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藏宝秘辛(第1/2页)宝鉴

    “苗老,这马心贻还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地方吗?”!

    秦风有些疑惑的看向了苗六指,马心贻虽然当时在清廷官坐的不小,但权势以及后世的名声比起曾国藩李鸿章之辈,却是远远不如,甚至连张之洞都比不上。

    所以秦风不明白苗六指为何会对马心贻的宅子如此感兴趣,要说贼不走空,面前这位才是真正的贼祖宗,苗六指如此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听到秦风发问,苗六指也没卖关子,开口说道:“秦爷,您说的没错,马心贻此人的发迹,就是随着平定太平军而来的······”

    1853年清咸丰三年马心贻任合肥知县时,曾随钦差大臣袁甲三率兵平叛太平军,攻破了太平军占领的盛家桥、三河镇等据点。

    其后,庐州城被太平军占领,他招募骁勇进行训练,以图克复。

    因太平军刚到,马心贻暂避其锋芒,后乘其不备,夜间火烧太平军营,大败太平军,攻占了庐州,由于平定太平军有功,升庐州知府。

    在清咸丰八年马心贻任按察使时,舒城、六安等州县失守,陈玉成率军进攻庐州,马心贻随同清军官兵迎战,被太平军打得大败。

    庐州重新被太平军占据。因而被清政府革职留任,到了清咸丰十年的时候,钦差大臣袁甲三保举马新贻复官。

    清同治元年,马心贻回家奔丧百日后,赴大营办理军务,署庐州、凤阳、颖川兵备道,清同治二年,马心贻在蒙城战胜太平军升安徽布政使。

    其后马心贻是一路高升,清同治七年二月,任浙、闽总督,八月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风头一时无两。

    但纵观马心贻的发家史,却是和太平军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一直到他被刺身亡背后还有着太平军的影子。

    “苗老,这姓马的很厉害啊。”

    开车的谢轩听得津津有味,他以前在津天古玩街上最喜欢的就是听书,只不过讲到太平天国的事情却是极少。

    “老苗,你说这些干嘛?”

    秦风却是有些不明白苗六指的意思,马心贻死了都一百二三十年了,他如何发迹的和自己有屁的关系?

    “秦爷你知道马心贻是怎么死的吗?”苗六指笑而不答。

    “他怎么死的关我什么事?”

    秦风摇了摇头,他马心贻要是能活到现在,说不定秦风还会吃一惊

    但如何死的,那和自己就更没关系了。

    “马心贻是死在慈禧手上的!”

    苗六指眼中精光一闪,这桩秘辛埋在他心里也有大半个世纪了,还是第一次向外人说出来。

    “慈禧?慈禧当年害死的人多了,那老娘们的事有什么好提的?”

    秦风对苗六指的话却是有些不以为然,眼见车子到了潘家园,于是摆了摆手说道:“老苗,咱们先去店里,给你办张两百万的款子明儿你去和马跃天交易。

    “你,好,不问你别后悔。”苗六指被秦风差点给憋出内伤来好容易想把这陈年秘辛说出来,敢情秦风还不愿意听。

    老头这一赌气,干脆也不说了下了车后来到了《真玉坊》,找了财务一说,财务连忙去跑银行了,秦风将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了几份,这才算是闲了下来。

    “苗老,您那故事还没说完呢,慈禧老娘们干嘛要杀马心贻呢?”

    秦风都忘了那茬了,不过喜欢听故事的谢轩却记在心里几人上了二楼泡壶茶之后,他将这个话题又给引了出来。

    “有人不愿意听……”苗六指撇了一眼秦风,没好气的说道:“老头子还不愿意说了呢。”

    “老苗,你还别激我,这段子我兴趣真不大······”秦风笑着给苗六指斟了一杯茶,说道:“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啊?”

    秦风现在正等着财务办理钱款的事儿,明天他和谢轩就要分头行事了。

    除了分红拿出去的两百四十万和购买四合院的两百万之外,剩下的一千六七百万,都要带出去。

    要知道,这些钱里面还有方雅志的一部分货款,涉及这么大笔钱款的事情,秦风对别的事就有些心不在焉了。

    “秦爷,还别说,真和咱们有关系。”

    苗六指也看出秦风心思没在这上面,当下也不斗气了,直接说道:“马心贻当年曾经接到过慈禧的密旨,让他调查太平天国的宝藏一事。”

    “太平天国的宝藏?”

    听到苗六指话中的最后几个字,原本还心不在焉的秦风,眼睛猛得一下瞪圆了,开口说道:“老苗,真的假的啊?太平天国劫掠无数,但最后财宝都不知道去哪里了,难道在马心贻手上?”

    太平天国是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

    当时的太平天国,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让爱新觉罗江山为之不稳,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八年的战争,让太平天国劫掠了庞大的财富。

    要知道,当时国内最富庶的几个省份,几乎都被太平天国攻陷了,而且他们还自制货币与外通商,建立了存放财宝的圣库。

    只是在太平天国分崩离析之后,圣库中的财宝却是离奇的消失不见了,任凭清廷如何审问抓到了太平天国要员,也没能逼问出那些财宝的下落。

    到了后世,甚至连太平天国流通的铜钱,都存世极少,因此也特别名贵,可以说,所有关于太平天国的事情,都是一个谜,至于那些宝藏,更是谜中之谜。

    “在不在马心贻手上我不知道。”苗六指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我相信马心贻是知道那些宝藏下来的······”

    “那为何这一百多年来,都没听闻过关于太平天国宝藏的消息?”

