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吉思汗(第1/1页)雄起中亚

    ()    “夏国将汉人的那一套,学了个十全十。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阴谋诡计,着实有可能。”,一个将领出声附和道。    “不过我们草原男儿,何曾怕过。管他何种阴谋诡计,我们大蒙古铁骑,都能将其碾为泯粉。”,又有人颇为豪气的说道。    其他将领,也都纷纷出言。但大多数,都在请战。也是随成吉思汗征战蒙古诸部的过程中,诸多将领,都因接连到来的胜战而变得极度说信。    更确却的说,是目无一切。    虽然有一定的弊端,但好处,也非常明显。那就是蒙军在作战之时,士气高昂。一切艰难险阻,都有信心将其冲破。    这时候,一个身高七尺,面相狂野的少年,突然出声道:“父汗!以儿臣所见。不若即刻调遣兵马,大举攻城。反正军中,还有两万余夏人。让他们做攻城的炮灰,咱们草原男儿,定能踏平凉州城。”。    这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身强体壮。一双眼睛,就像高飞的雄鹰。论勇猛,他是四个兄弟里面,当之无愧的第一。即便现在年岁不大,却体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勇猛。    像在草原上,还赤手空拳的打死了两只狼。    如此,也使成吉思汗对其颇为欢喜。    当下虽没独领一军,但跟着成吉思汗南下,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只要再年长一些,必定能独当一面了。    “哈哈哈!你口气倒不小!”,成吉思汗笑着说道。    “父汗只要给我兵马,我当即就打下凉州城。”,拖雷应声道。    “小小一座凉州城,自然挡不住我大蒙古的儿郎。不过时机未到,我们还要等等。”,成吉思汗脑后盘着辫子,脸面很圆,眼睛很小。说话时,带着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度。    “父汗?!”,拖雷有些不解。    成吉思汗并没多说,就让众人散了下去。    如此过了数日,凉州城一直谨遵高逸的旨意,守城不出。蒙军也懒得在外叫骂挑唆,直接不理了。    这么相安无事的到了二月底,一份加急战报突然从中兴府传来。却是蒙人大破克夷门,俘获嵬名令公。五万夏军,全军覆没。跟着又攻陷定州城,以城中百姓为质,强攻中兴府。    自此京都告急,急召征蒙大军北上勤王。    “此事干系重大,还请让我等亲见太子殿下!”,帅帐里,一名得知消息的将领,出声道。    自太子受伤以后,高逸就不准任何人拜见。又动作连连,替换了不少与其关系不睦或疏远的将领。让很多人,都心下存疑。    只是之前没有好的借口求见太子。所以当下,这些人都赶紧抓住机会一探究竟。    “太子养伤要紧,不宜接见旁人。”,有亲近高逸的将领,立即回绝道。    “但太子殿下是征蒙大军元帅,勤王之事,必须得其口谕。”,那将领当仁不让道。    “你是信不过高元帅么?临行之前,圣上有言,军中大事,让殿下多向元帅讨教。后来坚守西凉府,殿下也将一干军务,交由元帅搭理。    你如此生疑,到底是何居心?”。    “你——”,那人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不是我等对高元帅之令生疑,而是太子殿下养伤日久,我等久未探望伤情。此次又北上勤王,路途多舛。若殿下伤势过重,勤王之事,就要多加考虑了。”,另一将领帮着解释道。    “哼!你——”,    “好了!”眼看又要起了争执,坐在下首第一位的高逸出声道。随即朝着空着的元帅之位拜了拜,才接着道:“自北夷围城以来,凉州便于外界断了往来。如今有圣上信使亲至,这身份,值得商榷。”。    一句话,就让信使的身份生疑。    众人低着脑袋,也都觉得这话颇有道理。因为凉州被围后,匹马便不得入城。派出去报信的探子,也都石沉大海一般,了无音讯。即使有信鸽可以飞鸽传书,也很快因蒙军的警惕,而遭到疯狂猎杀。    致使凉州城,宛如一座孤岛。    如今突然有信使闯过层层封锁,直抵凉州城。一般人,都会觉得蹊跷。    只是所传的圣旨,确实是圣上的笔迹。上面的印章,也一应俱全。若是作假,可能性不大。    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诸位将领对其的怀疑降到了最低。    “可若京都真有倾覆之危,我等岂不误了大事。”,有将领担心道。    “若真带兵北上勤王,那凉州必落于北夷之手。我们不仅难以北上,还可能全军覆没。”,高逸说着,就将凉州落于蒙军之手后的可能性,说了出来。    到底北上勤王,中间还隔着好长一段距离。说不得被北夷赶上,被迫交战。也是对于夏军的实力,他心下是不看好的。所以一直以来,才想用守城战迫使蒙军撤退。    高逸身为大军的副帅,分量是非常重的。因而他的话,没人再多加反驳。    于是北上勤王之事,算是就此搁浅。    但到了夜里,中军营帐。    太子李承祯睡在床榻上,辗转难眠。自从被高逸以养伤之名留在账内后,他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哪里都去不得。这样的日子,对他来说,真是一种折磨。    因而试了好些办法,试图逃出帅帐。但高逸做得太绝!不仅将他身边的人都撤换了。还在营帐周围,设了重兵把守。使得他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样过着,他整个人也颓废了不少。    恰是这时,一道异常微小的动静从营帐外传来。李承祯被关了这些日子,耳朵却好使了不少。因而马上心下一凝,将整颗心都提在了嗓子眼上。    “莫非高贼要杀我灭口?”,李承祯暗自想着,又觉得不可能。因为高逸若要杀自己,根本没必要这么麻烦。并且高逸对父皇还算忠心,并没有自立之心。至于投敌,也可能性不大。    毕竟高家的一家老小,可都在中兴府待着。一旦投敌,那高逸的一家老小,是性命不保了。以高逸孝子的美名,这是万万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