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零二章 绝妙之法(下)(第1/1页)大易师
这房贷分期在辈子可是全球盛行,已经成熟得不能成熟了,所以他有十成十的把握可以成功的。
看到董大人如获珍宝的样子,仿佛得此一计便能解决所有问题,夏辉皱了皱眉道:“董大人,这房贷分期可是没有那么简单的,钱庄的利益也不能太高,否则那便变味了。另外朝廷也要制定相应的王法,在维护双方的利益。”
“这可不是小事,如果一个处理不好,那对于百姓们来说不亚于一场灾难,甚至世代不能翻身呢,所以制定相应的王法可是很有必要的。”夏辉慎重的道。
董大人赞赏的道:“夏小哥,我现在便派人禀报朝廷,此事缺了你可是不行,待朝廷下了公文,你可要帮我出谋划策呢。”
夏辉吓了一跳,他可是不懂这些,更没有兴趣做这些呢,要知道制定法律法规的事情可是不是一时半刻能完成的,他可是想早一些回到青南城呢。
“董大人,不行的,我哪里懂得这些东西呢?要我耍耍嘴皮子就行,其他事情我可是不行呢。”夏辉连连推托道。
董大人看到夏辉似乎不相掺乎其中,讪讪一笑没有再勉强了,得此绝计已经很得难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夏小哥,你刚才可是说过有两种方案,不知道其二是什么呢?”董大人身边的一个官员问道,看那官服应该便是金海城本地的官员了。
董大人这才反应过来,夏辉还有一种方案没有说呢?第一种方案已经有此有效,如果有两种方案相互配合,那金海城的重建不成问题了。
“夏小哥,第二个方案是什么呢?你快些跟本官说说。”董大人迫不及待的道。
有了第一个方案,众人要是丝毫不敢轻视夏辉了,都屏住呼吸,竖起耳朵细听,生怕错过每个要点。
看到众人都像是一群学生那般等待着自己讲解,夏辉心里有些好笑,这些人平日里可都是地方高官,位高权重呢?特别是董大人更是三品易师,现在却安安静静地听自己解说,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夏辉沉吟了一下道:“第一种方案主要集中银两分期,第二种方案便是房贷分期了。”
“夏小哥,银两分期我懂了,那房贷分期又是什么呢?”董大人有些疑惑的道。
夏辉神秘一笑道:“现在全城的宅子都毁了,想要重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财力,这个刚才我已经说了。银两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其他两样也是必不可少的,建造一间宅子可是不少的功夫,金海城眼下哪有这个资源呢?”
“所谓房贷便是官府或者商行统筹备有限的资源进行统一修建宅子,然后再将建成的宅子卖给百姓。当然很多百姓可是取不出这么多的银两,这就需要钱庄先来支付银两,然后再由百姓进行分期付款了。”
“由于了统一资源,大批量的修建宅子,那建造宅子的成本自然会大大的降低,加分期付款,那便可以让更多的百姓买得起宅子了。”夏辉意味深长的道,却是没有把另一种可能说出来。
开发商建造的宅子往往卖得很高呢,远远高于成本,他可是不会把这些说出来的,免得让有人意识到其中的玄机,最终受苦的百姓。
众人听得震惊不已,想不到居然还能如此操作,这样一来,金海城的重建速度绝对会大大的加快,只怕二三年之内能恢复如初也说不定呢。
这夏小哥的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一下子便想到两个绝妙的法子,那真是一个奇才啊,众人此时对夏辉的见解佩服得五体投地。
“高见,实在是高见!夏小哥,老夫彻底服了你。”董大人心里由衷的道。
其余人等也是赞不绝口,老汪和瘸子更是一脸崇拜地看着他们的夏小哥。刚才他们之所以毫不犹豫地支持夏小哥,乃是因为受了他的大思,心底里其实也不抱太大希望的。
现在夏辉却是一下子抛出了两个绝妙的法子,这让他们彻底的服了。夏小哥真的太神奇了,其行为往往都是出人意料,并且都是匪夷所思的。
而心情最为复杂的便是刚才反驳夏辉的那个青南官员,他虽然对夏辉很是怨恨,但却是不得不服了夏辉提出的两个法子,虽然只是一种构想,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其中的可行性,这可是一件双方甚至是三方都有利的事情。
看到众人无比佩服的目光,夏辉心中也忍不住一阵暗爽,这两个方法的可行性那是毋庸置疑的,只要实行,金海城恢复如昔指日可待,甚至还能更进一层。
要知道这个时间钱庄的银两绝大多数都是保存在密室之中的,可是不懂得投资复利,现在自已的构想可是把钱庄的银两激活,可以租增加社会资金的流动,还有增加朝庭的税收,说不定让整个国家的经济更一层也大有可能呢。
当然也有可能因此产生几个大地产企业也说不定,这些家伙真的走运了,如果不是自己没有这具资本,也没有这个闲心,这么好的活儿哪里轮得到他们呢。
“夏小哥,这两个方法还有什么细节需要注意的,请你好好跟我说说,我马加急送京城,让皇过目。”董大人兴奋的道,只要把这事情给办好了,那可是大功一件,说不定会奖励秘传易术呢?
可惜夏辉不知道这董大人所想,否则他定然会一杯羹的。夏辉于是把辈子的一点见识说出来,甚至还说了一些注意事项。
董大人兴奋得捡了宝似的,安排了几个手下记录夏辉说过的每一个话。
听了夏辉的一翻分析之后,众人不服也不行了,要说夏辉提出两个绝妙的法子已是极为难得,最为难得的是夏辉居然能够由深入浅开始分析这两个法子的方方面面。
众人都有一个疑惑,仿佛这两个法子已经被夏辉应用于实际,否则怎么可能知道得那么清楚呢。