”战术单位在40千米处进行第二次拦截。
距离缩短到30千米左右的时候,2个“战11b”战术单位将使用“kk6f”,共同进行第三次拦截。
接下来就进入格斗空战阶段。
当然,前提是敌机没被击溃,仍然在向南飞行。
在让战斗机加速的同时,李天凌通过编队通信频道给手下飞行员安排任务,主要就是确定开火的顺序。
预警指挥机发来的信息不够详细,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
等到距离缩短,在启动火控雷达之后,就能够探测到敌机的具体情况,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火控信息。
如果提前安排开火顺序,也就是交战战术,就能够大幅度缩短开火之前的准备时间。
要说的话,除了战斗机加速时产生的巨大过载,还真像在玩电子游戏。
飞行员所做的,无非是操作面板上的控制开关,像玩电子游戏一样完成开火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过了大约10分钟,预警指挥机发来开火指令。
这是最后一道保险。
在下达了开火指令之后,作战的主动权交到飞行员手上,而且飞行员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出手。
关键就是,根本就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在收到开火指令的时候,与敌机机群的距离已经缩短到80千米!
这个距离,其实有点近。
对战斗机这类目标,“战11b”火控雷达的探测距离在200千米左右,持续跟踪的距离也在100千米以上。
不过,受导弹射程限制,雷达的性能明显过剩。
此外,还与“侦29c”有关。
预警指挥机下达开火指令的时候,与敌机的距离在250千米左右,如果“侦29c”开始加速前出,那么跟敌机的距离有可能已经缩短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