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跌宕起伏(第2/2页)帝国争霸


    如果把超级霸权在全球范围的对抗比喻成战斗,那么在大部队撤退的时候,必须得有部队留下来断后。

    显然,负责“断后”的就是帝国海军。

    关键还有,帝国海军进行的扩张,得受到严格限制。从总体上看,更像用来欺骗敌人的虚张声势。

    对海军的拳头,航母战斗群进行调整,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当时,帝国海军大肆鼓吹攻击性,夸大“陈炳勋”级的作战能力,说是引导海军的发展潮流,其实是在搞战略欺骗。

    道理也很简单,帝国海军的扩张势头只保持了几年。

    在新历137年,帝国当局正式承认纽兰共和国,并且与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帝国海军的“扩张”正式宣告结束。

    严格说来,早在10年之前的新历127年,帝国海军的实力就跌到了谷底。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在战后遇到的第二个低谷期。

    不管帝国海军把“航母打击群”吹得有多么的神乎其神,仅保留了15艘航母,就足以说明问题。

    所幸的是,帝国海军的努力并没白费。

    在某种意义上,帝国海军在战后的第二轮变革,其实是在为第三轮变革做准备,更想是**到来前的铺垫。

    说得直接一点,第二轮改革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增强战斗力,而是要从战后独霸全球所产生的迷失当中走出来,以便应对全新的国际形势,即在纽兰共和国振兴之后,帝国海军独霸全球的时代就已结束。

    不管帝国海军的高层怎么想,都必须认真对这个实力相当的对手。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帝国海军在周涌涛上任后,也就是新历的144年,开始了重铸辉煌的第三轮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