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南渡漳州(第1/1页)秦武帝国

    第二十章南渡漳州

    炎热的酷暑终于过去了。

    作为曾经的星际文明公民,方天从来没想过夏天酷暑是如此的炎热,没有动力风、没有制冷空调的夏天是如此的难熬。

    而这个时候卫当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他给方天在府邸中弄了套水力风车,让汉王这个现代人终于能舒服地熬过了这个炎热的夏天。

    当然,同样能享这个清福的当然是梦颖和娇英两女。

    两女自从因为丫丫成立汉氏陈家院后,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这所学院的建立上。后来学院建立慢慢步入正轨后,她们才有空闲时间。不过不同于之前天天无所事事的状态,自从汉氏陈家学院建立后,两女也变得爱看书爱做学问了。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改变,方天一句熟悉无比的话便能概括——书到用时方恨少。书院成立后她们教授了那些孤儿孩童一段时间,可惜她们自己学的就不行,很容易出糗,于是便奋力学习了。这点方天也乐见其成,所以没有怎么过问。

    入秋后大家便开始忙碌起来。秋收,这个对于方天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相当陌生的词汇。不过这个时候,方天到不怎么期待整个领地收成如何,他真正想要知道的是新作为种植是否成功,而这成功的关键,便是新作物亩产是否超过原作物。

    入夏后,沈乐将第一批收获的新作物送到了王府中。于是汉王府便是整个燕北郡第一个吃上新作物的。

    “哇,好吃!”娇英第一次品尝红薯和玉米。做法也简单,仅仅只是简单的蒸煮了一番,玉米与红薯原汁原味的香甜仍保存着。

    “嗯!”不同于娇英肆无忌惮的大吃,梦颖则秀气了许多,虽然她也很想像娇英般大口吃,但是她还是顾及了自己的形象。

    而方天,则是慢慢地吃着。徐福从东神洲带来的这些作物还只是原始品种。就比如方天现在正在吃的玉米,皮厚肉老,仅仅只是带有玉米的香甜气,实际吃起来却味同嚼蜡。至于红薯,同样也是不够甜,吃起来干巴巴的。

    虽然不是心中期待的味道,不过方天心中仍旧是兴奋不已,因为他根本就不要求有多好吃,只要产量上来就好。而沈乐给他的的答复是,这些新粮食作物产量在四百到六百斤。

    五百斤左右的产量,看着好少,但是对于原本作物两三百斤的产量,这已经是足足翻了一倍。所以当沈乐给汉王汇报的时候,整个人都透露着说不出的兴奋之情。

    除了这两样外,其他作物中,花生和葵花已经命人按照徐福给的方法炒制出来,两女对这两女事物也是嘴馋地吃个不停。不过方天当然不可能任由他们随意吃,只是准备了少量开开胃而已。按照方天的计划,今年新作物所有的收获,除了拿出一部分试吃展示外,其他的都要当做明天推广用的原种。

    新作物的收获情况几乎惊呆了所有人,凡是得到消息的,都想找沈乐找汉王要原种明年种植,这里面就包括了一批方天招揽来的原本不看好这新作物的能人志士。不过方天很大度,不管是谁,想种的他都会给一定量的原种,他也不会给太多,一来他本身就没有收获多少,所以种也不多,只能每人给一点;二来他不希望大家一窝蜂地都去中,原有的作物不能因此而不种;三来来年他自己需要留出种扩大范围种植,少了就不利于第三年的大范围推广。

    这个秋天,燕北郡因为新作物的事弄得整个领地都躁动不已。不过最终还是被汉王所安抚住,许多得不到新种的人汉王承诺来年领地所有人有能有一份新种可种。

    因为新作物而躁动的不仅只有燕北,实际上整个帝国都蒙圈了,特别是当初那些眼里只有金银珠宝而没把这些枯枝烂种当回事的人,他们更是后悔不已。

    这些东神洲新作物,除了当初的汉王看中要了一批走外,其他人没有一个人看中。不得已之下,武皇只好命人将其拿到皇家庄园中种植。

    其结果可想而知,武秦城皇宫,天天有皇亲国戚前来讨要新种。武皇对此态度和汉王一样,只要来要的,他都给,但也不会给多。虽然武皇自己当初留下了更多原种,并且收获也比燕北的更多,但奈何汉王只需要顾及一个燕北就可以,而武皇则需要照顾到整个帝国。所以能从武皇这里拿到的新种远没有汉王的手下人得到的多。

    也有明白人想到了汉王当初也拿了一批东神洲新种回去种,准备找汉王讨要更多的新种。其中以陈家为甚,他们直接派了人马北上。

    除了新作物之事,秦武帝国还有一件事吸引了整个帝国的注意力,那就是南渡之事。

    徐福的东渡为帝国找到了东神洲,并且带来了大量金银珠宝,甚至不被重视的新作物现在看来也是极为重要的收获。所以帝国这次组织南渡的事,就更加受关注了。

    方天对此事也十分关注。虽然帝国东渡从东神州带来了帝国发展继续要的新作物来增加粮食产量,但是同样也需要提高食的品质,香料便是他所期待之物。不用方天提醒,作为这次南渡真正的发起人,武皇陛下比谁都明白南漳洲的意义,除了香料,还有各种矿藏。未来帝国的发展将会需要很多资源,而南漳州离帝国最近,并且大多是岛屿,海运发达后什么都可以运回帝国。

    而现下帝国最需要的是银和铜两种矿藏,银的话武皇陛下已经在东瀛岛开始运作,而铜,则要靠这次南渡成果了。

    作为已经成功东渡回来的徐福,他已经老了,不过徐福也有接班人,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他给他四个儿子分别去了徐东、徐南、徐西、徐北。此次带领南渡船队的,便是徐福的大儿子徐东。

    徐东从懂事起便一直跟着徐福在外漂泊,所以对于海事如果他都不懂了,那就除了徐福就没人会了。

    相比当初徐福东渡三千人马百艘海船,此时的徐东率领的则是四万人马千艘船。

    本来规模是没有这么大的,可是后来其他王侯将相们也都纷纷参与进来,硬是让船队规模翻了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