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第1/1页)三国之贼吞天下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第二十二章  千里大逃亡(3608字) 

    管亥很快又转回来,道:“大人,命令已经下发,各营将士仍愿追随大人的已经集结完毕。”

    许康点点头道:“还剩多少人?”

    “7千余人。”管亥道:“大人,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7千人,也就是短短两天的功夫竟然有一大半的人溃逃了。

    许康叹口气,道:“我们先回青州。虽然在豫州我们输了个彻底,但事情还没有结束,我们回青州东山再起。”

    许康走出大帐,来到大军面前,道:“首先我要谢谢到了今时今日仍愿意相信我的兄弟们,多谢!”

    “外面官军已经大军压境,可是你们依旧选择留在我的身边。从今以后我们大家都是兄弟,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凡背叛兄弟者,杀。让我们齐心协力,一齐杀出重围。”

    “杀出重围。”“杀出重围。”众人振臂高呼。

    既然决定突围,那么动作就要赶快,绝不能让官军的合围之势形成。

    官军这一次兵分四路,很明显参考了以前打击黄巾军时的动向。

    以前数战,黄巾军总是打不赢就跑,然后换个地方重新集结,就像西华的彭脱一样。

    但显然皇甫嵩不想让许康逃走,所以才用了这种四面合围的战术。

    “马上派出斥候,一定要将各个官军的具体位置和动向都调查清楚。”许康下令道。

    于是许康手下的200名斥候立刻倾巢而出,四散收集情报。

    但官军的斥候也不是吃素的。

    相互之间打探情报,斥候队的相遇是难免的。

    而一旦两者相遇后,许康临时训练出的斥候根本不是对手。

    结果大部被杀,不过还是有些将情报带回来了。

    从这些斥候拼死带回的情报中,许康大致知道了各个官军的行动方向。

    东面是王允的大营。北面是曹操,西面是朱骏,南面是皇甫嵩。

    许康不禁苦笑不已。

    没想到为了自己这不足万人的残兵败将,竟然让皇甫嵩放弃彭脱出动了全部官军来围剿自己。

    他还真够看的起自己啊。

    他又哪里知道皇甫嵩已经把他当作必须首先处理掉的第一号人物。

    因为他代表的黄巾军融合的现象让皇甫嵩心惊。

    黄巾军内不乏猛将,但大多各自为战,从不知相互支援为何物。

    这才让官军有机会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许康一个幽州人竟然转战南北,四面集合部队,若是让他这么下去,一旦黄巾贼真的融合在一起,那爆发的破坏力将难以估计。

    所以他必须将许康带起的这颗融合的幼苗掐死在萌芽状态。

    许康现在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逃出去?

    他在分析了官军各军的实力后,觉得王允的军队虽多,但经过数场大战,现在实力肯定还未回复,势力必然不算太强。

    从他这里往东面突围应该是最容易成功的。

    东路军大帐内,王允正与自己的从事、将领商讨剿贼事宜。

    东路军虽然离许康的大军路程最短,但为了配合四面合围之计,因此走的也最慢。

    “经过斥候回报,贼军大部已经溃散。”

    “看来贼军已经知道我大兵压境了。”

    “哈哈,知道了又如何?逃了这么多人,现在贼军肯定人心惶惶。恐怕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了。”

    众从事嘻嘻哈哈,对即将到来的胜利信心十足。

    从事尚爽看王允脸色不虞,道:“刺史大人有什么可担心的?”

    王允点点头道:“我想不明白,贼军怎么会溃逃呢?”

    孔融道:“我大军压境,贼军无力反抗。有兵逃跑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王允摇头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从前几日大战中贼军表现出的誓死不退的气势来看,那个许康对统御军队还有几分火候。若是他在军中,没理由阻止不了贼军的溃散。”

    尚爽惊讶道:“你的意思是贼首许康已经不在军中。”

    孔融也惊道:“不可能,他是一军统帅,岂能弃军自逃。”

    王允也笑笑道:“没错,也许是我多心了。”

    不提王允大营中的讨论,但说外面。许康此时正率领7000将士悄悄向东北方向进发。

    豫州多平原,道路四通八达。

    想要全部派兵隔绝所有道路是不可能的。

    所以许康就是想趁官军不注意时,偷溜过去。

    但官军虽然无力隔绝道路,但每一个可能行走大军的路口都派有探哨。

    因此许康大军的动向很快被王允知晓。

    王允立刻派出大军前来拦截。

    许康远远看见王允大军的动向,知道行动已经暴露,立刻大呼:“杀啊,不要恋战。冲过去就是胜利。”

    七千大军大声呐喊着冲了上去。

    虽然王允亲自率大军奋力阻拦,奈何正如许康所料,有心无力。

    再加上仓促迎战,无法设下有效的拦截网。

    结果被许康的数千大军一冲而过。

    撒丫子跑路了。

    王允只好一边安排部队追击,一边派快马通知皇甫嵩等人。

    一直跑出了50多里,许康开始命部队进行简单的休整,并清点人数,竟然只剩下6000余人,其他的不知是被杀了,还是走散了。

    但现在也顾不上这些了,

    许康将几位主要将领召集起来,拿出五份地图道:“按照开始时说的,这里有5条路线,你们每人一条。我们兵分五路,于3天后在汝陵郡汇合。”

    “若是中途被官军堵截了怎么办?”

