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不知你胸中可有丘壑(第1/1页)杀戮英雄

    在上官山的朝廷朝议上,主攻派是以郭稷为首的武将,认为应该派军队主动出击。

    主攻派的理由是久守必失,就算防御胜利了一百次也不是胜利,而万一失败了就是彻底失败了,现在皇都兵力强大,完全可以经得起失败和消耗,必须尽快灭了这三处作乱的皇子,才能够树立朝廷的威望,征调天下兵马平乱。

    主守派则是以于逞议为首的文官,他们认为敌军势大,皇都军队兵弱,不适合在外和敌军野战,应该固守皇都平京城。

    毕竟上官山已经正式登基称帝,敌人已经沦为叛逆,军队越多就会越无以为续,因为他们是叛逆,不会正常的得到各地方的粮饷支援,而一旦他们开始抢劫各地方粮饷,必然会失掉民心,内部就会土崩瓦解,而皇都粮草充足,足以防御住敌军的围攻,并且毕竟现在上官山把持大统,完全可以征召天下兵马勤王。

    不过就在主攻派和主守派争论的时候,李正道却站在金銮殿里的武将首位老神在在的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让上官山感到有些意外,所以他便在听明白主攻和主守两派的观点后,便让大殿里的人稍安勿躁,然后向李正道朗声询问道:“御弟,朕见你一言不发,而你一直统领诸军,不知你胸中可有丘壑?”

    李正道见上官山询问,便持着玉笏向上官山作揖一礼,然后向上官山朗声说道:“禀陛下,臣以为战场之道不能一味的主攻和主守,所以臣与他人想法不同,不敢妄加议论。”

    在大夏朝大臣上殿是需要持手板“笏”的,笏自古其实是大臣们上殿记录事情的竹板,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变成了大臣们参与朝议的一种礼仪和地位象征,而由于大夏朝朝议只能是上品大员参与,所以其正三品和从三品官员持铜笏,正二品和从二品官员持银笏,正一品和从一品官员持金笏,皇亲国戚持玉笏,若是有其他低于上品官员的官员上殿参与朝议,则持木笏或者竹笏均可。

    并且作为朝议,自然有御史台的人作为记录,值得要说的是史官都在御史台,所以朝议都是非常正式的场合,不会有人乱说话,怕自己一言一行被记载历史上的时候,万一说错话就会沦为千古笑柄。

    所以李正道在朝议上说他观点与主攻和主守两派不同,自然必须要说出个子丑寅午来,不然在历史上若是记上个他说大话的事情,他可就名声扫地了。

    上官山听到李正道如此说出一个不同意见,便立刻朗声询问他道:“既然御弟有不同意见,朕愿闻其详。”

    李正道继续朗声说道:“禀陛下,臣以为敌军势大不错,兵强马壮也不错,但是不见得不可抗衡,所以郭老将军提出出城野战不无道理。

    而于宰相认为我军战力不足也是实情,防守皇都也是必然的选择。

    现在敌我作战规模庞大,乃是数十百万人千里之地的战场厮杀,根本不存在分兵导致战力低下的问题,所以主要是敌我作战如何派兵遣将一一应对。

    先前国舅出战,兵力虽然少于东京来犯之敌,但是还是一战而击败敌人,阻敌于陆,让敌龟缩于水上舟船而不能下。

    其根本原因是国舅汾加王掌控的镇戎军野战十分犀利,比东京来犯的以边军这种缺少临战经验的部队战力强大。

    所以臣建议将现在城中的原北道镇戎军派遣到国舅汾加王麾下指挥,让其靠这两道达十万众的镇戎军来抵御东京和随之而来的三皇子反叛的部队。

    以国舅汾加王的指挥能力,就算是消灭不了东京来敌和三皇子反叛的部队,也能够做到相持不下。

    而至于北方南下的平京镇戎军兵马,臣以为我们当依托城防抵御们的进攻,因为平京镇戎军常年在边关与胡人作战,自然和其他北方镇戎军一样,都是善于野战的部队,我军若是和其野战只能是以己之短攻其之长,恐出意外。

    并且若是让国舅汾加王派兵和其作战的话,则是战力相似,如无意外,只能是相互消耗。

    所以应当让国舅汾加王专心于东京和三皇子这两处来犯之敌作战,而我军固守皇都,然后征召天下兵马勤王,定然能够按照于宰相所料的拖垮敌军。”

    听到李正道的建议,群臣不由得都感觉有道理,便纷纷赞同了李正道的意见,毕竟李正道这番说词那是郭稷和于逞议都没有得罪,自然获得他们双方的赞同。

    但是上官山心中却没有对李正道更加信任,而是更加的忌惮了,因为以前倒是没有什么,现在听李正道一番言论下来,说明他不仅仅战略战术能力俱佳,甚至为人还非常圆滑,不过他还是按照李正道的建议和群臣商议部署了下去,毕竟主攻和主防派僵持不下也不是事,不如按照李正道的意思这么办下去。

    这次来袭平京城的平京镇戎军并不是全部的平京镇戎军,而是平京镇戎军中将军所统领的本部兵马。

    平京镇戎军与平京所在京畿道地区边疆的三道独立的镇戎军不同,乃是平京所管辖地域所有边疆的镇戎军称呼,守卫平京的三道镇戎军乃是平京地区极西之地,所以平京镇戎军就是这三道镇戎军东方的所有边道的镇戎军总和。

    按照大夏朝的军制,每一个边道其实只有一个军的镇戎军,不过在其皇都京宫掌握的区域里,则有一个边疆屯兵重镇,由将军率领其所在地区的镇戎军主力约十二万人以上扎住,不过都会有一个下属单位的余份可以自由调配,所以往往其将军率领的镇戎军都在十六万人以上。

    不过这是镇戎军主力所在的兵力,在大夏朝北方边疆塞外,有许多镇戎军的边关军镇据点,基本都是师领兵和军总兵级别的,只有东京镇戎军将军所在、平京镇戎军将军所在和西京镇戎军将军所在拥有十五六万以上的大军,而平京北方三道则设有三个督军的满编镇戎军兵力作为屏障。

    但是谁能想到本来作为屏障的镇戎军,先皇帝上官翳为了掌控朝局特意让自己外戚掌控的最让人放心的部队,恰恰是在朝廷政局不稳的时候,纷纷率兵作乱,反而是朝廷不怎么放心的那些绝大多数镇戎军和边兵、中兵反而固守待命,没有妄动。

    可见人心是最不可靠的,只有相信制度,哪怕无法做到万无一失,但是起码能够让制度内的人墨守成规,大部分人不会出错,而导致整个社会因为人性的缺陷而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