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元宵节、南柯梦(第1/1页)红楼之公子无双

    既然要选择科举,不再像原贾琮那般浑浑噩噩地度日、坐以待毙。在封建社会获得一块入仕的敲门砖,原主人的身份是必须加以利用的,科考亦不是人人都能参加,首先不能是贱民,其次要家世清白,最后,还要看脸!

    看脸的潮流,并非现代专利,古已有之。

    容貌不过关的人,在古代科考是非常危险的,极有可能被刷掉,因为古代做官还讲究“威严”,要有“官威”,国字脸就是最合适的。

    所以,原主人的身份、条件,怎能丢弃?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如此,在贾氏宗族中也不宜四面树敌,这是贾琮暂时的想法,虽说计划没有变化快,但那一世的成长使得他习惯了计划、目标,人若是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

    荣国府的建筑布局,分为左、中、右三路,中路是大门、外仪门、向南大厅、内仪门、荣禧堂,左路是垂花门、穿堂、花厅、贾母上房、倒厅、凤姐院,右路的黑油大门是贾赦院,正房在三层仪门之内,小巧别致。在荣禧堂东耳房以东,是东跨院,乃贾政、王夫人的院落。

    从格局、规模上看,荣国府十分接近清代的王公府邸,这时代的很多东西类似清朝,却不是清朝,没有“剃发易俗”。

    贾母花厅建在一片小花园之旁,周围点缀湖石,是供人饮宴、看剧的休闲场所,落轿、入席,贾琮找了个偏僻的角落,与贾环、贾兰等共坐一桌。

    元宵佳节,对面的戏台在唱戏,是一出《满床笏》,但换成了豫剧,不是秦腔,贾母在首席看得正乐呵,她极喜欢热闹、喜庆的场合,以及热闹、喜庆的戏剧,这出戏正合胃口,没注意到贾琮。

    “琮弟,你怎么来了?”旁坐的贾环贼眉鼠眼,看人的角度也是斜着的。

    歪戴帽子斜穿衣,一定不是好东西。

    贾琮道:“是大老爷叫我过来的,环哥不是也过来了吗?”

    贾琮的年龄比贾兰大、比贾环小,根据那点记忆,他实际上和贾环同龄,小了几个月。

    贾环没接口,囫囵吞枣地吃东西,看不出多少“大家公子”的涵养,贾环跟宝钗丫头莺儿玩骨牌,都要耍赖哭闹。贾兰从小死了父亲贾珠,性格比较内向,只叫了一句“琮叔”,便安安静静地看戏。

    这就是贾琮最好的两个玩伴,贾迎春除外。

    “侄儿媳妇敬琮叔一杯。”同席的正对面,安然坐着一男一女,男的英俊,女的美极,那美妇优雅地拾起紫砂壶,倒了一杯酒在檀木杯中,再起身双手递过来。

    云髻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娴。

    听她自称“侄儿媳妇”,观她容貌气质,贾琮便知她是秦可卿了,也站起来接过,微笑着一饮而尽,酒的度数不高,另一个英俊少年贾蓉也给他斟了一杯。

    贾氏宗族的辈分,从高到低是水字辈、代字辈、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贾蓉是草字辈的,贾琮是玉字辈的,贾蓉秦可卿都要喊他叔叔,在大家族中,年龄小、辈分高的情况很常见。

    贾琮大略浏览几眼,往上的几桌宴席,贾赦、邢夫人、贾政、王夫人、贾珍、尤氏、贾琏、王熙凤、李纨、林黛玉、薛宝钗、三春、贾宝玉都在,好热闹,没人大声说话,说话也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王熙凤过来拉秦可卿过去,说老祖宗要她伺候,秦可卿讨得贾府上下欢心,她便过去了,末尾这一桌只剩下几个不起眼的男人,宴席也就变成了男的各自同席、女的各自同席。

    贾琮留心观察,见好几个人动筷了,自己才动筷子,小小年纪,这里饭菜又是最上等,赶紧补充营养。

    戏台上的《满床笏》,讲的是唐朝郭子仪军功起家、儿孙满堂,后代高官林立的故事,其中有一后辈还娶了公主为妻,显赫无比,滇剧、豫剧、晋剧、川剧、河北梆子的《打金枝》,就是从《满床笏》脱化而来。

    贾琮想:“这出戏和贾家的现状何其相似啊?但这些人恐怕没有几个,能预想到贾家的败落不远了。”

    ……

    几出戏唱完,贾母喜笑颜开,乐呵呵地合不拢嘴,她头戴镶嵌玉石的齐眉抹额,身体发福,靠在一把脑搭交椅上,她的大丫头鸳鸯细心地给椅子铺垫了引枕,贾母一手搂林黛玉、一手搂贾宝玉。

    王熙凤不时在旁边插科打诨,贾探春、秦可卿等也极会迎合,贾母每每发笑,看着儿孙满堂,骨肉团聚,她开心极了。

    贾母环视一圈,见到末席的几人,点头道:“环儿、琮儿、兰儿、蓉儿,都来了?好!好!这才热闹!”

