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宋家庄仁义啊(第1/1页)杀戮英雄

    李正道和其逃犯们被统一安置在造纸厂的一处新盖好的阁楼中,因为毕竟宋家庄所在的山涧毕竟空间有限,还得空出种植粮田的空间,所以为了安置金矿区的十多万逃奴,在造纸厂附近则建筑起一片片木柱为栋梁、石头为层壁四层阁楼来安置逃奴们,所以李正道这些人便被安置在这里了,而这片地方则被叫做造纸厂工人区。

    其实李正道是可以搬去宋家大宅里去的,但是却犹豫了,结果并没有去宋家大宅,而是选择和这些与他同生共死的逃犯们在一起。

    但是李正道想不到的是,当他领着逃犯们在这造纸厂工人区居住的时候,立刻就被这里的原金矿区奴隶们认了出来,只要是看到他就纷纷向他跪拜,高呼小恩公。

    使得李正道不得不和这里的原金矿区奴隶们约法三章,让这里的原金矿区奴隶们不必每次见到他就进行跪拜谢礼,以后大家都住在一起这样非常不方便,不过就算如此虽然这里的原金矿区奴隶们不再叩谢李正道,但是还会每次见到他都鞠躬问候,以示尊重。

    而这样的情况,被去造纸厂的宋虎荒看在眼里,非常的不爽,因为虽然他明白李正道是那些原金矿区奴隶们的救命恩人,但是这些原金矿区奴隶们现在都是吃他们宋家,住他们宋家的,不但没有向他们宋家的人如此的感恩戴德,反而对只救过他们一次的李正道如此敬仰,真是没有天理了。

    李正道虽然居住在造纸厂工人区里,但是他每天都是去宋牧渔哪里报道,帮助宋牧渔书写文件,毕竟李正道是官家大先生的弟子,从小就当做接替大先生位置的人培养,所以在文艺修养上有专门的书法家进行教学,因为作为锦衣卫的人,难免会去做间谍,所以李正道必须要有良好的书**底,才能学习好临摹字迹去干瞒天过海的勾当,所以李正道才能在温水临摹了张失暗的字迹。

    现在快到年关了,宋家庄对外的往来有许多,并且由于宋家庄现在开始做上十万人迁移的工作,所以需要李正道书写许多文书,而李正道前世也是在宋家庄帮助宋牧渔书写文书,所以自然是轻车熟路。

    但是,就算李正道再怎么纯熟,因为李正道的字迹好,所以几乎宋家庄所有需要体面文字的工作都交给他做,他也是非常繁忙的。

    并且李正道亲自濡墨挥毫写的文书,不仅仅是写得好而已,自有一番大家风范,让所有与宋家庄往来的人得到后爱不释手,都指明要李正道亲自书写,并且与宋家庄交易的份额利润也自愿减低了不少,只求李正道能够多书写几字。

    所幸李正道是一个武者,所以李正道不至于写得腰酸背痛,并且他一天的书写过程中还在不断的锻炼自己,正是练功写字两不误。

    所以李正道到宋家庄后,竟然凭着他一手好字混得是风生水起,并且还得到宋牧渔奖励一把价值百金的宝剑,其给的薪酬竟然也位比宋家八虎,让所有宋家庄的人都非常眼红,但是却也没有丝毫怨言,因为李正道就凭他这一手好字,就证明他是世家之人,和宋家一龙八虎是同样位阶,甚至是地位更高的士族之人,普通人根本不能比。

    “恩公,快过年了,听说每到过年,宋家庄都会召开盛大的晚会,并且还会放半个月的假,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会开工。”

    就在李正道工作了一天,回到造纸厂工人区休息的时候,费囯净迎了上来,向他这么兴奋的说到。

    李正道也是笑着回复道:“是啊,现在整个宋家庄都在张灯结彩,准备过年,到时候晚上应该还会取消宵禁,并且搭建戏台,放礼花,非常喜庆。

    并且对于大家来说,其实这还不是最好的,宋家庄最好的节目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里,有管饱的流水席,只是今年这里的人口突然翻了二十多倍,有十多万人,并且现在又是灾年,恐怕要比历年差一些。

    但是宋家庄的粮仓却是按照粮山建的,足有一里方圆,里面粮谷非常殷实,足有五百万石以上百万人近两年的消耗,所以饭必然是管饱的。”

    听到李正道的话,费国净顿时赞叹道:“江湖传言果然不虚,宋家庄仁义啊!”

    在大夏朝一斤的粮食差不多为一升的体积,而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所以一石粮食差不多为一百斤粮食,而宋家庄建有一里方圆的粮山规模已经违制了。

    在大夏朝只允许乡绅世家建的粮仓为五丈方圆,也就是十万石左右,所以在大夏朝除了经营粮食的商贾可以在店铺里随意堆积外,权贵们自己家的粮仓基本上都不会超过十万石,而普通平民的村庄,则因为权贵的剥削,是建立不起来村庄的,只有在乡镇的乡绅能私自建立粮仓,在灾年有良心好的乡绅会开自己的粮仓放粮。

    而在县城以上除了士族世家有自己的粮仓外,官家还建有粮谷,这粮谷不会超过五十丈方圆,足有百万石。

    道府里官家则建有粮山,与宋家庄一样足有一里方圆,内有五百万石左右粮食。

    京宫里同样建有粮食储备的地方,不过却不是堆积的了,而是挖开地面,将粮食倒入地下,叫做粮川,足有两里方圆,能装一千万石左右,完全是属于国家战备粮食,只有皇帝旨意能够动用。

    同样的道理,在皇都自然有全国最大的粮食储备地方,也是挖开地面的存储方式,这样的地方叫做粮海,足有十里方圆,能装入一亿石。

    所以大夏朝拥有如此系统化的存储粮食的机制,再加上大夏朝升平八百岁,所以大夏朝是不缺粮食的,而现在的全国饥荒,正如李正道等有识之士的所料想的,其实根本就不是天灾,就是权贵们贪婪不想动用这些存粮施舍百姓,而打算从中牟利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