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结亲家(第1/1页)汉天子

    正因为刘杨不看好王郎,但又迫于邯郸方面的压力,他才选择既归附王郎,但又不给予王郎一兵一卒的援助和支持。

    刘杨拿着茶杯,又喝了口茶水,问道:“那么,以伯先之见,本王当如何?”刘

    植正色说道:“归附大司马!”刘

    杨与刘植对视片刻,乐了,说道:“伯先以为,刘秀在河北能成大事?”

    稍顿,他又幽幽说道:“伯先别忘了,王郎有刘林、刘接的支持,而刘秀呢,他在河北,可没有任何的根基。”

    刘植一笑,说道:“大司马在河北没有任何的根基,现在尚且得到了上谷郡、渔阳郡、中山郡三个郡的支持,可见大司马的声望和能力,要远在王郎之上。倘若有一天,王郎覆灭,而支持王郎的真定王,又当何去何从呢?”刘

    杨心头一震,这正是他所顾虑的问题。他苦笑道:“我现在归附大司马,恐怕也为时已晚了!”刘

    植一怔,不解地问道:“真定王此话怎讲?”刘

    杨幽幽说道:“大司马落难之时,本王站在邯郸那一边,袖手旁观,现在大司马得到三郡的支持,已然顺利渡过难关,本王再去依附大司马,这显得本王太过于……见风使舵!日后大司马在河北成事,怕是会对本王秋后算账啊!”

    原来刘杨顾虑的是这些!刘植眨眨眼睛,淡然一笑,说道:“我在来真定的路上,便已想过了这个问题。”

    “哦?”刘杨笑问道:“伯先可有应对之策?”刘

    植正色说道:“我与大司马也相处了数日,对大司马也算有些了解。大司马性情醇厚,为人正直,绝非会秋后算账、卸磨杀驴之小人!只要真定王现在肯站在大司马这一边,日后,大司马一定不会亏待了真定王。真定王的担忧,实在是多虑了。”刘

    杨苦笑着摇摇头,说道:“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落难之时满口仁义道德,得势之时翻脸无情、刀剑相向,伯先啊,这样的人,我们见过得还少吗?前有王莽,后有王郎,难道,还会少他一个刘秀不成?”看

    得出来,刘杨对刘秀的顾虑太深,生怕刘秀现在用他,等到以后,会给他小鞋穿,找他的麻烦。刘

    植皱着眉头,问道:“难道真定王是打定了主意,要站在王郎那一边,与王郎同生死,共进退?”刘

    杨身子一震,摆手说道:“本王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可是现在让本王归顺大司马,本王实在是提心吊胆,寝食难安啊!”

    说到这里,他偷眼瞧瞧刘植,见后者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他又轻叹口气,说道:“若是能打消本王的这个顾虑,本王可率我真定的十多万大军,归顺大司马,以后这十多万的真定军,可任由大司马的调遣。”刘

    植的眼睛顿是一亮,急忙追问道:“如何才能打消真定王的顾虑?”

    刘杨呵呵地笑了,说道:“这,需要伯先你来拿个主意。”

    刘植都差点气乐了,自己只是个说客,又能拿什么主意?他还没往下接话,刘杨话锋一转,慢悠悠地说道:“本王有三女,皆已及笄,但都是待嫁闺阁。”

    说到这里,刘杨不再继续往下说了。刘植多聪明,一听这话,立刻明白了刘杨的意思。原来,刘杨是像和刘秀结成儿女亲家,说白了,他是想做刘秀的老丈人。

    如此一来,刘杨和刘秀就等于捆绑在一起了。以后都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刘植还真没想到刘杨打的是这个主意。他沉吟片刻,说道:“真定王,此事非同小可,伯先得回贳城,与我家主公商议。”

    刘杨点了点头,含笑说道:“郑重起见,伯先还是请大司马亲自来趟真定的好。如果伯先和大司马能信任本王的话。”刘

    植先是一愣,随即拱手说道:“伯先回去,一定把真定王的意思带到。”

    “好、好、好!”刘杨抚掌而笑,令下人准备酒菜,款待刘植。刘

    植在真定就住了一天,翌日一早,他向刘杨告辞,返回贳城。回到贳城,刘植见到刘秀,把他与刘杨见面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

    最后,他说道:“主公,真定王并非执意不想归附主公,只因顾虑太深,生怕主公在成事之后,会与他秋后算账,故,他一直按兵不动,既不帮王郎,也不帮主公。倘若主公能与真定王结成儿女亲家,如此一来,便彻底打消了真定王心中的顾虑。此事,还望主公三思啊!”就