    贾蓉偷瞄父亲贾珍、嫡母尤氏一眼,赶忙站起来,给同桌几人使眼色,却发现贾琮早已第一个走过去了,贾蓉愣了一下,跟着过去,贾环撇了撇嘴,贾兰则是安安静静的。

    鸳鸯、琥珀捧垫子过来铺下,四人齐齐下跪:“给老祖宗请安。”

    贾母的笑容从嘴角蔓延到眯成一条缝的眼睛,虽是老人家,但早年从史家侯门嫁过来,从重孙媳妇做起,过到了自己也有重孙媳妇,有几十年的豪门阅历,晚年享福,那笑脸上的皱纹也不是很多,牙齿还洁白,叫他们起来。

    贾赦道:“母亲,趁着热闹,不妨考考孙辈们的蒙学,不然上学也是白上,儿子也帮着他们,向母亲讨个彩头。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贾琮,近来倒是上进。”

    他言语落下,贾母一瞅贾琮、贾环几个,再看看怀中的贾宝玉,皱了皱眉。

    贾琮、贾环等年轻的几个,未曾娶妻的,都在族学念书,由贾代儒教书,只是现在是正月里,放年学,所以闲居家中,贾宝玉不同,贾母宠爱,他去不去都行,由此还有一条规矩,闺阁女子在正月不能做针线。封建社会的规矩,也是够了。

    一言落下,四周之人有看过来的,也有毫不关心,找人说话的,贾母摇头,问:“你那儿子怎么就上进了?又来哄我!成日家我看着,可不是这样。”

    “该是天降机缘,宝玉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琮儿也有他的福气,病了一场,梦醒之后,才思大进,儿子准备给他请一名老师。”贾赦解释。

    他这样郑重其事,旁边讨好贾母的王熙凤,丹凤眼陡然含着意味深长的味道,第一次正视她的小叔子。

    贾政、王夫人也向贾琮投来审视的目光,人群此时安静了下来,贾琮成了焦点。

    贾母的表情变得好奇,问贾琮:“什么梦?你来说。”

    贾赦看了过来,贾琮站立,答道:“南柯梦。”

    贾母怀中的林黛玉,举起粉帕抿嘴一笑,贾宝玉悄悄问她笑什么,林黛玉哼道:“不笑什么,只是看到琮弟的模样儿,少年老成,有人年纪比他大,却白长了。”

    别人听不到,贾母却听到了,心里愈发不悦,道:“是汤显祖的《南柯梦》么?这梦不吉利!”

    贾母精通戏曲,谈及《玉簪记》的《听琴》、《续琵琶》,薛姨妈都说没听过的,这是人家的阅历。

    “老祖宗说的是,但琮儿另有一番想法。孙儿病了之后,进入梦中,梦见自己变成了淳于棼,任南柯太守,因军功官拜左相,娶公主为妻,显赫当朝,却又因为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不懂得当家,家中有人仗势欺人、恃强凌弱,犯下了许多案子,最终引发内忧外患,家破人亡,却是大梦一场。”

    贾琮想到曾一世经历,内心亦不禁感慨,斟酌道:“孙儿认为,这梦虽荒诞不经,又不吉利,却有警醒世人之用。因是孙儿亲身梦见,那等经历非言辞能表,直入人心,所以,醒来后,我便认为发奋读书才是正理,不能步淳于棼的后尘,这才会有父亲的那段话。”

    贾母板起脸,一句话也不说了。

    贾珍很不喜欢贾琮的这些话,尤氏对他笑道:“好聪明的孩子。”

    秦可卿也沉吟不语,贾探春也是这般,薛宝钗心想:“这贾琮有意还是无意?他这年龄,应该是无意的。”转念一想,恃强凌弱?仗势欺人?薛蟠在金陵为了丫头香菱,打死冯渊,一件人命案子,屁事没有,这是说她哥哥薛蟠吗?

    贾赦大悦,儿子说得好啊,浑然不觉得他自己和淳于棼的后代有相同之处,人都是这样,对于无关自身的事情,还能公正判断,一旦涉及自身,就未必了。

    贾政接口道:“母亲,儿子也认同琮儿,他的话是有几分道理的。”

    贾政,字存周,这位贾存周虽然办事能力不强,但能从黛玉的灯谜,感触到危机。

    贾琮想道:“贾宝玉生来就有通灵宝玉,这时代是迷信的,王熙凤看似不信神鬼,女儿病了,她还叫彩明看《玉匣记》、送花神,我这番话比起来,实在小巫见大巫,完全说得过去,看样子,他们也没有多少怀疑。在外要读书应考,那么在家族中,必须要站住脚,取得贾赦信任还在其次,关键是这位门儿清的老人家哪!”

    贾母看似有所感慨,并不责骂,贾政便提议由他提问,贾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贾政清正儒雅地一捋胡子,好像一个道学先生,道:“琮儿,大哥说你才思大进,想必蒙学已读通,《论语》读通了么?”

    贾惜春年纪最小,她看到二姐姐贾迎春有点紧张,咯咯娇笑起来。

    王熙凤虽然认得几个字,但才情、文化素养远远不及黛、钗、三春,对于喜欢出风头、摆威风的她来说,这个小叔子的突然变化,是她不希望看到的,但她脸色也一般的春光明媚,心中所想,并不写在脸上。这时王熙凤想道:“环儿、琮儿都是奴几辈生的,庶出儿子,上不了高台盘!”

    读通和读懂、背下来不是一回事,不仅要记牢,还要灵活运用,八股文的题目,极度苛刻刁钻,尤其是截搭题,姑且不说五经,四书是必须滚瓜烂熟的,不然你“破题”都破不了。

    贾琮前世不过兴趣使然,记得一些,读通、精通,还要花费时间,他应答道:“读通不敢,略微记得一些,二叔请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