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 突破阵地(第1/1页)南明日不落
猛烈的炮击覆盖了整个莫卧儿军的战壕阵地,白明修在前线指挥部那一边听着隆隆的炮响,观摩着孟加拉藩军的炮击。
“别说,还真的不错。”白明修放下望远镜之后给了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
孟加拉藩军跟大明本土的正规军相比,自然是差了不少,但是怎么说也都是大明的军官过来训练的,根据大明的军事体系培养建成的,更是装备了一系列大明的制式武器,至少比起其他国家的正规作战力量,孟加拉藩军还是相当不错的。
藩军逐渐成为了大明一股非常重要的作战力量,每个宣慰司、宣抚司建成的藩军,往往带有比较浓重的当地特色,很多东西都是适应当地文化和风俗的。不过有一些东西,大明是不会退步的。比如孟加拉藩军中其实相当大比例是绿教徒,但是军队绝对不可能允许士兵一天做五次祷告。倒是一旦进了军队这个大熔炉,也基本都变得世俗化了。
一般认为大明各藩军部队,东瀛藩军是最强的,东瀛宣抚司招募了整个东瀛最优秀的一批人,很多都是武家,组成了具有不错战力的部队。兵部也考虑过在一些战场上直接运用东瀛藩军作战。孟加拉藩军算是仅次于东瀛藩军了,但规模是最大,而且军费充盈,装备后勤都是一流。
炮兵的成熟度无非就是靠炮弹和训练堆出来的,孟加拉藩军还是孟缅藩军的时候就受莫卧儿帝国的威胁,所以训练不辍。吴敏也向藩军投入了大量的军费,而且不同于很多宣慰司藩军是半脱产预备役形式的不低,孟加拉藩军是全职的军人,训练强度也很大,甚至定期还要跟本土的正规军进行联演。
成吨的弹药被倾斜到了莫卧儿帝**的阵地上,白明修虽然是皇帝,但是对于军事的事情也是谙熟于心,他大致看了看,然后做出了判断:“敌人不错,他们的战壕防炮能力不错,虽然炮击对他们的打击不小,但是却不至于一次性将他们全部灭掉,还是要打阵地战的。”
努尔显然也发现了,这支莫卧儿军队的作战意志确实还是不错的。居然在明军如此猛烈的火力之下,仍能够坚守在阵地了。尽管他们的战壕也修建了一些防炮洞,但伤亡肯定是还有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可以稳得住,这就说明这支军队真的不简单了。
孟加拉藩军不会这么放过莫卧儿军的,在炮兵凶狠火力的掩护之下,孟加拉藩军开始进行冲锋。
躲在防炮洞里可能免于死在炮击之下,但是如果不能对冲锋的明军进行还击,那么莫卧儿军仍旧是要死。
孟加拉藩军开始跟着弹幕向前冲击,零星的开始有一些莫卧儿军队拿出他们的步枪来,向明军进行射击。不过他们缺乏自动火力,主要的武器还都是当年明军淘汰下来的1纸壳弹步枪,孟加拉藩军的散兵线拉得还算不错,在冲锋中不会受到什么大的损失。
“机枪,机枪!”看到阵地上冒出来的火力点,孟加拉藩军的军官大喊着。
“通知炮兵,快敲掉他!”
一群藩军士兵连忙就地找掩护,避免被对方的火力点攻击,有通信兵就带着坐标跑着去找后面的炮兵了。每过多久,炮兵的炮口就转过来了,朝着那火力点的方向就是一波集火。明军的105毫米榴弹炮真的不是闹着玩的东西,打这样的火力点非常轻易。
几发炮弹过去,这个火力点就哑了火,藩军士兵们从地上爬起来继续冲。
哪一处战壕有抵抗,哪一边就被猛烈的炮击,藩军展现出了非常平衡而有效的攻击体系,这种攻击的节奏好也有张力,体现出了大明军队的步炮协同的能力。
终于,第一个大明孟加拉藩军士兵冲到了战壕处,战壕内侧还躲着几名莫卧儿士兵,壕沟里其他的都已经是尸体了。不是每一个莫卧儿士兵都装备火枪,他们中还有人拿着刀。
冲上来的藩军士兵举起手里冲锋枪就是一个哒哒哒,几个莫卧儿士兵应声而倒,不过另一个之前就趴着的家伙暴起,猛地扑倒了这个藩军士兵,两人在壕沟里滚成一团,倒是最后因为孟加拉士兵的营养比较好,块头也大,生生就将这个莫卧儿士兵给掐死了。
越来越多的孟加拉藩军士兵跳进了战壕,莫卧儿守军本来数量就不如明军士兵多,经历了连番打击,被猛烈冲击后根本承受不住,这条战壕防线基本上在明军跳进来跟他们进行肉搏之后,维持了十多分钟就维持不住了。
最终努尔算是意气风发,只用了不到10个小时就拿下了这条防线,歼灭莫卧儿士兵四千多人,甚至还包括一位奥朗则布的王室成员。莫卧儿军的抵抗心虽然不差,也算是武勇,但究竟在战力和军事思想上已经差大明太远。
白明修看着锦衣卫送来的莫卧儿军的驻防图,对杨不正道:“恒河平原驻防的莫卧儿军队数量并不算多,莫卧儿军队还是比较严重的依赖临时征召的城镇居民和农民组成的庞大军队,没有完全进入到现代化军队的阶段,我们这一次进兵很是突然,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在奥朗则布率领的亲军那里,都在德干高原与马拉塔帝国作战。所以,照这个进度的话,我们应该可以在一个多月内就攻入德里。”
杨不正很确定地道:“奥朗则布会回防的,马拉塔那些家伙们,最多算是大股的游击队,能够控制一部分乡间地区罢了。一旦奥朗则布发现大明进军,会立即丢下那些癣疥之患跑来。”
白明修笑容满满,露出了他的大白牙,道:“说得好像我们怕他是的,一锅烩了,也是省事。”
杨不正突然话锋一转,道:“说起来,欧洲那边快要动手了,西清动作频频,大军已经集结在了波兰,普鲁士也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