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五军都督府(第1/1页)明末好国舅

    翌日,百味坊里,张璟大摆宴席,庆祝乔迁新府。

    虽然薛钲的钱早已经送来了,不过当初下的请帖已经发给邻近的各府了,这些府邸都是京师的达官贵人,张璟自然也不得不开办了酒席。

    酒席定的也是百味坊最高级的,以百味坊在京师的名气,价格自然不菲。

    没办法,身为国舅,这排场肯定是要讲的,不然对不起自己的身份!

    不过,虽然花的钱多,但张璟收礼收的更多,当然,那些贵重的礼物,基本都是来赴宴的勋贵皇戚送的。

    至于赴宴的普通文臣,他们能亲自过来,送副他们的墨宝给张璟,张璟都要笑了,毕竟,除了少部分文官对张璟有好感,愿意和他走得近外,其他人都张璟明显有所排斥。

    想想也是,就是国丈张国纪,不是东林党人对皇后张嫣有所求,再加上张国纪极力示好东林党人,这才让东林党人愿意不断的给他造名声,让张国纪变成一个与众不同的皇戚,和其他多数都是作恶坏名声的皇亲国戚不同。

    当然,这些愿意来赴宴的文臣里,其实有不少人,张璟都不认识,甚至有的也只是听过名字而已,只有那些勋贵皇戚,在朱由校和张嫣大婚时,因为婚礼安排的原因见过面才认识的。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来的勋贵皇戚里,也有不请自来的,那人不是别人,自然就是驸马爷万炜了。

    随着这些日子以来的事情,特别是客巴巴死后,皇帝前日竟然允许张璟借京兵查案,宫里有不少眼线的万炜自然也知道了。

    这自然让本就十分在意张璟的万炜,更在意他了,而张璟乔迁,万炜当然要来了,并且还送了一副赵孟頫的真迹给张璟作为贺礼,这可是张璟这次酒宴收到的价值最大的贺礼。

    仅仅这一幅赵孟頫的真迹,可就让张璟收回成本了,更何况还有其他勋贵皇戚送的大礼,虽然不如万炜送的贵重,但是也价值不低。

    终究他们都是有身份的人,送的东西低了对不起自己的身份,反正张璟拿到手都是白赚,财富瞬间涨了好几倍,难怪后世天朝禁止高官没事的时候大办特办酒席,这种酒席多办几次,张璟都觉得他都快比朱由校的内帑富有了。

    当然,吃饭喝酒之时,张璟也和薛钲暗示了他要去五军都督府借兵的事情,让他帮忙联络。

    薛钲一口答应,转手就把消息告诉今天来赴宴的其他五军都督府掌权的勋贵,证实他们得到的消息不假。

    其实和万炜一样,其他的勋贵也都得到了朱由校允许借兵给张璟的消息,只是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也没敢疏忽,毕竟这些日子,皇帝朱由校对张璟的重用都看得见的,所以,那些早些时候得到请柬的勋贵皇戚们,特别把他们准备出手送礼的礼物,换了更贵重的送出。

    这也是张璟觉得他财富增值快的原因,毕竟这些勋贵皇戚平日里送给同身份的人的礼物,本身就价值不低,现下他们又送得比平时更贵重,自然让张璟觉得非常赚钱。

    就比如薛钲,在被张璟敲诈他二十万两银子后,本来此番赴宴,就准备送一尊普通的金佛应付了事,结果等到昨天听到皇帝让张璟借兵的消息后,特地又找了一对成色非常好玉如意拿出来换了那尊金佛。

    酒宴结束,张璟一一送走各人,这才在赵进教的搀扶下回府去了。

    翌日,张璟醒了酒后,穿上一身朝服,带着御马监的一百骑,以及李进忠调给他的锦衣卫,就去五军都督府了。

    五军都督府,是太祖皇帝立国后,改伪元制度所创。

    起初于伪元至正二十一年,伪元创立大都督府,后大明驱除胡虏,恢复汉统,太祖皇帝朱元璋设立制度,便先沿袭伪元,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

    到了洪武十三年时,朱元璋以“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为由,为了防止军权的过分集中,就废了大都督府,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

    自此之后,由五军都督府管理天下外朝兵马,便为定制。

    说来,朱元璋定下的这制度,可谓是极大的保证政治干涉不到军队的,目的和后世的天朝一样,再怎么乱,军队也不能乱。

    只是,朱元璋想的再好,也抵不住漏洞,大明功勋军将的世袭制,还有军户的户籍制度,却是让军队不乱也乱,最终原本朱元璋引以为傲的卫所制,久而久之,成为一台腐朽的军事机器,能够勉强守成,进取却难。

    当然,这一切对于军队中高高在上的武臣勋贵而言,威胁不大,毕竟,他们世袭罔替,逃过了朱元璋的大清洗,大明后来的皇帝,碍于祖制,还有他们在军队的势力,都对他们倚重有加,不到万不得已,不敢动他们的。

    本来,按理来说,就算军队腐朽,但毕竟掌管着大明的军队,武臣勋贵和五军都督府,于现在而言,应该在朝中地位不低,与文官分庭抗礼才对。

    只是,随着一场土木堡之变,武臣勋贵集团主要成员实力大损,而文官主导的北京保卫战,不了挽救厌恶了大明社稷,也让他们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和由他们劝立的景泰帝的大力支持。

    这之后,五军都督府便逐渐沉寂,从朝堂上,在决策军事上能和文官分庭抗礼,逐渐从决策者退出,变成了执行者,并且在执行决策时,还要受到文官的监督。

    因此,五军都督府可以说渐渐地从最初的执掌天下兵马大权,主导国家军事建设的实权衙门,被文官所掌的兵部取代,变得虚有其名,由原本的军事主导衙门,变成了被主导的衙门,慢慢也就形成了武官见到文官抬不起头的局面。

    而经由土木堡之变后,人才断层严重功勋宿将,以及一应官员,基本都变得尸位素餐,里面不是仗着祖宗余荫的败家子,就是皇帝找不到位置安排,随便给封赏,领空饷的人,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