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边贸总管(第1/1页)我竟然是李白
最终,尚方宝剑那种虚头巴脑的东西,李白并未开口。
只是以边城民风彪悍为由,将郭子仪、仆固怀恩、李光赞、赵志、愣娃几人,提升了官阶并调入钦差行辕随行护卫。
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场朝会,谁曾想,莫名其妙的就成了钦差大臣。
说真的,李白对此很是恍惚。
这名头,听起来是很拉轰呀!也确实够威风、够得瑟!
可是,差事嘛!确实也很棘手啊!
太祖他老人家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言权。
李白深以为然,故此他决定即刻出,亲往边关诸城走上一遭。
身为钦命边贸总管的少府少监,李白一行人离京之时,鼓捣出来的动静还是不的。
鸣锣开道,护卫景从,属官、属吏一大堆,钦差大臣的八面威风,端的是王八之气侧漏!
除了郭子仪等一帮武将随行护卫之外,周文、周立、袁渊、李迎淮等人亦是请命相随。
就连孟浩然亦是不甘寂寞,非要前来凑趣。
断了科场念头的他,眼见着李白火箭似窜升,他的建功立业之心,随即也活泛了起来。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此番的边关之行,孟浩然执意相随,李白也不便推辞,索性也就调他入行辕了,此等事如今对他李大总管来说,那就是举手之劳、毛毛雨。
其实,对于王维的挖墙脚行为,李白心中虽然有那么一点点不爽,但是并无恨意。
说真的,对于王维飞蛾扑火一般的做法,李白其实是深表同情与惋惜的。
毕竟,玉真公主的真面目,他已经彻底看清楚了。
事情之所以展成现在这般模样,一切全怪玉真公主那个娘们太淫荡。
风流成性不说,心野的收都收不回来了,能怨得了别人吗?
曾经的他,还天真的想要去改变这个女人。
然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后来他才明白,当初那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想当然罢了。
故而,对于孟浩然与王维过从甚密,李白心中真的毫无芥蒂。
一行人经京兆府,过凤翔府,出关内道,一路陇州、宁州、银州、夏州、灵州、瓜州、凉州转下来。
拥有后世观念的李白,认为同吐蕃互市相当的有必要。
若是用后世专业词汇来形容,两国互市,妥妥的就是国际贸易。
两国各取所需,不但能弥补生产力,调节生产关系,而且还能惠及广大的大唐子民。
将剩余的,低价值的生产物资变成高额利润,大大的好事呀!
至于战略物资嘛!
那就要看,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了。
米国面向全球卖的武器,算不算战略物资?
只要科技不断进步,拿低端的战略物资赚大钱,也不是不可以嘛!
李白一圈转下来,脑子里大概也已经有了互市的相关章程。
吐蕃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
像青稞、麦、荞麦这些粮食,他们自己吃都不够,可想而知,跟本不可能有多余的拿出来互市。
唯有牦牛、马、驼、羊、毛织,这些有可能剩余的物资,应该才会拿出来互市。
而大唐的茶叶、布帛、丝绸、陶器、盐、先进的铁器、铜器,向来都是与外邦互市的好标底。
然则,此番既然重启边贸,那就不能像之前那样一盘散沙、各自为战。
李白决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本民族谋取利益。
宋、明、清几朝推行的茶马法、盐铁法、丝绸陶器法,对于他这个后世历史专业生来说,自然是不陌生的。
即使照搬过来,在目前的大唐帝国,这些规章制度亦是先进的。
想到就做,为了避免恶性竞争,李白出台了盐、茶、丝绸、布帛、陶器、铁器、铜器等物资的边贸专卖管理法。
这里面,着重要说的便是茶叶与丝绸。
别的其它几类,或许吐蕃非钢需,而茶叶与丝绸却是吐蕃平民与贵族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
吾大汉民族与番邦相比,战马资源历朝历代都是短板。
这一点越往后展,弊端就越凸现。
故而,长久以来以茶易马,一直是汉民族获得战马的最佳途径。
及至宋、明两朝更甚,依赖性远远大于前朝。
游牧民族有着得天独厚的战马资源,为了长期保持这种战略上的压倒性优势,他们不愿意将战马卖给缺马的汉人。
可是,由于游牧民族长期食用肉类及奶制品,缺少新鲜蔬菜及水果,茶便成为必需品。
高原、草原上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说。
茶叶的确可以预防及缓解,游牧民族普遍高的胃肠道疾病。
因此,他们非常依赖汉族的这一特产。
汉人获悉这一玄机之后,为了得到战马,也就严令禁止私茶出境。
游牧民族在自身短板的限制之下,不得不退而妥协。
正是从这个时代的后期开始,他们便同汉民族开始了以茶易马的官方贸易。
久而久之,这种方式便延续了下来,茶叶也一跃成为了一种,有效制约游牧民族的战略性资源。
李白这其实也可以算作是,顺势而为。
到了明朝,在我国西南、西北,等边境都设有关卡、买马场、卖茶场,专司以茶易马事务,也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茶马司、茶引批验所等机构。
用以管理茶马交易,进而保证茶马互市的公平公正,及监督沿边少数民族只能与官府茶马司,从事以茶易马交易,严禁私贩。
在川陕、云贵、浙江、福建、中原等产茶之地设置有“茶课司”,专门负责从事茶的收购和运输组织工作。
在成都府设置都大提举茶马司,负责全盘以茶易马事务,和茶马的转运事宜,由于茶,具有战略性,因此衙门的品级很高。
都大提举茶马使,简称茶马政,等同于一省承宣布政使,属于从二品文臣。
呵呵,只不过明朝的这个从二品,充其量也就只相当于他这个唐朝的从四品。
或许在某种情形之下,还要逊色一分。
但是,能为此专门成立了这样一个衙门。
由此可见,茶马边贸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既然宋、明两朝已经有了完备的茶马制度,李白要做的,那就很简单了!
在章程之上修改,总比开创一种全新模式来的容易吧?
还真让李白事先料到了!
果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胆大妄为敢阴奉阳违者,还真不缺!
李大总管这回,看来又得杀鸡儆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