    内心而言,刘植是非常希望刘秀和刘杨结成亲家的。刘秀是他的主公,刘杨和他是老交情,他不希望这两个人走到兵戎相见的那一步。

    其次,刘杨麾下可是有十多万的真定军,一旦刘杨归附过来,己方的兵力能一下子增长十多万,这对己方实力的提升,得产生多大的助力啊!反

    过来说,如果刘杨被逼着站到了王郎那一边,死心塌地的与王郎联手,和己方为敌,别看己方现在有三个郡支持,但还远不是人家的对手。

    无论于公于私,他都希望能促成此事。

    听完他的话,刘秀低垂下头,沉默不语。在场的邓禹等人面面相觑,也都没有立刻说话。

    成亲之事,看起来似乎挺简单的,只要刘秀点下头就行。可问题是,中间还卡着一个阴丽华。

    与真定王之女成亲,总不能让人家去做妾吧?可若让她做正妻,那阴丽华又往哪摆?让阴丽华做妾?

    在刘秀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阴丽华下嫁给刘秀,成就一段佳话,若是为了得到真定王的支持,把阴丽华从正妻降为妾室,这传出去,好说也不好听啊,也会大损刘秀的声望。“

    我不同意!”谁都没有开口说话,朱祐先炸了。他转头对刘秀说道:“主公,仲先只认一个夫人,就是丽华夫人,此事,还请主公三思而行!”

    这话,恐怕也只有朱祐敢在刘秀面前说了,即便是邓禹,都不好开这个口。耿

    纯清了清喉咙,说道:“真定王,以及真定王麾下的十多万真定军归属于谁,无论是对我方,还是对王郎,都至关重要,还望主公能以大局为重!”

    很显然,耿纯的态度和刘植一致,都支持刘秀和刘杨之女成亲。吴

    汉不认识阴丽华,也不认识刘杨以及刘杨之女,他扬起下巴,傲然说道:“小小的真定国,又有何可怕?大不了,我们就先灭了他的真定国,我吴汉去取他刘杨的首级!”寇

    恂叹口气,向吴汉挥了挥手,苦笑道:“子颜慎言!真定国有十余万的大军,又能以如此狭小之地,把这十多万大军养得兵强马壮,让河北各路贼军,皆不敢进犯秋毫,真定王又岂是王郎、严奉之流能比?”

    言下之意,你赶快歇歇吧,别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以己方现在的实力,还真碰不过人家真定国。

    说起来,与吴汉私交甚好的就属寇恂,他二人以前关系就很好,现在同在刘秀麾下,关系自然是更进一步。吴

    汉撇了撇嘴,但也没再多说什么。邓禹摇头叹息,意味深长地说道:“真定军若能为我方所用,我方可于数月内,平定王郎之乱。真定军若被王郎所用,我方……要么退入幽州,要么,退回洛阳、长安。”一

    直沉默不语的刘秀,喃喃说道:“仲华也认为我当迎娶真定王之女?”邓

    禹垂下头,小声说道:“主公之家事,作为属下,本不该过问,但主公若想成大事,那主公之家事,便是公事,属下,属下只能提出最有利于主公之意见。”仕

    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和阴丽华之间的爱情故事,早已被流传为佳话,世人很少有不知道的,也正因为这样,现在众人都不太好开口。

    刘植干咳一声,说道:“主公和丽华夫人的事,属下也考虑过了,属下以为,丽华夫人仍可为主公正妻。”

    在场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刘植。阴

    丽华还为正妻?那是让真定王之女给主公做妾?真定王若听闻此事,还不得当场气炸了啊。倘

    若如此的话,都不如不答应人家,起码没有去羞臊人家,也不至于反目成仇。

    还没等旁人提出反对的意见,刘植继续说道:“真定王之女,亦可为正妻!”

    “什么?”在场众人无不是大眼瞪小眼,莫名其妙地看着刘植。其

    实现在很多人都误会了,认为古代的男子可以有三妻四妾,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古代男子的妻子,通常只有一个,就是正妻。

    至于妾室,那的确可以有很多,但她们的地位,要比正妻低得多。举

    个很简单的例子,妾室的儿女,也就是庶出子女,没有继承权,能继承家业的,那得是正妻的子女,也就是嫡出子女。

    庶出子女也不能向生养自己的妾室叫娘,得叫姨娘,他们只能管正妻叫娘或者娘亲。

    刘植环视在场众人,一字一顿地说道:“主公当然不能让真定王之女做妾,可效仿古人,让其做妻,平妻!”平

    妻的确是一种古制,春秋时期曾经出现过,但后来就越来越罕见了。

    春秋之后再出现平妻,都是非常特殊的情况,通常是男子长年离家在外,与别的女人成亲,之间感情深厚,不愿让其做妾,可视为平妻。正

    妻与平妻的关系和地位,相当于妯娌之间,而不同于妻妾之间的那种尊卑关系。此

    时刘植突然提出平妻这个概念,倒是让在场众人颇感茅塞大开。寇恂猛的一拍巴掌,赞道:“伯先高见,主公,属下以为,伯先言之甚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