    许康不负责任的道:“由你们自己决定。是逃,是战还是降。如是被俘,这份地图一定要事先毁去。”

    “还有不管如何,第二天时,无论集齐了多少人都必须马上转移。若是到时候我能到的话,我会告诉你们走哪条路。若我到不了,就由你们自己决定了。”

    “大人。”众人涩声道。

    许康笑道:“好了,现在就在这儿分手。对了,地图都会看吧,到时候迷了路,我可不负责。”

    众人顿时哈哈一笑。

    当下,许康的6000大军再次分兵,分别向5个方向亡命奔逃。

    王允官军大营,所有的官军已经再次集结。

    王允谢罪道:“在下无能,没能堵住贼军,请大人处置。”其实以王允刺史的身份,与皇甫嵩地位相当。但皇甫嵩是皇命钦差剿办黄巾贼的,地方上都要听他调遣,王允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皇甫嵩自然不可能真的惩戒他,道:“王刺史多虑了。其实贼军弃城而逃,对我军有利无害。贼军若是坚守,我军强攻很可能死伤惨重。如今他们跑出城外,正好有利于我军骑兵追击。曹大人,就看你的了。”

    曹操立刻道:“是。”曹操有5000军马,其中大部是骑兵,这些骑兵的马可是皇帝从自己的皇家马厩里放出来的。

    这时斥候来报说:“贼军兵分五路而逃。”

    皇甫嵩的脸色顿时一变。

    朱骏叹气道:“没想到贼军竟然在兵力如此少的情形下,还敢分兵。”

    曹操道:“这样的话我们的骑兵就只能追踪其中的一路了。”

    皇甫嵩想了一会儿,发狠道:“那也追,贼首来自北方,很可能会继续向北溃逃。曹将军,命你率骑兵向北追击。”

    “其他各军兵分四路,无论如何也要追到这伙贼军。”

    “王刺史,还要麻烦您向各县下令,注意这群贼人的动向。”

    众人纷纷应是。

    许康是第一个达到汝凌指定地点的。

    粮食已经吃完。

    幸好豫州是人口繁茂之地,想要找个村庄远比在北方简单的多,因此大军还不虞缺粮之患。

    但是事情依旧比许康想的严峻的多,本来许康以为只要自己逃出了汝南郡,官军应该就不会再追了。

    哪知皇甫嵩似乎认了死理,愣是不肯放过他。

    他现在虽然暂时甩脱了后面的追兵,但也拖不了太久。

    也不知其他几路怎么样了?是不是也像自己一样正被全力追赶,又能否逃出官军的追捕。

    幸好到了晚上,有两路军赶了过来,一路是管亥,另一路是一个颍川将领。

    只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另外两路还是没有消息。

    许康不敢再等,立刻带领近4000人的大军继续向东北方向狂奔。

    皇甫嵩在汝陵城内集合了汇合起来的四路大军。

    只有曹操的骑兵没有赶到。

    通过他传来的消息,他似乎正追踪敌人的主帅向北跑去。

    一路贼军已经被消灭,另一路也被骑兵追赶,相信也逃不出去。

    现在就剩下这最后3路贼军也已经汇合到了一起。

    皇甫嵩信心大振,立刻派大军直追下去。

    ————

    许康一身布衣,嘴唇干裂,但他依旧不停的来回奔走,鼓舞士气。

    “大家再加把劲。不能停下来。”

    “后面官军就要追上来了,停下来就是个死,只有走下去才能活。”

    “前面就是谯郡了,那里有咱们黄巾军的大军在,只要到了谯郡我们就安全了。”

    “到了谯郡真的安全了吗?”刺梅细声细语道。

    这可不是她突然转了性情,实在是累的说不出话来。

    他们已经狂奔了三天三夜,这三天来每天吃饭,睡觉,休息的时间加起来都不会超过3个时辰,其他时间就是一个字“走”。

    走到精疲力尽,走到神色萎靡。

    若不是许康一直前后鼓励着,恐怕很多人都会爬在地上等死也不愿这么无目的的走下去。

    听到刺梅的问话,许康在心中苦笑一声,这个问题他说了不算,这要看他后面一直跟着他的皇甫嵩的意思。

    但是说出来的话确是“放心把,一定会安全的。”

    皇甫嵩的大军由于装备了各种牛车的关系,远比许康的大军轻松。

    但三天都没能追上许康这一路步兵,还是让他心情烦躁起来。

    尤其是得到了王允的急报,说彭脱在西华聚齐了十数万百姓,气焰再次炙热起来。

    于是越来越多的将领开始不理解。朝廷派大军是来剿灭黄巾军主力的,如今却跟一群不入流的逃军玩起了追逐游戏。值得吗?

    皇甫嵩终于受不住来自朝廷和军中的双重质疑,于是大军在达到谯郡边界后,掉头回了汝南。

    许康终于赢得了一条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