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库什克镇(第1/1页)雄起中亚

    ()“总督!额格纳齐恩将仇报,藐视总督的威严,定要重惩。”,夷乞干知道普尼班汗的性子,所以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些什么话,才最得普尼班汗的欢心。

    果然,普尼班汗一听,就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出声道:“真主在上,是绝不会宽恕如此恶·徒。”。

    其它人见状,也都连连大骂起额格纳齐。那唾沫横飞的场面,倒是凶悍得很。

    但是在额格纳齐大杀四方之时,他们却全消失了一般。只敢躲在角落里,而无人敢与额格纳齐一战。

    到底额格纳齐当庭杀人的景象,已在众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普尼班汗!一想到额格纳齐向自己借兵时的嚣张气焰,心中的胆怯与害怕,就如潮水一般,迅速涌来。

    所以冷静下来后,就想不惜一切代价,将其除去。

    但是怎么将其弄死,却是个比较棘手的难题。

    “尔等可有何妙法,将如此恶徒除去!”,普尼班汗见众人说得兴起,不由出声道。

    “这——”,一瞬之间,所有人就像被捏住了脖子,陡然失声。

    “夷乞干,你来说!”,普尼班汗面色重又沉了下去,非常不悦道。

    尽管心里也没什么好法子,但还是只能硬着头皮说了。就假装做出一副深思熟虑的神情!四处看了看后,马上灵光一现道:“总督,凶徒手下,可都是咱们也里的兵。只要派出可信之人,定能让他们重投总督麾下。”。

    察觉到诸位将领的神色,明显变得紧张起来。夷乞干又赶紧语气一转,接着道:“只是此法虽行,但对总督声誉有碍。因而在为臣看来,不若让其领兵北上。”。

    “你的意思,就是放他一走了之?”,普尼班汗神色更冷。

    夷乞干马上摇了摇头,解释道:“异教徒已在山之北!若让其北上,正好解了也里之困。以凶徒的英勇,此事并无不能。”。

    普尼班汗神色一凝,显然在权衡着利弊。

    “总督莫要忘了!凶徒虽有兵马,但无军粮。若离了也里,绝走不到班城郡。”,夷乞干接着建议道。

    “此事——”,普尼班汗犹疑了几许,才终于做下决定。让夷乞干,全权负责此事。

    想到额格纳齐杀人的景象,夷乞干心下一寒。伤了的脑袋,也不由隐隐作痛。

    而同一时刻,也里城以北的库什克镇。这是通往也里的军事重镇,南依帕鲁帕米苏斯山脉,北拒库什克河,乃是进入也里的重要门户。

    往常春秋之际,这里随即可见南来北往的商旅。但此时,镇上除了一列列军容齐整的护教军将士,就再无旁人。

    却是一日前,这里被突然而至的护教军拿下。

    原本普尼班汗也在这里布下了重兵,但是初次交锋后,便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整座军镇,也就落入护教军之手。

    也是护教军的行速,实在太快。且库什克镇的城防,既不高大,又年久失修。在面对护教军大军压境下,守城的也里将士,也都全无斗志。

    因而在初次交战后,便全线落败。

    当下库什克的一座军堡内,李承绩与李大气等众位将士、谋士一起,听着前线传来的军报。

    “启禀总督,山口有万余守军驻扎,异常拥挤。”,传信的探马,出声道。

    因地势的缘故,山口的关隘,只有容纳近千人。但库什克突然被拿下,致使不少败军,都逃亡山口。从而使山口的关隘里,短时间内人满为患。

    “敌军军心大乱,正是一举夺关之时。”,护教军的波斯左营千夫长穆赛雅布听到这话,立即面带喜色道。

    这是为了安置来投的军将,而特意设立的营盘。以两万人为上限,分别划分为左营、中营、右营。其中左营一万人,受赤炎军团节制。往后担负的作战任务,也与赤炎军团相当。

    中营六千人,受雄鹰军团节制,营长是卡赫塔巴。

    右营则只有四千人,受苍穹军团节制,营长是马立克。全都授予千夫长一职,在护教军中,地位不低。

    帖木儿灭里因原本是一方总督,所以他的军职,要比他们三人要高一些。成为护教军的千户长,总领波斯营。

    但这是明面上的!

    由于波斯营实则拆分为三,所以实际上,帖木儿灭里并不能完全统领整个营盘。

    不过战时,可以得到李承绩或是李大气的特许,而独领左中右三营。像现在,帖木儿灭里就得到李承绩的充分信任,亲自统领两万人的波斯营。

    这也是李承绩的笼络之举!

    若是一开始,就许帖木儿灭里高位,又不让其真正掌职。那么帖木儿心里,必定对他心生间隙。

    时间久了,就会成为呼罗珊总督府内部不和的隐患。因而不若此时让其掌兵!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防备一二。又能彰显心胸宽广,信任非常。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便是这个道理。

    但是在他说完话后,就有人连连摇头道:“不可!不可!”。

    定眼一看,却是阿利·不剌。

    “关隘人满为患,必定生出间隙。若以静制动,则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阿利·不剌的话语很简短。不少军将,都没听明白。

    但是李承绩却是明白了。

    知道阿利·不剌是想说,关隘既然人满为患,那么随着时间流逝,早晚都会酿成**。毕竟关隘只有那么一丁点地方,突然挤进去这么多逃兵。别说躺着,就是站着寻个落脚的地方,怕都是为难。

    再加上关隘之中,定然没有足够万人大军吃饱喝足的军粮。这饿着肚子,将士们迟早会得聒噪。

    一旦处置不好,就是大乱的后果了。

    想到也里守军把守的山口,也确实不好攻克。人多了,施展不开。人少了,又应付不了内里的守军。

    所以仔细想想,阿利·不剌的提议,也确实比较稳妥。

    不过他还没说话,帖木儿灭里就已出言反驳道:“开战之时,最紧要的便是快!早一步赶到也里城,就能早一步攻克。且敌军把守的关口,并非难以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