    秦风深深吸了口气,苗六指所说的事情实在是太让人震撼了,谁能得到那些宝藏可以说马上就能变得富可敌国。

    “这事儿要从头说,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看到秦风着急的样子,苗六指笑了起来,不过还是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给说了出来。

    原来,当时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曾国藩的湘军集团迅速膨胀扩大,军事实力在国内首屈一指这也让清廷感到坐立不安。

    慈禧太后提拔马心贻,就是存了制约曾国藩的用意。

    但是慈禧太后怎么都没想到,马心贻表面上对朝廷毕恭毕敬但其实和曾国藩私交极好,他的军事集团,隐然有和湘军融合的迹象。

    清朝不过数万人马进关,从坐上了江山之后,就一直对汉人有诸多提防和制约,慈禧得到密报后,顿时就动了杀心。

    在江山社稷面前,什么财宝自然都不重要了。

    后来所谓的刺马案其实就是慈禧为了防止马心贻和曾国藩联合而做出来的!在断去曾国藩一条臂膀的同时,也警告了对方。

    “老苗,这关乎太平天国宝藏什么事情?”

    秦风听了半天都没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儿不由说道:“不相关的事情就不要说了,还有,你怎么知道这些的?话说当年刺客的笔录还保存在故宫博物馆呢。”

    刺杀马心贻的凶手叫做张汶祥根据他的供诉,是因为马心贻未受理他的案子,让他家破人亡,还有就是马心贻明令禁止张汶祥开典当行,断了他的生路,这才刺杀对方的。

    这张笔录被画押保存,一直都在故宫博物馆放着的只是后世人考证出张汶祥有太平军的背景,于是又有因仇刺杀的说法。

    但是苗六指所说的那个缘由秦风却是第一次听闻,这上升到了国家争斗的层面,想必在民间是流传不起来的。

    “那供状有什么用处?历史上的糊涂账难道还少吗?”

    苗六指不以为然的笑了笑,说道:“按照我所知道的消息,马心贻是找到了太平天国宝藏的,并且还画了一张藏宝图,但是从他死后,藏宝图也不知所踪了……”

    苗六指接下来讲的话,才真正涉及到了这桩秘辛的核心,至于他是如何知道的,那也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

    事情要追溯到五十多年前,苗六指当年在京城准备刺杀师兄燕子李三,为了隐匿行踪,他整日生活在当时外城下九流聚集的地方。

    在苗六指租住的那个小四合院里,住着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这个老人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十分的可怜。

    苗六指怜其年龄大,又感伤师父的遭遇,于是尽心尽力的服侍了老人一个多月,就在老人临终前的一天,给他说出了一桩惊天隐秘。

    原来,老人叫做李三泰,生于1848年,由于家里兄弟众多,贫困的揭不开锅了,在李三泰十岁的时候,被父亲割了卵子后,花钱送进皇宫当了太监。

    要说李三泰从小很是聪明伶俐,进宫只不过短短的七八年,他就被送去服侍当时大权在握的西太后……慈禧。

    那会李莲英的卵子怕是还没割呢,李三泰跟在慈禧,很是受宠,算得上是风光无限。

    但就是在一个夜晚之后的一个月内,李三泰以及当时跟在慈禧身边上百个宫女太监,突然都被调离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去了,算得上是打入冷宫。

    旁人不知道原因,但是那天晚上正好由他服侍慈禧的李三泰,却是知道,慈禧太后那天接见的就是马心贻。

    而且出于好奇,李三泰听到了两人的一些对话,对话的内容就是马心贻告诉慈禧,他已经打探到太平天国宝藏的消息,不日将绘出藏宝图敬献给西太后。

    在当日马心贻离开后,李三泰又无意间听到了慈禧安排人杀掉马心贻的事情,这一下将他吓得不轻,足足过了好几天才恢复了正常。

    不过自古以来,宫中的太监和宫女,就有“对食”的传统。

    所谓“对食”,指的就是太监和宫女为了排解孤寂,互相安慰,于是大家私下恋爱,结成象夫妻或朋友、家人的形式。

    “对食”的宫女和太监,平时会在一起吃饭、相互照顾′形成一种一方死后另一方每年去祭奠的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

    李三泰自然也有“对食”的相好,而且正是慈禧近身服侍的一位宫女。

    由于年幼受宠又想在“对食”宫女面前显摆,李三泰在一次和“对食”宫女的闲聊中,将那太平天国藏宝的事情告诉了那个宫女。

    但是让李三泰没想到的是,他的“对食”口风很不严谨,居然在宫中传了开来,最后传到了慈禧的耳朵里。

    当时慈禧就大发雷霆,将那宫女抓去审问,李三泰的“对食”倒是有情有义,居然没将他供出来,只是说自己偷听到的。

    那会慈安太后还健在,慈禧尚不能一手遮天,而且也没后世那般残暴,于是只将几个宫女仗毙,另外换了一批服侍自己的人。

    深知闯下了滔天大祸的李三泰,从那之后就性格大变,人前人后再也不敢多言,谨小慎微的由小太监熬成了老太监。

    当清朝覆灭后,那会已经六七十岁的李三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