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南北1(第1/1页)汉兴

    战争一开始,华军立刻展开凶猛的攻势。

    江淮一线,华军兵分三路进攻,由4万人组成的第一军团顺着运河南下,直扑长江进攻金陵。

    4万人的第二军团负责进攻庐州,5万人的第三军团负责长江上游的襄阳方向。

    周军方面,童贯率领的禁军部队分头堵口,但是区区十五万兵分散在数千公里长的战线上,处处布放的结果就是处处兵力不足。

    进攻开始仅仅十天,华军全面突破淮河防线,除了襄阳之外,战线寸寸断裂的童贯不得已下令部队开始撤退,尝试寻求徐世松机动部队的保护。

    另外一方面,大周荆湖路经略使徐世柳宣布反正,荆湖军改旗易帜加入华军当中,随后六万荆湖军与华军第三军团会师。

    徐世柳的行动切断了襄阳以及川省一代与大周朝廷的联系,让华军轻易完成对襄阳合围的同时,华军得以控制长江上游。

    最后一路,华夏海军从台岛出发,与五月二十五日占领崇明,并在岛上建立中转基地。

    六千海军陆战队直接从这里乘坐中小型船只进入长江,开始尝试切断大周的长江航运。

    战争一开始,华军就尽显优势,徐世松那个以禁军为盾,迟滞华军,以新军为矛,进行防守反击的策略从一开始就被证明不成功——原本被认为有些战斗力的禁军根本连迟滞华军片刻都做不到,只是因为华军下手不够狠,让大部分禁军得以安全撤退。

    华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快,他们每占领一地,首要工作不是清除大周的武装力量,而是任命官吏、严肃镇压违法乱纪行为,同时统计本地库存物资。

    如果粮食布匹等民生物资储备不足,还要从本土调运一部分补充,以保证市面稳定。

    为了确保战争期间不出现大的动乱,所有新领土的原大周官员一律暂且留用(如果他们没有逃走或者为大周殉死的话),之后如何处理这些官员,则要等待本土调查团的审计审核工作。

    让徐世杨感到欣慰的是,虽然华军进攻过程中有人逃往深山,也有报告说一些年轻女子躲在家里,脸上抹了锅底灰,但并未出现民众大规模南逃的现象——相对四十多年前大周南迁,数百万江北民众一齐南逃,之后每年还有大量民众南迁的景象,这次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然,大周也不是一个忠臣都没有。

    至少襄阳城守将吕文焕坚决拒绝投降。

    吕文焕在襄阳还算得军心民心,战前他在城中大量储备粮草,足以供应全城军民十年之用,同时他还整顿城防,在原有的城墙基础上继续加高,同时疏清护城河,以扩大地利优势。

    为了对抗华军的炮兵,吕文焕准备了超过三百架八牛弩,又从大周朝廷获得了数十门各种型号的火炮和大量火枪。

    吕文焕认为,如果凭借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有山,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他可以在襄阳防守十年以上——当然,前提条件是朝廷能保证长江上游水道的畅通,能够通过水路运来补给和援军。

    第三军团不可能允许自己继续进攻的时候,背后还有这么一个大钉子,因此襄阳—樊城成了华军南下过程中,南北双方爆发第一次真正大战的地方。

    这个时代的襄阳—樊城其实是一座母子城,襄阳在汉水以南,樊城在汉水以北,护卫犄角。

    其中樊城看起来像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地形南高北低,但她南部紧靠汉水和襄阳,不比担心背后的攻击,只需要防守北面的低地。

    加上樊城城墙的高度,从北面进攻樊城就相当于仰攻高地,地利上吃亏很大。

    而且樊城与襄阳之间有浮桥连接,可以随时撤出伤员并得到来自襄阳的增援和补给。

    至于襄阳城本身更加易守难攻,经过吕文焕的加固,其城墙高度在8米以上,周长上千米,把整个襄阳城护在当中,此外还有引来汉江水形成的宽达数十米的护城河。

    这样的城市,在冷兵器时代,若是防守者意志坚定粮草充足,而进攻者没有强大水师以控制江面的话,无论多么大的兵力优势都难以攻克。

    从这一点上来看,吕文焕的信心不能说是狂妄自大。

    如果换上一个同时代的对手,他大概真的有很大机会守住。

    可惜的是,他的对手与周军并不处在同一个时代。

    在得到荆湖军的支持下,华军得以轻易控制襄阳周边的几个制高点和关键位置。

    随后华军从陆路运来一些大舢板,用以封锁汉江水面。

    六月十二,华军开始第一攻击襄阳。

    华军在襄阳以南的虎头山制高点上部署了六门三十斤臼炮,直接凭借高度优势和高弹道射击襄阳城。

    在臼炮的掩护下,华军攻城炮兵越过西面的万山,在襄阳西门附近强行布置攻城炮兵阵地。

    吕文焕集中所有炮兵试图阻挡华军,但是他手中的炮兵无法攻击有效射程之外的华军炮兵,而华军臼炮却可以在观察员的校正下一步步摧毁周军炮兵。

    华军炮兵的射程优势让吕文焕十分后悔过于轻易的放弃南山制高点,然而大错已经铸成,后悔也无用。

    十四日,吕文焕派兵出城野战,试图阻碍渐渐成型的华军攻城炮兵阵地,但主动出城的周军被华军野战炮兵轻易击溃,不得已退回城内。

    十六日,一支满载援军和补给的周军船队从长江下游逆流而上,进入汉江,尝试对襄阳进行增援,但在半路上就被华军内河船队和部署在汉江两岸的陆基炮兵击溃,援军中两千多人战死,五千多人被俘,全军覆没却没有一艘船冲破唐白河口,更别说达到襄阳了。

    十七日,华军攻城炮兵部署完毕,当天发动总攻。

    华军连续轰击两个小时,在襄阳西门城墙上打开一个巨大的豁口,随即陆军乘坐大舢板强渡护城河。

    吕文焕命令守军使用八牛弩对华军船队射击,给华军造成一定伤亡,一艘舢板被投石机砸中翻沉。

    但华军不为所动,继续进攻,第一艘舢板在火枪和大炮的支援下与襄阳西城附近靠岸,随即用刺刀冲击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